日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提出當選後將致力改善兩岸關係,並重啟服貿、貨貿等政見之後,旋即受到對手陣營的強力批評,使得ECFA的相關議題再次受到各界關注。
這其中,爭議最大的還是服貿協議。回顧在2013年公佈的協議版本,大陸對我開放80 項投資專案,其中有一半以上超越其對WTO承諾,更有20 項超過其在CEPA給予香港的待遇。而我方承諾開放64 項,只有37 項為目前尚未開放陸資投資的專案。以項數及雙方各自對外開放的程度來看,台灣是「獲利」較多的一方。
尤其,當時台灣還爭取到可在福建設立並經營電子商務網站,持股比例可達 55%,服務範圍可及於全大陸,這是大陸對外開放最大幅度者;其他如:銀行、證券、物流等業務也獲得其他外資沒有的待遇,以當時的時空背景,這是對台商極大的優惠。
至於,有些民眾以及業者對服貿的疑慮,例如:開放大陸勞工搶工作、對服務業造成衝擊等等。事實上,市場開放與開放勞工到台灣就業是兩碼子事。服貿協議僅開放一定投資金額以上的大陸企業管理階層來台,並未開放大陸勞工。相對地,若陸資願意來台投資,反而可增加本國從業人員之就業機會。至於可能對服務業造成衝擊,台灣也有相關的法令可以規範,嚴重可禁止其投資,業者不應過分擔憂。
這些澄清與說明在過去政府公開的資料、說帖,以及數場的辯論中都可以找到。所以,像是一些政治人物說「洗頭兼洗腦」、「木馬屠城」、「查甫找無工」等等,都只是單純的抹黑,對事實的釐清毫無幫助。
更重要的是,朝野兩黨都希望加入的CPTPP,這是一個高標準的區域貿易協定,市場開放程度更大,服務業失去前進大陸練兵與壯大機會,未來還要有更多時間來加以調適,才能因應市場開放的壓力。
總之,服貿引起的爭議已經超過十年,我們希望這些爭議可以暫告一段落,大家都應該以理性為依歸、事實為根據,放下成見,一同做出為台灣經濟與民眾有利的決定。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