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農業貿易政策國際會議召开 聚焦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農業貿易發展
2024-11-26 20:10 admin
中國網訊(記者 王靜)11月25日,由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中國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主辦,濰坊市人民政府協辦的第十五屆農業貿易政策國際會議在京成功召开。會議以“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農業貿易發展”爲主題,是第二屆鏈博會首場專題活動。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治禮、中國貿促會副會長李慶霜、WTO副總幹事波岡(Jean-Marie Paugam)、FAO首席經濟學家庫倫(Maximo Torero Cullen)、巴西駐華大使高望巴西駐華大使高望(Marcos Galvão)、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Siyabonga Cyprian Cwele)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張治禮表示,中國始終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踐行自由貿易理念,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入世20多年來,在農業領域主動融入全球化進程,認真履行入世承諾,不斷提升農業對外开放水平,與世界共享中國大市場,成爲全球農業發展和貿易增長的重要動力。當前,全球農業面臨的風險挑战比三十年前更加嚴峻,糧食安全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顯著增多。中方愿與各國加強合作,以確保糧食安全爲底线維護全球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以追求公平正義爲原則完善全球農業貿易治理,以加強對話協商爲手段激發全球農業經貿增長新動能,攜手推進面向未來的再全球化進程,推動構建更可持續、更具韌性、更加公平普惠的全球農業貿易體系。
李慶霜表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途徑,打造穩定有韌性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是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堅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打造綠色農業產業鏈條,耕地質量不斷提高,節水能力顯著增強,綠色農產品供給更加豐富,農業綠色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第二屆鏈博會即將隆重开幕,其中綠色農業鏈吸引100余家中外企業參展,相關領軍企業將聯合發布《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战》倡議,相信在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屆鏈博會必將爲推動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作出應有貢獻。
波岡表示,貿易改革有助於提高糧食安全水平、減少食品和農業的碳足跡、鼓勵氣候智慧型農業創新和更可持續的糧食農業系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以及良好的服務貿易政策環境,有助於建立更加可持續、更具韌性的糧食農業系統,並提高整個農業價值鏈的效率。中國作爲WTO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活躍成員之一,發揮着幫助達成共識和支持改革的重要作用。
庫倫表示,以中國爲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農業市場和貿易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範圍內增加基礎設施投資,提升了貿易路线,強化了供應鏈,降低了運輸成本,爲進口商和出口商提供便利,有利於農業貿易便利化。
高望表示,今年是巴中建交50周年,在开放貿易面臨新挑战的背景下,應該努力支持多邊主義,必須促進透明度、加強監管框架、維護國際標准,暢通無阻的農業貿易對確保中國乃至全球的糧食和營養安全至關重要。
謝勝文表示,南非與中國的農業貿易合作前景廣闊,雙方在品種研發、技術轉讓、動物疫苗、病蟲害防治、投資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南非希望通過談判降低中國對南非部分農產品的進口關稅,獲得進入中國食品市場的優惠市場准入,讓南非農民更公平地與其他國家競爭。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會長崇泉、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馬洪濤、WTO農業和商品司高級參贊烏拉(Ulla Kask)、FAO駐華代理代表維諾德(Vinod Ahuja)、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葉興慶、WFP中國辦公室副主任柯世明(Simon Clements)、山東省濰坊市副市長呂珊珊等嘉賓作專題報告。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趙立軍主持該環節,並代表會議主辦方發布《2024年中國農產品貿易發展報告》和《WTO農業談判與中國農業支持政策研究》兩部專著。
崇泉表示,盡管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爲世界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但也出現了收入不平等、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不僅威脅着貿易持續的穩定,也對全球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構成了挑战。這些矛盾需要通過全球化和全球合作加以解決,一是要推動多邊合作與國際規則建設,二是促進農業技術革新和知識共享,三是推動綠色農業與可持續發展,四是加強全球糧食安全合作,五是確保全球農業貿易的公平性和穩定性。
馬洪濤表示,農業貿易是保障糧食安全的必要途徑,是服務外交大局的最優資源,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選擇,再全球化背景下推動農業貿易發展意義重大。入世以來,中國農業全面融入世界貿易體系,對外开放的廣度和深度持續拓展,農產品貿易實現了快速增長。中國既是全球化的參與者、受益者,也是貢獻者、推動者。近年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糧食安全形勢面臨風險,但中國農業貿易規模保持穩定增長,農業貿易自由化水平不斷提升,使中國成爲全球農產品市場運行的“穩定器”,爲推動再全球化作出積極貢獻。當前,再全球化背景下推動農業貿易發展面臨嚴峻挑战,必須以更強有力舉措來應對。一要着力優化進口市場結構和布局,二要重點提升農產品出口質量和效益,三要加快培育農業貿易國際競爭新優勢,從推進更高水平農業對外开放的高度謀劃推動農業貿易高質量發展。
烏拉表示,WTO各成員國在環境項目下提供的國內支持現在不斷增多,幫助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中國是使用環境項目最多的成員,超過了歐盟和美國的份額總和,有一半的國內支持都是通過環境項目提出的,說明中國對於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中國政府提供的國內支持在不斷增加,幫助農民轉型,採用更加可持續、更加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模式。
維諾德表示,多邊談判近年來有所減緩,但也使得區域貿易協定越來越多,有助於促進一體化,但協定也需要更加包容、更加公平,才能真正發揮促進可持續增長的作用。創新仍然是推動未來農業貿易轉型的重要力量,區塊鏈、AI等技術能使供應鏈更透明、交易成本更低,幫助農民更好地預測市場變化、優化生產,實現爲農村賦能。
葉興慶表示,要深刻認識產業振興是中國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准確把握中國鄉村產業振興的歷史方位和中國鄉村產業比較優勢的動態變化。新形勢下中國鄉村產業振興的價值取向應提高包容性、增強內生性、擴大开放性、賦予時代性。近中期可推進的改革舉措包括:健全保障耕地用於種植基本農作物管理體系,盤活利用闲置農房和闲置宅基地,健全適應鄉村產業特徵的建設用地供給制度,健全促進工商資本下鄉的制度機制,健全數字賦能鄉村產業的制度機制,健全鄉村產業綠色化低碳化發展制度機制等。
柯世明表示,當前世界正在面臨非常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目前仍然有7.3億人正在遭受糧食危機,距離實現2030年零飢餓的目標還很遠。WFP將利用中國農村轉型的經驗,連接中國、非洲、亞洲和拉美的政策制定者來支持國家解決方案和糧食安全的綠色轉型。
呂珊珊表示,近年來濰坊充分發揮濰坊國家農綜區高水平對外开放主陣地作用,圍繞貫通農業服務貿易全鏈條,創新實施農業貿易新政策新機制,推動更多優質農業企業“走出去”,截至目前,“濰坊農品”已連續6年出口突破百億元、遠銷141個國家和地區。下步,我們將持續聚焦農業高質量开放發展,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爲重點,不斷加大制度創新力度,加快推進中拉農業合作中心、農業服務貿易全球商通中心等系列國際高能級平台建設,進一步集聚農業服務貿易新優勢,奮力打造農業對外开放新高地。
相關部委、國際組織、地方政府、學術機構、企業商會等代表還圍繞“數字化與農業貿易包容性發展”“中國農業綠色轉型”“農業服務貿易”等專題進行深入研討,旨在加強全球農業貿易領域交流合作、共享全球農業治理先進經驗,促進建立更加安全、包容和可持續農業產業鏈,爲農業貿易的高質量發展和國際農業供應鏈、產業鏈構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第十五屆農業貿易政策國際會議召开 聚焦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農業貿易發展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6353.html
相關閱讀:
- “一斤肉價隨禮”倡導文明風尚 2025-01-03
- 廣西:爲傳統村落搭建“數字化未來” 2025-01-03
- 統計新數據 “三農”新畫卷 2025-01-03
- 中國正式上线全國食品安全民意徵集系統 2025-01-03
- 乳酸菌飲料爲何失寵了? 2025-01-03
- 湖南如何夯實糧食生產根基 2025-01-03
- 吉林省和美鄉村入畫來 2025-01-03
- 天津優質農產品“津農精品”伴手禮升級2.0版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