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杯莫停?古人的酒並不能與現代的酒等同

2024-06-13 20:03 admin


“將進酒,杯莫停”這是唐朝詩人李白的詩句,李白善作詩,好飲酒。在他生前嗜酒如命,與酒作伴。據記載,李白的酒量極大,他曾說自己“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而就是這樣一個“酒鬼”,竟然能寫出一篇又一篇的千古絕唱,這究竟是爲何呢?其實古代的酒和現在的酒有很大的差別。

我們現在喝的白酒大多是蒸餾酒,而古代喝的卻是大多是釀造酒,這兩者有很大的差別。最直接的就是度數之間的差別了,蒸餾酒的酒精度數大約在50度左右,而釀造酒最多也不到20度,這也是爲什么古人可以大碗喝酒,千杯不醉了。

一、古代釀酒技術的變化

據史料記載,釀酒技術最早出現在距今5000多年的龍山文化時期。在這5000多年的歷程中,釀酒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酒的種類也因此不斷增多,酒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我國古代造酒技術的進步,主要體現在造酒工藝和造酒原料上的改變,在那個科技發展有限的條件下,古人很難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造酒。

因爲技術的限制,白酒的歷史其實並不深遠,元朝以後才有了白酒的身影,但是當時人們主要飲用的還是米酒。到了清朝中後期,白酒才流行起來,直到建國以後,白酒才算真正的成爲了中國人民餐桌上的主要飲用酒。

(一)釀造酒時代

古代釀酒技術的發展最直觀體現在度數的改變上,秦漢時期的米酒,最高度數也不會超過5度,當時的酒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液體形態,而是摻雜着米粒的稀米湯形態。飲用之前需要先把碎米給過濾出去才可以直接飲用。這種酒很顯然是喝不醉人的,《後漢書》中就曾記載劉備的老師盧植每次飲酒能喝一石,也就是現在的40斤左右。

展开全文

漢朝時的釀酒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釀酒原料更加豐富,品類也更加多元化,已經有了固定的釀酒比例,十分科學,並且在與少數民族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西北地區的很多地方开始釀造葡萄酒。

魏晉時期,釀酒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系統,《齊民要術》中整理了12種制造酒曲的方法,至今還流傳在我國北方一帶。

唐朝時期,葡萄酒釀造技術在西域釀酒方法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不需要用酒曲就可以釀造發酵。這一時期已經有了低溫加熱工藝,這種工藝使酒的品質更高,可以更好地封存,不易衰敗,能夠長時間運輸。唐朝時,度數比較高的酒能達到12度,此時酒的顏色變成了琥珀色,不像過去那樣渾濁。

宋朝時米酒的品質才真正定格下來,酒精度數能達到18度,這可以說是古代釀酒技術的極限了,現在純手工釀造出來的米酒,基本上和宋朝時沒有很大的差別。

(二)蒸餾酒時代

元朝時釀酒技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產生了由化學工藝制造出來的蒸餾酒,當時這種酒也不叫白酒,而叫“燒酒”或者“燒刀子”,建國以後才被稱爲白酒。

這種酒在制作時,要將糧食和發酵的酒具直接拌在一起,放到酒窖進行發酵而後蒸餾,這樣的酒度數更高,最多可以達到70度,現在的白酒就是在這種酒的基礎上,經過陳放、勾調等工序降度而來的,一般是40度到52度。

元朝時期酒的變革主要是因爲少數民族佔領中原,少數民族人民豪放灑脫,喜歡追求刺激的感受,因此這種高度酒比較適合他們,而中原王朝的文人墨客追求那種“微醺”的狀態,所以白酒在元朝時期並沒有廣泛流傳开來,從元朝到清朝初期,黃酒一直是中國人的主要用酒。

不過,白酒也有自己的優點,相較於傳統的米酒來說,白酒要便宜得多,並且口感更加濃烈,慢慢的白酒得到了底層勞動人民的支持,到了清朝中後期,在內憂外患的條件下,國內的糧食越來越珍貴,能夠保證正常食用供給就已經很難了,更不要說拿來釀酒,這就導致國內黃酒的價格愈發貴。

釀造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高粱並非主食,成本較低,白酒的度數較大,方便保存。在那個战爭年代,白酒就這樣凸顯出了自己的優勢,成爲了國內應用量最大的酒。

二、現代酒的流行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上下條件都非常艱難,在當時的環境下,飲用米酒可以說是很奢侈的了,於是全國上下都推崇飲白酒。國家在制定“五年計劃”時,都有關於釀造白酒的內容,就這樣白酒徹底取代了黃酒成爲了中國人餐桌上的絕對霸主,這種地位一直延續至今。

除了白酒以外,提起當代中國人最喜歡飲用的酒,就不得不提啤酒了。啤酒起源於歐洲,啤酒中獨特的清爽口感來源於二次發酵技術。在炎熱的夏天,很多年輕人都喜歡啤酒所帶來的清爽感覺。

隨着全球一體化的發展人們,可以品嘗的酒種類越來越豐富,酒類市場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人們在進行消費時不再過於關注酒的價格,开始關注喝酒所帶來的那種生活理念的改變。

在當下傳統的酒除了飲用價值以外,還具有文化價值,不同地區都有自己特色的酒產品比如說瀘州老窖、四川的劍南春、貴州的國酒茅台等。不同地區酒的制作工藝存在很多不同,口感存在很大的差別。小小一杯白酒,代表了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總結:

中國古代釀酒工藝的變化,主要就是發酵工藝向蒸餾工藝的改變。這種工藝的改變帶來的是酒精度數的變化。我們在書中所了解到的千杯不醉正是因爲如此才得以實現。

制酒工藝的改變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豐富經驗,以及科學技術在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釀酒技術也在持續進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將進酒,杯莫停?古人的酒並不能與現代的酒等同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218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