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走出“青”字輩新農人

2023-10-13 20:11 admin


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开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列舉了幾個數據:東北糧食產量佔全國四分之一,商品糧佔全國三分之一,調出量佔全國40%。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無疑是東北的首要擔當。

作爲糧食產量大省的吉林,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奮力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走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端穩中國飯碗的大路上,吉林湧現出很多“青”字輩的新農人,他們在腳踏實地的耕耘中,在科技創新的賽道上,用青春力量讓夢想照進現實。這些“青”字輩新農人立下的目標是——多種糧、種好中國糧。

金秋十月,是東北大田玉米收獲的時節。在田間測產時,馬佔有的心情格外好。糧食豐收,是馬佔有每年最大的盼頭,也是他爲之奮鬥的事業。“我是農民,馬佔有藏糧於地”,他把這句話作爲自己微信用戶名。

只有中專學歷的馬佔有,靠着帶領農戶科學種糧的技術,成爲吉林省高級農經師和吉林省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者。

馬佔有的家鄉在長春市所轄的榆樹市環城鄉桂家村。2022年,作爲種糧大戶,馬佔有以每公頃產量3.3萬斤、含水量14%的成績,摘得長春市玉米高產競賽的冠軍。

榆樹市素有“天下第一糧倉”的美譽,糧食產量連續19年位居全國縣(市)之首。藏糧於地,也藏糧於技,如今在東北廣袤的黑土地上,新農人正在用農業科技創新賦能增產增效,生產中國好糧,讓黑土地上的大糧倉煥發新的生機。

讓一塊地穩產高產是“本事”

今年“十一”後,吉林省的大田玉米迎來豐收時刻。收割前,馬佔有忙着整修農用機械和挑選下一年要用的高產種子。

馬佔有最初做糧食購銷生意。收購糧食時,他發現農戶種植的玉米不符合收購標准,賣不上好價錢,有時甚至要低價處理。他是農民的兒子,看着鄉親們辛苦勞作一年,糧食卻不好賣,馬佔有想作一些改變。

改變從他在家鄉創辦農業機械合作社开始。剛辦合作社時,沒有農戶愿意加入。馬佔有就自己承包土地,學習農業技術,科學種植,第一年就迎來玉米豐收,賣上了好價錢。

現在,馬佔有創辦的榆樹市增益農業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有社員103戶,輻射周邊4個鄉鎮。今年,他的合作社共承包了303公頃土地,還代耕了808公頃,以種植玉米爲主,同時還種了一些大豆。

在馬佔有看來,種地的“土方法”“老經驗”早已過時。他積極參加職業農民培訓、高級農場主培訓、水肥一體化培訓……只要與農業技術有關的培訓和學習,他都感興趣。

馬佔有的合作社現有13名核心成員,平均年齡35歲。這個由“青”字輩組成的團隊,讓44歲的馬佔有頗有底氣。在馬佔有眼中,這些青年新農人,學習能力強,喜歡鑽研農業新技術,會駕駛和操作各種農用機械。令馬佔有稱道的是,“大家都有一個本事,知道如何能讓一塊地穩產高產”。

隨着農業相關政策利好不斷增多,愿意返鄉當新型職業農民的年輕人出現持續增加的勢頭。

去年,馬佔有的合作社又來了兩個大學生。他們有闖勁、有幹勁,在合作社裏完善農用機械的無人駕駛、增加智慧農業元素,馬佔有愿意支持和培養他們。

如何能讓農業不再靠天喫飯,如何更好地節本增效,新農人們一直在實踐。

9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开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這次座談會,總書記專門強調了“現代化大農業”這一主攻方向,從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現代化良田、把農業建成大產業等方面作出部署。這些大政方針,讓吉林省吉林市的海歸新農人曹曦信心倍增。

在吉林市船營區大綏河鎮,曹曦打造了7年的生態田園綜合體裏,有1350畝有機水稻全產業鏈基地,具備水稻生產、加工、儲存、包裝、物流等功能。

剛返鄉創業時,從父母到親朋好友,沒有人理解曹曦的選擇。高考時,他高分考入廈門大學金融專業,後又到英國愛丁堡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他到巴西從事進出口貿易。

所學專業和不斷开闊的眼界,讓曹曦看到了未來生態農業所帶來的新機遇。他帶領團隊從打造中高端有機水稻品牌开始,採用鴨蟹稻共生、綜合利用牛糞秸稈,形成生態農業產業鏈。團隊同時探索糧油生鮮配送、休闲採摘、自然教育和餐飲民宿等第三產業,打造多個產業相融合的生態田園綜合體。

除了種植有機水稻,曹曦還流轉土地進行玉米和黃豆休耕輪作,與吉林省農業院所進行產學研合作,讓種植全過程實現機械化和可視化。

接力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當下時節,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准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免耕播種土地平整肥沃,顆粒飽滿的連片玉米豐收在望。這樣的豐收景象,得益於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

當地老話形容:“黑土地,一兩土二兩油”。作爲腐殖質含量很高的土壤,黑土地被稱爲“耕地中的大熊貓”。而由於長期對黑土地深耕細作、焚燒秸稈、過度使用化肥等原因,導致黑土層變淺、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下降。對黑土地的保護迫在眉睫。

如今,在東北肥沃的黑土地上,孕育着一批批新農人的現代農業夢,接力守護着“耕地中的大熊貓”。

四平市梨樹縣建有中國黑土地博物館,用科技加藝術的形式,詳細介紹中國黑土地的形成、开墾、利用、退化、保護和行動等內容。在這裏,參觀者可以了解黑土地的演變過程,深層次思考黑土地保護的意義。

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是一名黑土地“資深”保護者。他曾多方呼籲要關注黑土地不斷流失的問題,並參與和見證了黑土地保護“梨樹模式”的不斷升級。

早些年,冰雪融化後,由於耕地上沒有覆蓋物,隨着農民翻耕、松土,導致土壤表層幹燥、松軟。風一吹,黑土四處飛散,形成“黑風暴”。

梨樹縣地處“三大黑土帶”和“黃金玉米帶”,是吉林省重要的糧食產區。“那時春風一刮,大田裏的壕溝都刮平了,那可是最好的種糧土。”回想當年,王貴滿感慨良多。

從2007年起,梨樹縣开始探索黑土地保護性利用方式。歷經多年實踐和不斷總結,形成了土地保護和農業开發兼容的“梨樹模式”。

“梨樹模式”是以黑土地保護爲目的,以免耕少耕、秸稈覆蓋還田爲核心的機械化種植模式。王貴滿解釋說,把玉米秸稈留在地面,好比給土地蓋上了一層被子,保護黑土層不被風力、流水侵蝕,這樣黑土層才會越來越厚,土壤裏的有機質才會增加。

“要保護黑土地,發展現代農業,就需要更多有知識、懂技術的年輕人加入,從事農業,發展農業。”參加研討會或指導高校學生時,王貴滿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在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每年都有博士生和碩士生來到這裏,進行黑土地保護研究和實踐。從2021年起,梨樹縣與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共同开展“百名碩博生進百家合作社”活動。

這樣的舉措,讓高校師生與農業合作進行“一對一”直接聯系,高效解決合作社或農民遇到的農業技術問題。同時,推動高校科技人員把黑土地保護性利用的最新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中國農業大學土壤學專業博士生張帥,是梨樹實驗站科技志愿服務隊的一員。3年來,從播種到收割,她都會和同學們一起,在田間地頭採集土壤相關數據,爲農戶提供農業技術服務。

在梨樹,有黑土地保護利用的研究者,也有一大批把保護技術落地的新農人。

從吉林農業大學畢業後,邵亮亮返鄉創業,成立了梨樹縣聚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鮮食玉米和西蘭花。他流轉耕作的3000畝土地,全部採用“梨樹模式”進行保護性耕作。

他投入100多萬元購置了多台適用於保護性耕作的大型農業機具。雖然前期投入比較多,但學農業專業的邵亮亮很清楚,保護黑土地要算長遠账。

與此同時,邵亮亮團隊還飼養肉牛,進行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他們把甜玉米和西蘭花的莖葉做青儲飼料養牛,牛產生的糞便與玉米秸稈混合,發酵變成微生物菌肥,進行還田。這樣的循環農業,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提升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更有利於保護黑土地。

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也是“梨樹模式”的受益者。她經營的1000公頃土地,全部採用了“梨樹模式”。

去年,韓鳳香把合作社土地集中連片組成一個現代農業生產單元,實行保護性耕作,平均每公頃可以增產1500多斤,增加收入1000多元。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梨樹實驗站的測試數據顯示:採用“梨樹模式”可以讓地塊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耕地層的有機質含量增加12.9%,比傳統種植模式增產10%左右。

3年來,這些有知識、有技能的新農人,帶動以“秸稈覆蓋、條帶耕作、機械種植、規模經營”爲核心的“梨樹模式”不斷升級。

如今,在梨樹縣、吉林省、以及東北地區,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被大面積推廣。截至2022年,吉林省46個縣(市、區)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283萬畝,連續3年每年新增保護性耕作面積達1000萬畝,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首位。

升級後的“梨樹模式”,通過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單元,形成以合作社爲主體,政府主導,糧貿、金融、農業專業化服務組織爲一體的生產模式。現在的梨樹縣,率先實現了現代農業標准化、規模化、信息化和契約化。

數字時代的“指尖”智慧農業照進現實

這幾年,幹了大半輩子農業技術普及的王貴滿,明顯感受到了一個變化:現在的農業已經步入數字化的“指尖”時代,觸動手指就可以通過大數據和實時畫面,管理大田作物。

對於來到梨樹縣做研究或是考察的年輕人,王貴滿現身說法,他扎根農村,參與和見證農業從傳統形式到數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的升級轉變。

今年,梨樹縣通過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基地建設項目,在當地選擇3家合作社建設農業智慧平台、智能物聯網平台。其中一家,就選在韓鳳香的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

從小看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韓鳳香想着何時家鄉的農業生產能全部機械化。大學畢業後,學會計專業的韓鳳香選擇回到農村,創辦起農機農民合作社,搞起了農業機械化。

韓鳳香對農業機械化的最早印象,來源於兒時在村部牆上看到的標語:“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現在,韓鳳香的合作社不僅實現了機械化,更實現了智慧化。

在鳳凰山農機農民合作社的田間地頭,安裝有氣象綜合監測站,依托衛星遙感、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周邊連片土地的風速、雨量、光照等30多項氣象信息和數據進行採集、預警。在韓鳳香的合作社辦公室裏,有一塊智慧大屏幕,是數字農業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可以即時實現田間地頭各類農業數據的採集。

每天,韓鳳香坐在智慧大屏前,可以查看大田裏的狀況。在這個農業大數據可視化系統上,每個地塊都有專屬的“地塊碼”,依托遙感技術可以分析出土壤幹旱程度、苗情長勢和作物估產等情況,預測病蟲害發生。由此可以有針對性地巡田,提高農田管理效率。

位於吉林省大安市的海坨鄉智慧農場,是90後新農人葛豔俊團隊的“試驗田”。

葛豔俊小時候跟父母種過地。走出農村,去看更大的世界,是他的理想。大學畢業後的葛豔俊在北京中關村從事IT行業。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鹽鹼地綜合治理。

“爲何不用物聯網技術改造鹽鹼地,用互聯網思維打造高產田?”葛豔俊發現,做農業也可以“很酷”。走出農村的他,用所學的新知識、新技能开始反哺家鄉,致力於傳統農業的智慧升級。

2016年,葛豔俊和團隊在白城大安市承包了大片鹽鹼地,進行改良。

位於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是典型的東北蘇打鹽鹼地的集中分布區。蘇打鹽鹼地的pH值高、低滲透性、低養分、低鈣等特性,非常不利於植物存活與生長。

對葛豔俊而言,改造鹽鹼地的過程,是一種磨練和歷練。起初,他採用科技化手段解決土地耕種問題。但真正實踐起來卻發現實際應用、場景、環境等,都與預想的有不小差距。

在改良的鹽鹼地上種水稻,從種到收需要140多天。這期間,需要跟蹤記錄不同的數據。採集的數據用於制定下一步土壤改良方案,要耐心地等。

葛豔俊介紹,種水稻本身就是一種改良鹽鹼地的辦法,屬於生物改良。春天撒改良劑,同時種植抗鹽鹼的新品種水稻。通過科學管理,改良當年土壤的pH值就能由10降到8,水稻畝產能達到400公斤以上。

想把鹽鹼地變成糧倉,只改良土壤和修復還遠遠不夠,田間灌溉工程同樣重要。根據蘇打鹽鹼地土壤遇水易溶、水幹成塊易裂的特性,葛豔俊團隊設計出智能化水稻灌溉系統。在田間地頭,安放水渠流量監測儀。這個儀器上配備有pH值、壓力水位、水溫等多個傳感器,每10分鐘上傳一次數據到服務器,可以通過監測數據的提升,進行精准灌溉。

現在,葛豔俊的研發團隊有80多人,基本都是年輕人。今年,他的團隊在大安市又改良了3萬畝鹽鹼地,還研發出水稻無人育苗機,在育苗大棚內安裝有水肥自動噴淋系統。

改良之後的鹽鹼地,是國家十八億畝耕地保護紅线之外的土地,多改良一畝鹽鹼地就意味着國家多了一畝耕地,這正是葛豔俊團隊努力深耕的方向。

2023年,吉林省全面啓動實施“千億斤糧食”工程。正常年景下糧食產量將穩定在800億斤以上,力爭到2030年糧食產量達到1000億斤。在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越拉越多鹽鹼地被改造成連片的水稻良田,助推吉林省向實現“千億斤糧食”工程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黑土地走出“青”字輩新農人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295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