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今(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答覆媒體詢問時指出,金管會將改革實支實付型醫療保險,朝損害填補的原則來做改革。新一代的實支實付險,保單條款一定要約定,如果有買很多張的時候怎麼處理。
蔡火炎說,新一代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將走損失分攤機制。被保險人的實際醫療費用支出,應該對應到手邊有多少張有效保單,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來做損失分攤。「原則上,被保險人合計領取的實支實付保險金,不能夠超過他實際支付的醫療費用。」
這項監理措施將不溯及既往。蔡火炎解釋,「現在已經買的保單,條款上面並沒有損失分攤的約定,所以是沒有辦法去適用到現在已經賣出去的這些保單。這些改革都是未來新一代的實支實付醫療保險商品,可能需要去設計的一些機制,讓它能夠落實損害填補原則。」
醫療費用攀升,保險公司理賠壓力大,愈來愈多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面臨下架命運。金管會保險局幾年前曾經限制,實支實付型的健康險與傷害險,每人最多只能各買3張。
蔡火炎今日也澄清,保險局沒有打算再去檢討健康險、傷害險,實支實付型只能各買3張的「3+3」規範,也沒有要推動共保機制。
壽險公司主管舉例,假設有人割痔瘡花了5萬元,手邊有3張實支實付醫療險,原本在1張正本收據、2張副本收據之下,一共可以領到15萬元;未來在保險局的損害填補機制下,合計就是只能領到5萬元。
該名主管說,保險局這項政策,簡單講,就是要終結靠實支實付醫療險賺錢的年代,以後不會再有這種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