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每天都喫些什么?這些主食又有什么樣的變化過程
2024-11-13 20:02 admin
古代人的主食一直到宋朝爲止都是以五谷爲主,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麥、黍、稷、菽五種,也就是現代的大米、小麥、小米、高粱、大豆五種農作物,再加上輔助的一些雜糧瓜菜之類的。
如果條件好一點的如達官貴人還有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和水產可以佐餐,比如唐朝時期著名的御膳“渾羊歿忽”,大概就類似今天的烤全羊肚子裏面加了一只鵝。
只不過在宋朝之前的大部分人一天只喫兩餐,所以古書上一般都說“過午不食”,到了宋朝之後夜生活豐富起來,城市也不實行宵禁了,普通人才喫上晚飯。
比如人們現在當作蔬菜的茭白,在唐朝的時候是一種雜糧,它的頂部會結一種類似糧食的稻穗,然後可以煮熟了做飯,叫做雕胡飯,據說口味非常好喫,但是產量非常低,後來茭白得了一種病,不結稻穗只長根莖,而人們意外發現茭白的根莖也很好喫,於是就將茭白馴化成了蔬菜的一種,而雕胡飯基本上就退出了歷史舞台。
到了宋朝時期,油菜大量種植,植物油慢慢开始普及,鐵鍋也开始走入尋常百姓家,於是炒菜开始流行起來,所以在宋朝以前基本上都是喫蒸煮烤等料理方式的菜餚,當然唐宋以前喫生膾的也不少,萬物皆可“膾”,只不過後來人們發現河鮮或者其它肉類生喫容易感染寄生蟲,所以炒菜流行之後大家开始喫熱菜比較多。
元朝時期蒙古人還是多以牛羊肉食爲主,普通百姓依然是喫五谷雜糧。
到了明朝後期,福建籍移民從海外帶來地瓜、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只不過還沒有开始普及开來,小冰河時代就开始到來了。
不過明朝時期的各省疆域基本形成,各地的地方菜系也基本形成,宋朝時期梅堯臣的“沙水馬蹄鱉,雪天牛尾貍”這首詩中就描述了徽菜中的兩道佳餚,明朝後期的揚州鹽商多是徽商,他們將徽菜的做法帶到揚州,“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所以後世的淮揚菜以刀工著名。
到了清朝時期,托福於地瓜、土豆等高產作物的大量栽培,清朝初年的人口數量較之明末大大提高,由明朝末年的大約兩億人增加到清朝乾隆時期的四億人左右,而在之前的任何朝代,以水稻和小麥的畝產是絕對養活不了這么多人口的,哪怕是“喫糠喝稀”都不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古代人每天都喫些什么?這些主食又有什么樣的變化過程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5358.html
相關閱讀:
- 帝卡姆環球嚴選,推動中國零食行業的持續發展和繁榮 2024-12-22
- 柔軟香甜的糯米粉蛋糕詳細教程 2024-12-22
- 早安語錄正能量句子!新的一天,新的开始!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2024-12-22
- 70歲後的老人,多喫這3種零食,或可降低心髒病風險,提高免疫力 2024-12-22
- 冬至送溫暖 和諧鄰裏情——青秀區开展冬至主題活動 2024-12-22
- 這一碗江西芋餃的含金量誰懂啊 ,終於喫上了日思夜想的餃子! 2024-12-22
- 冬菜上新!長寧這些社區食堂推出“明星”菜品 2024-12-22
- 五花肉的正確做法,這些你知道嗎?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