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短視頻的傳統文化:放下身段,參與狂歡

2024-03-14 20:00 admin


“一聲哨子響,千百棍子舞”

伴隨着鑼鼓與吆喝聲,魯智深、李逵、武松等梁山好漢悉數登場,持槌擊節,氣勢磅礴。

這就是潮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英歌舞,作爲潮汕地區的民間傳統舞蹈,英歌舞距今已經有300年歷史,人物形象源自《水滸傳》的108位梁山好漢。

春節期間,潮汕英歌舞、福建遊神等傳統文化內容在短視頻走紅,掀起了一股民俗文化熱潮。抖音“福建遊神”相關話題播放量達86億,“福建世子天團”更是成爲新晉頂流,引得人民網等官媒都下場評論。

潮汕英歌舞(圖源:微博)

另一邊,非遺傳承也成爲話題焦點。千萬粉絲的非遺網紅博主“江尋千(九月)”,與冰雕師傅及團隊耗資數十萬共同打造成目前單體最大的冰雕龍。視頻總播放量破2億,點贊近千萬。

圖源:抖音@江尋千(九月)

這些傳統文化、非遺文化內容還引發了很多“新奇特”的二創內容。博主“十五”將青海社火跟夢核相結合,玩出了東方式怪誕美學;攝影博主“我不是阿樹”將儺戲的巫蠱韻味與舞蹈相結合,苗族節日的場面配上煙霧繚繞的場景與詭異音樂,化身遙遠神祕的東方力量。

展开全文

圖源:抖音@我不是阿樹

傳統文化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在短視頻場域中煥發新生。短視頻的通俗性和互動性,不僅打破了傳統文化長期以來的嚴肅、精英敘事方式,讓更多年輕人參與進這場狂歡,也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去,通過趣味化、社交化傳播,讓這場來自東方的文化盛宴漂洋過海,抵達遠方。

被“玩”起來的傳統文化

和曾經的宏大敘事相比,走進短視頻的傳統文化明顯不同,玩兒法更多,對用戶來說也更親近。

變裝類視頻最容易引起觀衆注意,最具代表性的是“抖音變裝天花板”朱鐵雄,通過扮演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如孫悟空、關羽、哪吒,將“國風+劇情+特效變裝”玩得出神入化。

圖源:微博@朱鐵雄

值得注意的是,“朱鐵雄”並不是簡單的顏值變裝,而是結合每次變裝的裝扮,將民族情愫與家國情懷融入其中,以感人至深的故事打動觀衆。

邏輯相似的還有劇情+傳統文化類視頻。這類短視頻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將傳統文化和歷史典故融入其中,讓觀衆在不知不覺中吸收傳統文化知識。

《逃出大英博物館》系列短劇是其中翹楚。這部短劇於2023年推出,由博主“煎餅果仔”“夏天妹妹”聯合拍攝,講述了一個化爲人形的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從大英博物館中逃出,在途中邂逅一名中國記者,尋求記者的幫助以返回中國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館》(圖源:微博)

觸及歷史傷痛和民族屈辱的題材讓該短劇迅速在網絡上走紅,播放量達24億,引發了“諸葛鋼鐵的鐵”“白青”等衆多博主的模仿和二次創作。

還有一種頗受觀衆喜愛的形式,是通過創造特定的場景來制造衝突和反差感。最經典的場景,是博主在國外街頭傳播中國文化。

千萬粉絲的古箏博主“碰碰彭碰彭”在法國街頭用古箏彈奏《滄海一聲笑》,配合峨眉武術傳承人凌雲在艾菲爾鐵塔下的功夫表演,引得外國人驚訝連連,通過外國人的反應側面印證中國文化的強大。另一類是創造極致的美學場景,如水下刀馬旦表演,通過“水下+刀馬旦+變裝”的組合創造出嘆爲觀止的視覺奇觀。

圖源:抖音@碰碰彭碰彭

而妝造類視頻,也是目前主流的玩法。短視頻平台上,出現了一批主打中式美學、中式妝面的美妝漢服博主,博主“鶯鶯遲”還接受過央視的採訪。更爲升級的,則是將傳統文化進行二次美學演繹,迎合了更年輕群體的口味。全網粉絲百萬的藝術博主夏棄疾(下山版),將模特改造成觀音、銀龍、金蟾等中國古典的神仙志怪形象,吸引大批粉絲。

圖源:抖音@夏棄疾(下山版)

傳承類短視頻也十分火熱,主打非遺傳承人通過短視頻記錄自己學習過程,例如“九月”和“南翔不愛喫飯”,都通過展示自己學習打鐵花、羽毛風箏、漆器、皮影戲的過程,讓更多人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形式各異、異彩紛呈的傳統文化內容在短視頻平台上走紅,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通過解構、聚焦與放大,將古老的傳統文化通過新形態的傳播媒介,走入新一代觀衆的眼中,形成連接。

解構,是將傳統文化這一看似龐大而復雜的體系進行拆解,從中提煉出對普通觀衆最具吸引力和共鳴的元素。過去演繹傳統文化,多以宏大敘事、嚴肅表達爲主,比如歷史正劇《雍正王朝》,以磅礴嚴肅的風格講述歷史故事。但短視頻更傾向於對准個人,比如以“雍正是最勤勞的皇帝”“雍正熱愛批注”等形式讓觀衆對其產生認知,進一步感到親近與好感。

聚焦,則是將這些元素與創作者自身的優勢對應,讓它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抓住觀衆的注意力,這也與短視頻平台的優勢與調性相契合。

比如林黛玉這一文學人物,美妝漢服博主在主題上會聚焦妝面,劇情博主則會演繹《紅樓夢》外林黛玉的內心獨白,最終通過短、平、快的方式快速觸達觀衆。

林黛玉仿妝(圖源:抖音)

放大,是尋找最適合所聚焦元素的傳播載體,將作品勢能最大化。如朱鐵雄,將過去電影裏才會用的特效放在了短視頻裏,放大了變裝的前後反差,將作品的衝擊力放大到極致。

傳統文化背後的年輕人

“80後出錢,90後管理,00後出力”。觀衆對於傳統文化傳播現狀的總結雖然略帶調侃,但也確實揭示了傳統文化受衆的年輕化趨勢,年輕人已經成爲吸收、傳播傳統文化的主力軍。

受衆側,Z世代是傳統文化的主力消費者。以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B站爲例,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跟抖音、微博、快手、小紅書相比,B站24歲以下用戶爲39.7%,是幾個平台中00後佔比最高的。

年輕用戶的聚集讓傳統文化有了更多元、新穎的交流方式,這在B站跨年晚會上就可見一斑。年逾六旬的方錦龍老師,一個人用中國樂器對战整個西洋樂團,彈幕一片叫好;B站與共青團中央聯合發起的“中國華服日”,從魏晉齊腰襦裙到明朝襖裙馬面,台上的愛好者們細心展示,台下和屏幕前的觀衆流連感嘆。

與此同時,00後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比如在抖音走紅的“上戲416女團”,五人均爲“00後”戲曲專業學生,在短視頻平台上用戲腔演繹《探窗》《赤伶》《長安姑娘》古風流行歌曲,全網收獲千萬粉絲。

上戲416女團(圖源:抖音)

不僅愛看,“00後”還用真金白銀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根據《抖音2024非遺數據報告》顯示,00後在購买非遺產品方面的增幅最高,達到了驚人的959%。

這也讓傳統文化博主們賺得盆滿鉢滿。根據星圖後台數據顯示,“九月”的短視頻星圖報價已經高達60萬,“朱鐵雄”和“南翔不愛喫飯”的報價也有50萬,這不僅證明了傳統文化賽道的巨大潛力與商業價值,也反映出傳統文化在當今社會的巨大影響力。

爲何00後如此熱愛傳統文化?

首先,傳統文化蕴藏的靈韻美與東方美,是一種遙遠神祕又親切的美感,也是當下浮躁碎片化的互聯網中,所稀缺的東西。

最典型的是爲當代人們譜寫田園牧歌的李子柒。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中,年輕人渴望回歸田園牧歌的生活,而李子柒的傳統文化短視頻,填補了用戶現實與心靈之間的空缺,成爲中國人乃至海外用戶的精神桃花源。

李子柒(圖源:微博)

其次,傳統文化中的流行元素和圈層屬性也是吸引年輕人的重要因素。以傳統文化爲中心所延伸出古風音樂圈,配音圈,漢服圈、手作圈等社交群體,爲年輕人提供了交流和交友的平台。

同時傳統文化的元素,與年輕人所喜愛的遊戲、動漫、二次元cos均有交叉,難免受到追捧。

最後一點,也是最爲關鍵的,相比於其他年齡段用戶,00後自帶文化自信的基因。他們成長於國家飛速發展的時代,廣泛吸收各種國外流行文化,如韓流、歐美文化等,這讓00後群體有更加全面、獨特的視角面對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另一面

牆內开花的傳統文化,也飄至海外。

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訂閱數早已超過千萬,滇西小哥、阿木爺爺等文化傳播者的視頻也屢屢破千萬播放量。在tiktok上,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標籤播放量更是高達308億,其中武術、太極等話題更是突破200億。今年大年初一,廣東普寧南山英歌隊受邀赴倫敦街頭表演英歌舞,引得倫敦街頭人山人海,外國人紛紛舉起手機記錄。

圖源:微博

在海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如今才有,其實歷代文藝工作者都爲此付諸努力。

上世紀60年代,彩色戲曲片《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55年登上戛納電影節;此後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第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英雄》全球票房1.77億,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爲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

《大紅燈籠高高掛》(圖源:微博)

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李安《臥虎藏龍》更是史上第一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這些都是曾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的佼佼者。

《霸王別姬》(圖源:微博)

然而,在過去西方的主流敘事中,東方人的形象往往被刻板描繪,甚至與“黃禍論”和清朝標籤緊密相連,好萊塢甚至有時會扭曲醜化中國人的形象,比如因顏值而引發爭議的《尚氣》。

日本和迪士尼改編的中國傳統文化IP雖然經過重新演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西化,改變了其原始面貌。

這種情況的出現,首先源自媒介傳遞的滯後性。中國傳統文化經過一層媒介重新演繹後,海外觀衆接收到的信息已是二次處理的結果,加之一些海外媒體長期以來的不客觀報道,使得海外觀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誤解,在傳播側受到一定的影響。

另外,如果與其他國家相對比,日韓市場傾向於將各自傳統文化融入流行文化之中對外傳播,在過去,這並不是我們所擅長的部分,但隨着傳播媒介及受衆的變化,情況也在發生改變。

過去,傳統文化的傳播主要掌握在精英手中,比如科班出身的導演、畫家、音樂家等,像張藝謀、陳凱歌都是北電78屆畢業生,藝術創作的門檻很高,對於傳統文化的敘事也更加注重藝術感與嚴肅性。

而如今隨着短視頻降低了創作門檻,傳統文化的傳播增添了草根與平民視角,極大程度豐富了內容形態和內容密度。短視頻的崛起更是打破了海內外的信息差,拉近了中國傳統文化與海外觀衆的心理距離。

圖源:微博@朱鐵雄

當然,熱愛傳統文化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其中存在爭議部分。比如“莆田打鐵球”,幾名男子坐在刀轎上用鐵球猛烈擊打後背,直到鮮血淋漓,這項誕生於明朝嘉靖年間的民俗項目,寓意爲紀念抗倭英雄,鼓舞鄉親士氣。但站在當下,難免會讓不了解這段歷史的觀衆感到驚詫,甚至會引發誤解和質疑。

因此,從短視頻中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時,需要更加審慎。既要尊重其歷史價值,也要考慮現實意義和社會影響。

當一切都走向良性有序發展時,傳統文化才能迎來全面復興的春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走進短視頻的傳統文化:放下身段,參與狂歡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2565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