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割稻助秋收——四川山丘地區秋收見聞

2024-09-06 20:10 admin


四川的地理特徵是“一平二坡七分山”,山丘地區土地細碎,糧食生產機械化一直是老大難問題。隨着近年來四川山丘地區良田面積增加,以及中小農機使用的不斷普及,眼下的秋收季,“機器在幹、農人在看”的場面越來越多。

 綿陽市三台縣地處川北丘陵地區,是傳統糧食生產大縣。待傍晚熱浪退去,縣城周圍金黃的稻田裏轟轟隆隆地开進一台台收割機。割稻、脫粒、清雜……收割機在田裏作業完畢,三台縣北壩鎮芙蓉村村民張明友就將三輪摩托車开過來,幾分鐘時間,1000多斤稻谷就卸在了車鬥裏。

8月29日,三台縣北壩鎮芙蓉村村民正在收稻谷。新華社記者高健鈞攝

 “替”張明友收割水稻的,是江蘇省連雲港市的“稻客”杜慶仕。趕在8月下旬抵達四川後,從廣安市到巴中市,再到綿陽市,他一路走一路收,已經完成幾千畝水稻的收割。

 “收一畝水稻100元,這兒需求大得很,都排隊找我。”杜慶仕說,“這幾年四川適合機收的田地多了不少,所以就不遠千裏來這裏找活兒幹了。”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區的糧食產量佔四川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三以上。然而,由於這些區域“雞爪田”“巴掌田”佔比大,制約了機械化作業,限制了糧食生產效率的提升。近年來,四川通過裝備良機、建設良田、引育良種等措施,讓機械化作業程度逐步提升。目前,四川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0%。

8月29日,在三台縣北壩鎮芙蓉村,一台收割機正在收割稻谷。新華社記者高健鈞攝

 與往年不同,71歲的達州市通川區金石鎮月巖村村民趙永太今年沒有頂着烈日、彎着腰用鐮刀在田裏割稻子,而是蹲在田埂上,注視着收割機來回穿梭。不到10分鐘,他家三分田的水稻就收割完了。說起以前人工收割稻谷的辛苦狀態,趙永太不禁感慨:以前同樣一塊田,要全家齊上陣,花費一上午時間。“最後還要人工脫粒,自己背回家。”趙永太說。

 據介紹,通川區大部分區域是典型的低山丘陵,不少水稻田位於山間,不僅窄小分散,而且田塊不平,一般農機難以“施展拳腳”。近幾年,當地通過對農田進行“小改大”“坡改緩”,並新建、加寬機耕道,爲農機進田作業打好了基礎。今年秋收,當地又組織機收服務隊,爲種糧農戶進行機械化服務。如今,通川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2.9%。

8月30日,在三台縣龍樹鎮梓江村,一台收割機正在收割稻谷。新華社記者高健鈞攝

 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升,還大大推進四川山丘地區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近幾年,三台縣建平鎮邦福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邦福陸續購置了70余台農機,8月底开始秋收後,其中12台收割機幾乎滿負荷運轉,爲上萬余畝水稻進行收割服務。“現在機械化耕種收都有政府相關補助,大家都有用農機作業的積極性。一年僅農業社會化服務就有50余萬元的純收入。”王邦福說。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近些年四川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增長迅速,現已建成“全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34個,農機專業合作社1700余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農機割稻助秋收——四川山丘地區秋收見聞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033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