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挑大梁 穩糧底氣足

2024-08-01 20:10 admin


眼下,湖北正搶收早稻、搶栽晚稻,奮力奪取全年豐收。盤點湖北糧食生產關鍵時期、重要節點,從战災害到防病蟲、保夏收,湖北農機勇挑大梁,展現出非凡之力。

爭時奪糧,農機“一馬當先”

進入7月中旬,湖北迎來搶收早稻、搶栽晚稻的“雙搶”大忙時期。

在黃岡市浠水縣汪崗鎮禾溢園家庭農場的雙季稻產能提升行動項目示範田裏,連片的早稻已經成熟,空氣中彌漫着清新的稻香,浠水縣農業事業發展中心農機專家全程指導,農機手熟練地操作機械進行早稻收割。

黃岡市農業技術促進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以早稻機收、產地烘幹、晚稻機械化育秧爲重點環節,保證全市11個農機作業服務保障熱线電話、74家應急烘幹保障熱线電話24小時暢通,及時受理解決農戶機手困難,調度谷物收割機、拖拉機、水稻插秧機、播種機、烘幹機等農業機械,加快早稻收獲進度,實現應收盡收、應烘盡烘,確保晚稻應栽盡栽、應播盡播,全力保障秋糧豐收。

“過去‘雙搶’主要靠人力和畜力,效率不高。現在有了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等農機,‘雙搶’也不再像過去那么‘搶’了。”禾溢園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黃金安說,經田間測產,他家的早稻平均畝產達到了512.6公斤,後期如果晚稻長勢良好,距離“噸半田”的目標也差不了多少。

在麻城市宋埠鎮順良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手們冒着烈日酷暑,駕駛收割機在稻田裏來回穿梭,收割、脫粒、粉碎稻稈,一氣呵成。旋耕機隨即翻耕農田,確保及時开展晚稻機插秧。有了農機助力,今年湖北“雙搶”按下了“快進鍵”。7月25日,全省早稻已全部收獲完畢;截至7月30日,雙季晚稻已栽插160萬余畝,進度超過八成,預計8月上旬可全部到田。

今年湖北頻繁遭受不利天氣影響,從夏管、夏收到夏種,農機始終發揮着主力軍作用。夏收時節,22個“三夏”生產工作指導組按照小麥收割進程,從南到北分區包片督導。全省投入9.2萬台聯合收割機,成立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391支、區域農業應急救災中心126個,全力以赴搶收減損,夏收任務較常年提早5天完成。2053個烘幹中心、1.05萬台烘幹機全部運轉,小麥顆粒歸倉。

自6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以來,湖北多地迎來強降水,局部地區農作物受災,湖北省農機系統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搶排、搶種、搶管方面的優勢,組織水泵、高效植保機械、耕整機械、插秧機、直播機、谷物烘幹機等適用機具,投入農業防災減災。126個農業應急救災中心、391支農機作業應急服務隊“上大分”,3738台履帶式拖拉機、46.5萬台(套)水泵等排灌設備隨時待命,通過疏通排水道、農機搶排等措施,全力搶排田間積水649萬畝。水退後,全省因地因苗制宜搶管搶種,受災較輕作物基本恢復生長,受災較重田塊已完成改種補種。

從種到收,正是有了農機“一馬當先”,湖北才爭分奪秒贏得了“龍口奪糧”战役的勝利。

防控病蟲,農機“飛防”顯身手

目前中稻正處於孕穗期,也是中稻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在荊門市東寶區牌樓鎮楊衝村,農業技術人員正在稻田裏現場指導農戶如何對水稻重大病蟲害進行防控。

水稻二化螟是一種鑽心蟲,是近年對水稻危害最嚴重的常發性害蟲之一,7月中旬是水稻二化螟高峰期,現場的專家指導對村民們來說猶如一場及時雨。今年,楊衝村村民周明舉種了1600多畝水稻,“一道道‘藥霧’從天而降,均勻灑向稻田。不到一會兒,幾十畝稻田的農藥噴灑工作就完成了,真是太方便了。”周明舉說。“聽專家說合理用藥每畝可增產100斤,而且還有無人機幫忙打藥,真是省時省力又省心。”牌樓鎮村民劉濤說,他家水稻種植面積有600畝,科學用藥進行“飛防”給糧食增產上了一道“保險”。

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糧食作物,總產量長期居於全國第5位。在水稻生長期,湖北各地抓住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大力推廣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械,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害損失。

在湖北省赤壁市茶庵嶺鎮八王廟村的稻田裏,力農植保專業合作社的植保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低空起飛,按照設定好的路线,來回穿梭“飛防”作業,爲水稻披上了健康“防護服”。

盛夏的江漢平原高溫高溼,農作物病蟲害極易滋生。石首市農業農村局組織一支支農機作業服務隊,开展稻田飛防。一架架無人機有序穿梭,將農藥均勻噴灑在稻葉上,一架無人機一天能完成四五百畝稻田噴藥任務。入夏以來,全省累計完成防治病蟲害面積742.5萬畝次,補施尿素、噴灑葉面肥925.2萬畝次。

在今年湖北夏糧生長關鍵期,病蟲害呈現多發重發態勢,湖北調動社會化服務組織1067個,出動高效植保機械3782台套,累計預防小麥赤黴病2966.9萬畝次,是近20年預防面積最大的一年,條鏽病發生面積比近10年歷史同期減少67.4%。無人機等高效植保機的廣泛運用和農技人員對病蟲害防控的科學引導,確保了今年湖北小麥增產奪豐收取得實效。

節糧減損,有“機”不再愁

減損就是增產、增收、增效。爲了確保小麥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在今年夏收時節,湖北各地舉辦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以減損論英雄,降耗保豐收。

鹹寧市鹹安區今年油菜種植面積31.85萬畝,機械收獲面積達17.5萬畝。夏收時,全區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180余台收割機全部滿負荷作業,11組油菜烘幹機也同時運行。“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中,我們的機手在15分鐘內第一名割了2.2畝,第二名割了1.75畝,第三名割了1.73畝。”鹹安區農業農村局農機化推廣站站長余社平告訴記者。

在鐘祥市文集鎮青星村,今年5月底,10台稻麥收割機在4000多畝小麥田裏來回忙,金燦燦的麥粒盡收“機”中。不同於一般收割機,它們都安裝了智能終端,可以自動分析喂入量、收割高度以及小麥的幹溼度,實現精准收割,畝均減損約20公斤糧食。

“過去开的是老機具,常常漏割、掉糧,農民看着心疼。現在收割機安上‘北鬥’,收得又快又幹淨,真好!”青星村黨支部書記鮑必龍說。

鐘祥市農機發展中心主任陸中權介紹,近五年,鐘祥市小麥機收損失率由3%以上降低到1.6%以內,油菜機收損失率由18%以上控制在8%左右,水稻機收損失率由4%以上控制在2.8%以內,爲農民減損3.01萬噸,增加經濟收入1.21億元。

今夏,一台台高性能、智能化的收割機成爲田間主力,大大加快了夏收速度,也降低了機收損失率。據湖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三夏”期間,全省共組織小麥、油菜機收減損技術大比武50多場次,掀起了以機收減損促單產提升的熱潮。

黃岡市、鹹寧市、宜昌市大力推廣油菜分段收獲技術,油菜籽機收損失降低10%以上。荊門市推廣水稻寬窄行高速插秧新模式,每畝密度比普通插秧機提高8000穗左右。襄陽市在聯合收獲機上推廣智能損失檢測裝備,機手可通過實時數據對相關參數進行調整,使收獲機達到最佳工作狀態。

實現機收減損,除了“機”的因素,“人”的作用也至關重要。今年以來,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多次組織現場培訓,指導各地开展機收減損技術宣傳推廣、減損技能培訓、機收減損大比武等活動,大力推廣油菜、小麥等主要糧油作物機收減損技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農機挑大梁 穩糧底氣足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720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