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抵費地爭議到捷運宅事件,近期臺中市政府屢屢遭到在野陣營攻擊,甚至有中央級民意代表,如蔡其昌立委也加入戰局,似乎想透過政治操作,將盧秀燕市長及中市府被扣上炒地皮、不顧人民的帽子。不僅如此,有心人士更將標售抵費地、捷運宅與社會住宅做連結,試圖將民眾買房壓力大的情緒轉嫁給中市府,操弄階級對立與相對剝奪感藉以獲取政治紅利。然而,究竟被綠營重點關注的盧市府是炒地皮被抓包,還是遭誣陷抹黑,甚至是造成民眾買房壓力大的元兇?本文將就相關問題進行細究分析。
至於捷運宅議題,捷運宅分為「捷運共構宅」與「捷運分構宅」,主要目的是要藉由土地開發提升軌道建設自償率,獲利也將列入軌道基金使用,並做為未來開發捷運建設的財源之一。本次臺中市政府所標售的12戶捷運宅屬「捷運共構宅」,也是臺中首次標售捷運宅,卻被有心人士操作成帶頭炒房,實在是無知可笑。如果說標售捷運宅就是炒房,那同屬「捷運共構宅」高雄捷運橘線O13大東站及黃線Y10站,去年底高雄市政府與國城建設及高興昌鋼鐵公司合組聯盟,土地多達5,091坪,預估將投資超過150億興建1600餘戶住宅,如此懸殊的比例,民進黨政客敢不敢直批陳其邁是炒房高手?
回到居住正義的議題,歸根究底的問題還是買房壓力太大。根據內政部於年初發布112年第3季房價負擔能力指標,全國房貸負擔率為42.25%,顯示家庭所得超過4成要償還房貸,寫下歷史新高。另項購屋痛苦指數、全國房價所得更比達9.82倍,等同於要不喫不喝9.8年才能買房,指數同樣突破新高。依據上述兩樣指標顯示出民眾買房的困難程度日益升高,然而若將房價所得比與亞洲主要城市相比,北京29.3倍、香港26.5倍、上海24.1倍、東京17.8倍、首爾17.3倍,國人買房的難度仍遠低於亞洲主要城市。
回到近期臺中市政府被攻擊的抵費地跟捷運宅事件,標售抵費地與捷運宅不但有先例,更非臺中市政府特立獨行的作法,中市府也沒有哄擡地價的行為,土地地目也與社會住宅不同,實在不該進行惡意連結與政治抹黑,著實為浪費社會資源。若從公共政策議題討論的角度出發,中央級民意代表應就整體薪資倒退、房價持續上漲問題監督中央政府,而不是見獵心喜、本末倒置要求地方政府,如此拙劣的政治操作手段,不但缺乏高度與專業度,更恐讓社會議題落入政治鬥爭的惡意螺旋,實非人民之福。
*作者為國會助理、政治幕僚,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