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對引進外勞對社會與經濟影響的正負面看法爭論難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當台灣與印度簽下合作備忘錄,確定引進印度移工時,就是蔡政府、或是說民進黨信用的「明斯基時刻」到來─就是信用破產了!
現在結果出來,非常明確,操弄消息、傳播「假消息」、大搞「認知戰」者,恰恰就是蔡政府官員、加上綠營民代等。
最先報導台灣要與印度簽訂備忘錄,準備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消息的是外媒,這個消息在網路上引發網民反應,勞動部的臉書被民眾洗版反對,勞動部長許銘春面對國內媒體詢問時,駁斥說開放行業數額都未定案,這是「假消息」,「呼籲國人不要掉入認知作戰的陷阱」。勞動部的臉書也大書此為「認知戰」、假消息等。
結果呢,選舉後「一番兩瞪眼」,事實就是台印簽署引進移工備忘錄;勞動部對外公布由我駐印度代表處大使葛葆萱、及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以視訊簽署MOU。同時公布引進印度移工的條件,強調印度勞工赴海外工作人數達1,800萬人,各國皆積極爭取或擴大引進。
最後同樣不忘再否認去年「引進10萬印度勞工」的說法,對台灣最後會引進多少則避而不談,只說引進人數與事業由我方決定。而台灣與印度洽談引進移工一事,必然是經過長時間的洽商,在公佈簽署備忘錄時,勞動部也說是「歷經多年協議」完成簽署合作備忘錄,因此去年11月消息傳出時,不但兩國正洽商引進移工是存在的事實,甚至當時已接近尾聲。
綠營用「認知戰」封住批評者,有用得越來越頻繁與「得心應手」之勢,從全台大停電民進黨工要全民「慎防認知戰」,到批評疫情被國安官員指「背後與中共的認知戰高度關聯」、缺蛋事件也是認知戰,甚至任何被視為有「營造武統氛圍」、「打擊政府威信」、「擾亂軍民士氣」之嫌者,政府都歸於對岸的認知戰。白話文講,差不多就是批評政府、政府與官員不樂見的消息,都能以認知戰名之。
對當權者而言,這當然是反擊批評、迴避監督最「方便好用」的方式,但國家政策就難理性討論、當權者就缺批評監督,這種作法小則是對政策品質、大則是對台灣的民主品質,都不會是什麼好事。民進黨馬上要開始另一個4年的執政,期待官員與政府都能「上進一點」,別再動輒拿「認知戰」亂套鬼扯,類似台印簽署移工備忘錄的事件別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