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以太幣是什么?

2023-05-12 08:38 admin


以太坊(Ethereum)是一種區塊鏈網路,以太幣(Ether)是該網路的代幣。

以太坊、以太幣是什么?

 

如果你了解區塊鏈和比特幣,就不難理解以太坊是一種區塊鏈網路,以太幣是該網路的加密貨幣。

 

簡言之,區塊鏈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账本,所有使用該區塊鏈中的加密貨幣的交易記錄都儲存在區塊中,具有不易篡改的特性。因此,加密貨幣成爲購买商品的方式之一,越來越多的商家逐漸接受了加密貨幣支付。

 

中本聰在2008年开發比特幣之後,Vitalik Buterin(V神)和他的團隊开發了以太坊和以太幣。

 

無限機遇,盡在加密市場,點擊下方下載加密貨幣交易指南!

以太坊和比特幣區塊鏈有何不同?

 

比特幣區塊鏈的語言具有局限性,不適合开發交易之外的應用程式。

 

以太坊具有更高程度的可編程性,可以運行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並开發各種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式(Dapp),以及各種代幣(最有名的技術標准是ERC-20代幣)。

 

簡言之,智能合約具有交易之外的功能,例如完成交易後返回一串字符,這一串字符可以是任意的,取決於开發者。

 

顯然,這種可編程性使以太坊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是以太幣價值的來源之一。

 

此外,正是由於以太坊可以執行智能合約,使用以太坊需要使用以太幣來支付燃料費(gas)。

 

燃料費、燃料費限額是什么?

 

因爲智能合約是在整個以太坊網路中執行,執行應用程式需要消耗大量資源(包括電力、算力等等),如果不加限制,以太坊網路很可能會因爲大量應用程式的執行而崩潰。

 

執行程式可以類比汽車行駛。汽車行駛一定的裏程,需要消耗一定的燃料,汽車的燃料費取決於所需燃料的升數和燃料的單價。因此,智能合約的總燃料費等於燃料的單價乘以代碼量。通常所說的燃料費指的是上述燃料的單價。

 

燃料費的單位是gwei,相當於十億分之一個以太幣。這裏附上燃料費的查詢地址:http://etherscan.io

 

如果一個智能合約的代碼過長,就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費。交易者可以設定一個燃料費限額,如果達到這個限額,合約將會自動終止,從而使交易者所需支付的燃料費不會超過這個限額。

 

蠟燭圖是交易的基礎,學好交易基本功,加密市場不迷茫

以太坊如何運作?

 

礦工是以太坊運作的重要一環,可以理解爲“以太坊的工作人員”。由於每時每刻都發生著各種交易和智能合約的執行,因此每個時間段的記账(添加區塊)是一群相互競爭的礦工來完成的。

 

礦工爲獲得記账權而相互競爭(這一過程叫做“挖礦”),類似於一群選手參加數學競賽,只有第一名可以獲得“競賽的獎勵”。

 

對以太坊來說,這種勝利的獎勵是一定數量的以太幣(這也是產生新以太幣的唯一方式),以及執行智能合約的燃料費。

 

需要注意的是,以太坊區塊獎勵的以太幣數量也不是固定的,但沒有像比特幣減半那樣寫進了最初的協議,而是通過社區公約和升級實現的。

 

以太坊可擴展性與以太坊2.0

 

簡言之,可擴展性是程式的優化升級,以滿足更多的需求。

 

不過V神提出了區塊鏈可擴展性的“三元悖論”——去中心化、安全性、可擴展性不能兼顧,只能得其二。

 

以太坊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並在不斷優化。在這裏,以太坊2.0是一個較爲重要的概念。

 

以太坊2.0於2022年9月15日正式上线,主要有以下特點:

工作量證明轉向權益證明;

以太坊主網和權益證明共識層信標鏈合並;

分片鏈擴容。

 

由於解釋起來較爲復雜,因此只做以下簡單說明:

 

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是兩種“挖礦方式”,以太坊原先採用的工作量證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算力,權益證明就是大幅減少這些成本的解決方式之一。以太網主網和信標鏈的合並完成意味著以太坊正式進入2.0時代,以太坊挖礦將採取更節約資源的權益證明的形式。

 

分片將以太坊劃分爲許多子集,可以大幅節約以太坊節點儲存區塊副本而佔用的寬帶和內存。簡言之,分片就是化繁瑣爲簡易,提高以太坊網路運行效率。

 

以太坊2.0並不是可擴展性的終點,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太坊在未來將會迎來更多更好的升級方案。

 

加密市場必將吸引成功交易者的青睞,如何成爲成功交易者?點擊下載成功交易者指南!

以太坊、以太幣總結

 

以太坊是一種可編程的去中心化網路平台,在开發應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以太幣是以太坊使用的代幣,用來支付區塊獎勵和燃料費。

隨著以太坊從工作量證明轉向權益證明,以太坊迎來了新時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以太坊、以太幣是什么?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7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