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刺穿30日均线支撐 真兇是誰?

2024-04-03 13:38 劉教鏈


來源:劉教鏈

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

隨着3月31日鮑威爾鷹派講話拋出,降息預期節節退縮。

BTC(比特幣)在4月1日、2日連續兩天急挫,跌穿30日均线支撐,從最高71k跌至65k,跌幅愈8%。

有人說,這是降息預期減弱,美債收益率上升,美元指數上升,美股下跌,比特幣聯動所致。

但是,但是,黃金卻像脫繮野馬,頂着降息預期減弱,繼續攀升,已經衝破了$2280。又當作何解釋?

唯一的解釋,宏觀面是煙霧彈。真相,潛伏於假相之下。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數據顯示,自2023年底BTC突破4萬刀以來,LTH(長期持有者,鏈上持有155天以上)的持倉一直在持續下降,而STH(短期持有者)的持倉則相對應地在持續上升。這顯示出,老韭菜在出貨,而新韭菜在喫進。過去三四個月,就是兩個群體高位換手的時期。下圖,藍色曲线爲LTH持倉,紅色曲线爲STH持倉:

在BTC從4萬衝到7萬的過程中,老韭菜拋售了約90萬枚BTC(其中GBTC ETF拋售了28.6萬枚)。而新韭菜新積累了112.1萬枚BTC,其中接盤老韭菜拋售的90萬枚BTC,另外還從交易平台提出了12.1萬枚BTC。

自從GBTC轉ETF之後,它的持倉從轉換前的62萬枚BTC已經下降到了今天(4月3日)的32.9萬枚BTC。三個月減少了47%。

有人說,GBTC ETF的流出全部被其他幾支ETF給吸收了呀?這應該是一個市場中性事件。

但是,很可惜這個解釋是錯的。因爲韭菜手裏的錢是有限的,不能雙花的(double-spending)—— 拿去接盤ETF,就不能去接盤老韭菜們拋售的現貨了。

在1月25日,教鏈指出:GBTC ETF兩周流出43億刀,超出摩根大通預計的30億刀。而現在截至4月2日,GBTC已經流出超150億刀。看下表數據:

不能說摩根大通預計的不准,只能說摩根大通預計的也太它么不准了。這實際失血量都已經是預計失血量的5倍了,還絲毫沒見有止血的意思。難道是得了凝血因子缺乏症嗎?

趁你病,要你命。這是要趁着BTC失血不止的當口,狂拉黃金,把資金給吸引到那邊去嗎?

教鏈此前多次說過,摩根大通是全球黃金的操盤手。這決定了它的立場總體上是排斥BTC、排斥加密資產的。它的CEO傑米·戴蒙更是多次口吐芬芳。比如:《摩根大通CEO:撒塔西將會再次現身並刪除所有的比特幣》。

而這一次,老韭菜逢漲減倉的操作,和以往每一輪周期,沒有什么不一樣。如果說有什么不一樣,那就是這一次拋售的更加迅速、更加猛烈。原因,自然也是拜GBTC的流出所賜。見下圖(橙色曲线爲LTH持倉):

對於曾經有些人一度表達的,ETF會买光所有BTC的擔憂,中本聰早在2010年7月9日就談過這個問題。據教鏈《比特幣史話》(https://leanpub.com/history-of-bitcoin)第十八章93話,當時中本聰是這樣說的:

簡單地講,中本聰的意思有三層:一、價格會越漲越高,漲到ETF买不動;二、早期囤幣者可以逢漲拋售,趁機獲利;三、還有很多人長期看漲,會拒絕出售。

由於灰度自從2022年跌入熊市後,就轉入了負溢價。到了2022年底更是一度達到了驚人的-50%至-60%的誇張程度。這相當於半價促銷了。回顧一系列教鏈內參,可以看到,一直持續到2023年三季度,GBTC依然是負溢價,雖然在不斷收窄。「數據顯示,灰度 GBTC 已無溢價/折價。

因爲信托的銅牆鐵壁,當年在2020-2021利用正溢價加槓杆套利的機構,死的死,殘的殘。他們的破產,把利益轉移給了過去兩年負溢價大膽抄底的機構。

打折購买,類似於一種無風險的槓杆。是別人,已經幫你把風險喫掉了。五折抄底,收益放大一倍,風險縮小一半。

如果我們認爲,成本無折扣的GBTC流出到其他ETF是中性事件的話,那么有折扣的GBTC就不是中性事件,教鏈這樣覺得。

本來能买1個BTC的資金,現在因爲五折促銷,买了2個。那么,逢高拋售起來,額外多出來白送的那1個就不是中性的,而是負面的。

GBTC負溢價一度折半。現在GBTC流出也幾乎近半。從中性程度積分的意義上來說,教鏈覺得,GBTC流失一半多可能就可以視爲把負面因子釋放殆盡,接下去,GBTC對市場造成的也許才真的是中性影響了。

我們看到LTH周期性拋售和積累的圖线上,長期持有者總是在牛市上漲途中一路減倉,然後在見頂下跌途中一路加倉。其實,不是他們在下跌途中加倉,而是在上漲途中一路接盤老韭菜逢漲拋售的新韭菜們,熬成了老韭菜。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比特幣刺穿30日均线支撐 真兇是誰?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2733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