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保護性耕作成黑土地增產增收利器
2024-11-14 20:10 admin
初冬時節,田野裏恢復了寧靜,隨着秋糧收獲工作的結束,玉米地裏只留下一層厚厚的秸稈。正當很多農民們都忙着秸稈離田時,位於德惠市同太鄉鄧家村的二鵬家庭農場負責人趙二鵬卻說:“秸稈就留在地裏了!我們種植的150多公頃玉米,全部採用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條帶淺耕技術,明年還要擴大面積……”
爲何如此信賴這項技術?因爲農場和農民是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受益者,用秸稈給土壤做“被子”,耕地更“有勁”了,“秸稈還田後土壤的有機質也增加了。”翻开農場的測產報告,趙二鵬向記者道出了喜訊,“經過農業部門的測算,今年農場的玉米產量達到每公頃3.1211萬斤,公頃產量比去年增產2000斤。”
這個秋收季,長春市實施保護性耕作的農田頻傳增產喜訊,農家院裏隨處可見裝得滿滿當當的糧倉。作爲國家糧食主產區、黃金玉米帶上的農業大市,長春市把推廣保護性耕作列爲首選和主推的農業生產重大技術,實施目標管理、逐級分解細化,明確長遠規劃、耕作地塊、補貼標准、驗收流程,已成爲全市各級農業部門的共識,並受到越來越多農民的認可。
今年,長春市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超過1200萬畝,佔玉米播種面積的50%以上。這一綠色可持續種植技術,打开了黑土地的增產“密碼”。
科學指導增產訣竅
土地肥了農民富了
近年來,在相對貧瘠、幹旱的耕地上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是長春市开展“黑土地保護”要突破的重點和難點。在九台區城子街街道陳家村,種糧大戶張顯文通過實施保護性耕作,告別了土地貧瘠的困擾,“這種模式保水保墒,不僅保護黑土地,還增加了糧食產量。”雖然不是藥到病除,但日見成效的保護性耕作技術,讓農民看到了連年豐產的希望。
“你看,這玉米棒兒又大又飽滿!粗略算下來,今年我通過流轉土地種植的55公頃玉米,每公頃至少增收2000斤。”說起增產的訣竅,正忙着儲糧的張顯文滔滔不絕,“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我們連續12年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开春時一次出全苗,根本不用補苗;秸稈還田提高了透水性,農田不旱不澇;減少作業環節,還能降低成本……”
舉辦技術培訓,積極探索保護性耕作菜單式集成技術指導服務;實施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行動培訓計劃,到各縣(市)區巡回开展技術講座;召开秸稈覆蓋還田保護性耕作、免耕播種、中耕深松追肥機具現場會,在關鍵作業時節發布技術要點……如今,長春市各級農業部門會定期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重點村屯進行指導服務,普及保護性耕作技術。過去一年,全市各縣(市)區組織保護性耕作技術培訓班、現場會超過200次,培訓人數超過1.5萬人次。
主力軍組建農機隊
各類補貼作用凸顯
立冬剛過,位於農安縣青山口鄉的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便开始爲明年的農業生產做計劃,“種地選對方法很重要,用啥技術先確定下來,再配備好農機。”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尚乾告訴記者,今年,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營的400多公頃玉米,全部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每公頃產量預計在3萬斤左右。相比去年的每公頃2.58萬斤,這樣的產量,更加堅定了他們擴大推廣面積、增加配套機具的信心。
爲應用好保護性耕作技術,這幾年,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相繼購置了免耕播種機、條耕機、苗期深松機,目前擁有各類農機具144台(套)。鑫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尚乾介紹說,保護性耕作配套農機具都享受購置補貼,他們每年都添置幾台新農機,爲保護性耕作增質提速。
保護性耕作技術離不开農機配套。在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中,長春市對保護性耕作機具實行優先補貼,優選一批开展該項技術的作業組織和專業大戶進行重點扶持,每年的專項資金也主要用於保護性耕作機具累加補貼、示範區(點)建設及遠程電子監測終端設備補貼和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在政策上形成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隨着適度規模經營的不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成爲長春市實施保護性耕作的“主力軍”。截至2023年年末,全市農機服務組織及農機戶已發展到34萬個,擁有免耕播種機數量已超過1.5萬台,還組建了一批以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爲主的協會和經營主體。在全國地市級城市中,長春市牽引式玉米免耕播種機保有量位居第一。
經營主體率先推廣
保護性耕作深入人心
秸稈覆蓋還田、免(少)耕播種,是保護性耕作的技術要點。如何突破技術推廣初期的瓶頸?長春市根據農業技術推廣規律,以建立保護性耕作示範區爲切入點,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爲重點推廣對象,探索適合不同區域、土壤條件、機械水平的新模式。
在有着“天下第一糧倉”之稱的榆樹市,這已是晨輝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第12個年頭。經過多年的探索試驗,晨輝種植專業合作社又對這項技術進行升級,實施保護性耕作“精准條耕”模式。
走進晨輝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密植玉米試驗田,轟鳴的大型收割機往來穿梭,收割、摘穗、裝運、秸稈粉碎等工序一氣呵成。利用保護性耕作“精准條耕”模式,晨輝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實施玉米高密度種植,每公頃保苗提高1萬株。
“經過測產,這6公頃試驗田裏的玉米產量達到每公頃2.9萬斤,每公頃增產兩三千斤!”晨輝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臣笑着說,保護性耕作絕不是秸稈還田那么簡單,春耕前要用條耕機淺耕苗帶,春耕時再用免耕機精量播種,還要配合苗期深松施肥……今年,他們種植的六七千畝玉米,全部實施保護性耕作“精准條耕”模式,蓄水保墒效果明顯。
結合黑土面積廣、秸稈產量大的實際,長春市創新推出以“秸稈覆蓋還田+精准條帶耕作+苗期深松施肥”爲主要技術特點的保護性耕作。長春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常會出現秸稈還田量大、地溫提升速率慢、施肥效率低的問題。他們充分借鑑“梨樹模式”,對保護性耕作進行了一次優化和提升,新模式更具長春特點、符合種植規律、農民易於接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長春保護性耕作成黑土地增產增收利器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5450.html
相關閱讀:
- 國家發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聞發布會——今年糧食產量將首次突破1.4萬億斤 2024-11-20
-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總體平衡 2024-11-20
- 農業農村部舉辦“三農”政策宣講報告會 2024-11-20
- 農業農村部與江西省政府舉行工作會談 2024-11-20
- 以“責任延伸”“以舊換新”領跑綠色發展——山西農膜污染治理見聞 2024-11-20
- 共襄“大地流彩”鄉村文化嘉年華——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司長唐珂就“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藝術展演季”答記者問 2024-11-20
- 遨遊4億多年後 這群“魚”喚醒一個村 2024-11-20
- 福建發現省內新記錄蕨類植物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