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開發中國家,在打造數位公共基礎建設的過程中,極為出色地打造一套自己的模式,其他國家應該仔細研究印度模式的優劣,比較各國與各種科技平台雨後春筍的替代方案,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守護人民的隱私與安全。
印度政府正利用DPI建立核心軟實力,《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將這項建設稱為「數位版的一帶一路」,使印度的地位逐漸取代疫情後影響力消退的中國。班加羅爾國際資訊科技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engaluru)協助創建「開源模組化身分機制平台」(Modular Open Source Identity Platform, MOSIP),在該平台的幫助下,開發中國家正效法印度打造數位公共基礎建設,DPI一詞也逐漸與印度綁在一起。
當然,這些成果並不表示印度的模式一帆風順,事實上過程中遇到的許多爭議甚至可能讓人懷疑整項計畫的價值。美國網路安全機構Resecurity於2023年10月聲稱,暗網已經有人在販賣含有印度人個資的資料庫,其中有大約8,000萬個「印度唯一識別」
印度的數位雄心
在許多因素的影響之下,不少開發中國家都對印度這種以開放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提供公共服務為核心的模式相當傾心。這種模式可以用政府提供的支付管道來降低金融的實用門檻,無需依賴那些有隱私疑慮,並且會收費的矽谷科技巨頭。G20等國際組織都對印度的數位化方針讚譽有加,甚至有人說美國剛推出的FedNow系統,還比不上印度的整合支付介面(United Payments Interface, UPI)。
這類數位基礎建設不僅能用於商業支付,還能讓政府的脫貧方案進行得更順利。COVID-19期間,全球共花了45億美元用於資助弱勢,讓受助者用身分證來領取捐款絕對是現代主權國家的權責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