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核家園目標下,核三廠1號、2號機組預計明、後年將陸續除役,企業界對於明、後年的電力供應喫緊,一直有危機感。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在股東會中表示,「綠電不足的確會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政府認為電是夠的,我們也只能相信。」這句話透露了某些無奈,因為,半導體生產線一旦跳電,損失恐難以估計。
明年夜間備轉容量率恐為負值 限電機率大
所謂備轉容量,係指當日最大發電量,扣除最大瞬時用電量,剩餘可供調度的發電量。備轉容量率係指當日最大備轉容量與當日瞬時尖峰負載量的比值。依梁啟源的推估,明年恐怕是有史以來首次夜間備轉容量率出現負值。未來如果缺電,夜尖峰缺電的危機最大。
明年備轉容量率為何會出現負值?梁啟源指出,台電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有重大瑕疵,台電在明年新增機組規劃表中,把大潭第9號、7號機組都列進去,但這兩部機組因為三接工程延後兩年半,最快在2025年6月才能商轉,這兩部機組發電量約203萬瓩,不應該列入明年新增發電機組,造成誤導。其次,再生能源(太陽能、風電)的執行率嚴重落後,以致發電量不如預期。
三接工程延後2.5年 未來數年供電拉警報
台灣不僅面臨缺電危機,電力系統逾8成來自火力,這些髒電帶來許多副作用,包括空汙、健康危害與高碳汙染。國內上市企業90%以上,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電力,因此電力的排碳量是重要關鍵,如果能源結構不調整,將會增加企業的碳關稅成本。
國際上碳稅稅率最高的是瑞典,每公噸約130美元,瑞典的電力排碳量最低,每度電僅排7克碳。相形之下,台灣未課徵碳稅或碳費,台電每度電排碳高達495克。在朝向低碳轉型道路上,台灣明顯落後國際一大截。
碳定價越來越高 IMF估每噸75美元才有效
永灃環境管理顧問公司(ERM)合夥人溫麗琪指出,台灣的能源結構一定要改革,如果不調整,企業未來要負擔更大的成本,這牽涉到企業的生存競爭力。
明年景氣回溫用電量成長 電力調度走鋼索
在電力消耗方面,依能源局統計,台灣去年用電量負成長1.3%,預估今年的用電需求與去年相當,在台電努力調度下,今年暫時化解了缺電危機。對於明年的景氣,主計總處、中研院等機構均預測GDP成長率在3%以上,電子相關產品需求回溫,民間消費持續,電力將穩定成長,屆時也將對台電的調度能力造成極大考驗。
國內企業面對的不只是缺電的危機,還有髒電的焦慮,台電目前的因應做法有如走鋼索,不禁令人捏把冷汗。短期內要解燃眉之急,核三廠兩部既有機組延役是一個權宜之計。角逐總統大位的三黨總統候選人,應該對能源轉型政策說清楚,講明白,提出負責任的政策,爭取選民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