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險十條”直擊農業保險領域堵點痛點——讓農險投保理賠更精准
2024-12-25 20:10 admin
農業保險是農民種糧的“防火牆”和“安全網”。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國農業保險保費規模超1300億元,爲1.36億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超4萬億元。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發布《關於推進農業保險精准投保理賠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農險經營管理提出10項舉措。“農險十條”將帶來哪些改變?聽投保農戶和業內人士怎么說。
打通“愿保盡保”堵點
目前,中國農業保險體量大、增速快,服務農戶衆多,規模已躍居世界前列。數據顯示,2007年—2023年,中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51.8億元增至1429.76億元;提供風險保障從1126億元增至4.98萬億元;服務農戶從4981萬戶次增至1.64億戶次。
農業保險“防火牆”和“安全網”功能日益顯現的同時,也存在承保理賠不夠精准的情況,影響農戶“愿保盡保”的積極性。比如,在農戶投保階段,有個別農戶對同一標的進行多次投保或僞造保險標的;在險企承保階段,有個別承保機構虛報投保信息,騙取相關補貼。此外,由於各地財政條件存在差異,個別地方存在拖欠保險公司應收保費等情況,不利於農業保險可持續經營。
打通承保理賠堵點,需要財政、保險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發力。
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此前表示,將探索圍繞土地確權、防疫等關鍵信息數據,加快建立農險基礎信息數據的共享機制,夯實精准投保理賠基礎。此次《通知》要求,各地財政部門進一步規範保費補貼管理。鼓勵有條件的省(區、市及計劃單列市)推動各省級財政部門與保險公司省級分公司結算模式。對於由市縣財政部門撥付保費補貼的地區,各省級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市縣財政部門的指導督促,確保資金撥付規範及時、足額到位。這意味着,農業保險的承保、理賠、補貼審核等環節都將更加規範。
承保環節,險企將進一步加強承保信息精准性管理,科學高效組織承保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保險數據與涉農基礎數據相互核驗比對。此次《通知》要求,對集體投保類業務,應重點審核分戶投保清單,穩步提升抽查驗標比例;對規模經營主體投保類業務,應重點審核保險標的位置、數量、權屬、風險等信息,確保保險標的精准到地塊。
理賠環節,有關方面將督促險企切實提高理賠效率,开通保險理賠綠色通道,簡化理賠流程和手續,做到能賠快賠、應賠盡賠、合理預賠。
補貼審核環節,更是關系到財政資金是否用在“刀刃上”。財政部明確,在承保數據與涉農基礎數據核驗比對的基礎上,險企應注重歷史承保數據、農業生產數據的收集統計和比對分析,加強基礎數據留痕管理,相關保單級數據至少保存10年,做到可核驗、可追溯、可追責,提高保費補貼審核有效性和精准度。
化解“應賠盡賠”痛點
農業保險的賠付問題是廣大農戶關心的重中之重。2023年,全國農業保險共賠付1124億元,同比增長25.4%,惠及5772萬戶農戶,賠付率達80%。但在部分地區,“拖賠惜賠”“一到賠付就扯皮”時有發生。
一方面,農業生產面臨的實際問題復雜多樣,如果理賠條款靈活性較弱、限制條件過多,就會在理賠中產生爭議和糾紛,形成“扯皮”。
有農民反映,當地政策性農業保險存在理賠條款和項目不夠完善的問題。例如,保險公司的生豬投保期限是參照大型養殖場生豬出欄周期制定的,僅有140天,遠短於多數農戶飼養年豬時一年至一年半的周期,多次續保增加了保險成本,“農戶忘記續保而生豬死亡得不到賠償”的情況時有發生。此外,近兩年多地野豬數量增長,野豬危害農作物造成的損失卻未納入農險理賠範圍,產生了理賠空白,影響到農戶投保積極性。
業內人士分析,部分險企在理賠環節存在不規範的定損和賠付方式,包括平均賠付、協議賠付、粗糙定損等,成爲農險服務中許多“扯皮”的源頭。同時,隨着各地農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一些小衆和新興農產品不能及時享受農業保險保障。多地不時推出帶有“首個”“首次”等標志的農險品種,既表明新興農險產品不斷湧現,也說明產品多樣性還有提升空間。
另一方面,爲了不誤農時,農業保險理賠需在“快”字下功夫。
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分析,農業生產具有強時效性,這就要求強化對理賠時效性的監管,確保受災農戶及時獲得保險理賠,加快農業生產恢復,有效彌補災害事故所帶來的損失。
及時开展查勘工作,加強定損管理,集中核賠;依照規定時限,結合自身經營能力,分險種制定理賠周期閾值,嚴禁拖賠惜賠;堅持“理賠款直接支付被保險人”原則,鼓勵對接社保卡“一卡通”等方式支付賠款,提高账戶信息准確性;支持建立農業保險預賠付機制,鼓勵保險公司提高預賠付比例,提升農戶滿意度……針對“理賠難”“理賠慢”問題,此次《通知》聚焦及時賠付、恢復生產明確了多項要求。
爲減少理賠環節的“扯皮”,《通知》還要求保險公司完善農業保險查勘制度,制定符合當地農業生產規律的損失賠償標准,對不同作物、不同災情、不同生長階段制定細化的賠付方案。
提升農業保險服務質效
如何兜牢農業保險“安全網”?業內人士認爲,關鍵在於提升服務體驗,充分激發農戶投保積極性。
農業保險標的涉及的地域面積大,承保、查勘、定損成本較高,農險服務資源有限,機構要提供優質服務並不容易。由此產生的理賠程序復雜、定損標准模糊不清、賠付周期冗長等問題,在破壞投保農戶服務體驗的同時,也影響“安全網”作用的發揮。金融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通知》將推動完善理賠機制和標准,提高理賠服務質效,最大限度提升投保農戶獲得感。
在一些地方,通過招標確定的一家或少數幾家機構,承保了整個鄉鎮甚至區縣的農險業務。這有助於攤薄機構經營成本、防止農戶重復投保,但也導致定損賠付節奏慢、服務質量難以保障。《通知》提出,原則上縣及縣以上區域不允許同一保險公司獨家經營,逐步形成縣域內以服務能力、農戶滿意度爲導向的適度競爭市場環境。業內人士認爲,推動形成適度競爭的市場環境,既考慮到當前實際情況,也着眼長遠,有利於爲農戶提供更優服務。
針對提供服務的主體——承保機構,保險監管部門將對各層級保險公司進行綜合考評。“加強對農險經營機構的綜合考評,有利於推動相關機構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使農險服務更好滿足農戶需要,增強農戶獲得感和滿意度。”李文中說。
科技賦能,將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動力。《通知》明確,鼓勵保險公司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進無人機、遙感、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應用,加快標准化建設,提升承保理賠真實性、准確性和及時性。
在此過程中,承保機構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藍皮書(2024)》顯示,2023年,保險公司在科技應用方面累計投入資金近2.25億元,主要用於空間信息技術、AI識別、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科技手段應用,構建農業生產、風險信息數據共享平台。
李文中表示,農險精准承保與精准理賠離不开農險信息與科技的支持,承保機構還需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承保理賠的精准性與時效性。下一步,應加大應收保費清欠力度,保障農險經營機構的合法權益,提升機構承保積極性,引導保險公司不斷提升業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政策性農業保險服務質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農險十條”直擊農業保險領域堵點痛點——讓農險投保理賠更精准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8545.html
相關閱讀:
- 保定市成立驢產業研究院 2024-12-25
- 韶山“稻夢田園”打造農文旅融合新典範 2024-12-25
- 啤白兩相宜 華潤啤酒的高端打法憑什么“勇闖天涯”? 2024-12-25
- 如何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財政部詳解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 2024-12-25
- 內蒙古:大力推進鹽鹼地治理和綜合利用成效顯著 2024-12-25
-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新成效 2024-12-25
- 北大荒集團糧食生產連續14年超400億斤 2024-12-25
- 河北保定市成立驢產業研究院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