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倒數十日,正副總統六場政見會和辯論會,能源議題都受到高重視,事實上,這也是雲山霧罩的兩岸與國家認同爭議之外,對台灣影響的關鍵議題,在藍綠白無法給出一個「相對共識」之際,上周日本政府解除對東京電力公司柏崎刈羽核電廠的禁令,外界的解讀是這個全球最大核電廠正式邁向重啟之路。對台灣而言,是不是該有些啟發與值得借鏡之處呢?
換句話說,原本阻擋柏崎刈羽核電廠裝填燃料棒、重啟運作的基礎已除去,只要與地方民眾溝通、得到地方政府核准即可上線發電、重新營運。
雖然幾年前日本已先後有一些核電廠重啟營運,但如果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加入營運,某個角度而言,仍有不同的意義。一來柏崎刈羽核電廠是全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核電廠,二來柏崎刈羽核電廠與出事的福島反應爐同為沸水反應爐。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讓日本核電比例大幅提高,代表經過了12年後,日本終於逐漸走出福島事件的陰霾了。
過去大家印象中拚命出口賺匯、一直享有鉅額貿易順差的日本,卻也因此從順差翻轉為逆差─2010年擁有6.6兆日圓貿易順差,2011年成為2.6兆日圓的逆差,2012年擴大到6.9兆日圓、2013年逆差更達11.5兆日圓,大量進口天然氣與石油替代核能發電是主因,同一時期日本電價也上漲10%-20%。
因此早早在2013年日本政府就終止先前因福島事件而推動的廢核政策,只是民間社會疑慮仍深而推動緩慢,但其實從2012年7月開始,就陸續有核電廠重啟營運,惟進度緩慢,到去年中時只有6個核電廠共10組反應爐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