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經營多屬傳統小農模式,高度依賴天然資源和氣候條件。這些年隨著人口老化、基層勞動力短缺、年輕人不願務農以及極端氣候加劇、國外農產品大量進口、能源短缺、生態環境污染等多重衝擊,加以農業科技投入嚴重不足,傳統農業已經難以因應,遑論永續經營。未來即便政府持續給予大量的補助和福利,仍然難以應對未來農業激烈的國際競爭,想要維持台灣的食物安全,讓農民有錢賺,提高農民務農意願,傳統農業需徹底脫胎換骨,朝向整合型智能農業(Aggregate Intelligence AI),才能讓農民再展歡顏!
國內不少高官及政治人物,亦經常將推動台灣農業AI掛在嘴邊,甚至畫大餅。然而考量到農業和工商業差異性,未來台灣需要的是運用卓越的科技,打造兼具創新及氣候韌性的整合型智能農業(Aggregate Intelligence 亦簡稱AI),該新型農業生產模式,更勝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係整合基因編輯、生成式人工智慧ChatGPT、元宇宙、感測器、無人機、農業機器人、物聯網、區塊鏈、5G、大數據、雲端運算、智能物流倉儲、低溫物流管理、網路電商等高端科技,形成完整的智能型產銷和風險管理系統,向前延伸到建置核心種原,評估新種子的生產力潛力,新科技育種,健康種苗認證,自動化操作管理,害蟲和疾病快速檢測,向後延伸到運用智能倉儲、物流、電商,外送等,迅速將健康、安全、優質農產品端上餐桌;相較於傳統農業,整合型智能農業(AI)具有:將靠天喫飯轉為靠人喫飯;將靠運氣轉為靠實力;將靠體力轉為靠腦力;將靠經驗轉為靠數位;農夫轉為農事精控師;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農業新的生產要素等多項特色,還可以緩解基層勞動力不足,並減少資源和食物浪費。
AI技術與傳統不同,故所需人力亦不相同,為培育實施AI農業所需要具先進農業技術的人才,需進行高等教育改革,除重整國家農業戰略科技力量外,應全面調整大專院校農業相關科系授課內容,有計畫培養具備農學、農業生技學、資訊學、農業工程學、農業經濟管理等複合型農業人才,並深化實務和理論結合,讓大專院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都具有即戰力;並透過資金、技術、用地等多元協助,幫助年輕人順利投入AI農業,打破外界對傳統農業的刻板印象,全面提升台灣農業經營效能和形象;同時鼓勵和整合企業、國家科研機構及高校院所科研團隊,在科技創新中,實現優勢互補,加速農業技術研發,以維持AI農業技術領先。多數農產品本質上都是容易腐爛,農產品行銷很大程度是一場與死亡和腐爛的賽跑。農產品行銷不僅對於提高生產力和消費很重要,尤其AI行銷體係,可以優化資源利用和產出管理、減少加工、儲存和運輸效率低下造成的損失,導致農民的市場剩餘和收入增加。為鞏固國內市場,穩定大陸市場並有效分散外銷市場,提高農民收益,可以運用智慧種植決策管理系統,幫助農民做好種植前的評估和決策,再透過AI農業掌控產量及最佳出貨時機,提高收益,避開經常性產銷失衡的陳痾。
*作者為農經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