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響-不是-不爭---內地瘋傳這篇文章反駁香港衰退論

2024-01-25 20:10 admin


作者認為香港不過是「不響」,但不代表「不爭」。資料圖片 

近段時間不時有香港「衰退」的文章和貼文在社交媒體傳播,不少人更以「港人北上」消費片面佐證香港落後了。不過,內地近日就有一篇名為《香港,不響》的文章在社交媒體瘋傳,得到許多內地網友,特別是商業圈、金融圈人士的認同。文章認為,香港不過是「不響」,但不代表「不爭」,只是低調做事,而非躺平,更引用數字來證明香港經濟的活力。

文章由一位從事併購的金融界人士撰寫,發表在內地知名公眾號《秦朔朋友圈》(原文點擊)。作者表示,在香港參加業界活動,特意多呆兩天,各種感受匯成兩個字:不響。

首先是美食不響作者這一次特意到深水埗的小店尋覓,他寫道,香港有許多這樣深藏小巷,外貌「不響」甚至簡陋的美食小館,往往家族一開就是幾十年,只做少量品種的特色美食,任憑歲月風雲變幻,只求保住品質口碑,在高樓大廈間,在喧鬧攤位旁,安撫著有緣食客的腸胃和靈魂。他又提到,到香港的福臨門喫飯,沒想到席間想要「摜蛋」,本機服務員一聽立馬利索地把包房角落裡一張小方桌拖出來,鋪上枱布,瞬間佈置好一個牌桌並打開兩盒新撲克牌,還連聲道歉說今天店裡摜蛋專用撲克(牌身瘦長)已經用完只有普通撲克……「看著這一幕,我目瞪口呆。從沒想過,香港內地,因為摜蛋,不聲『不響』,此刻渾然合體。」

其次是大佬不響作者來港參加一個研討會,期間見到諸多業界大佬,例如香港前財政司司長、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恆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裏安集團主席羅康瑞,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張利平等。作者說,在研討會上聽到大佬們的真知灼見。

他寫道:「梁錦松主席生於1952年,陳啟宗主席出生於1949年,羅康瑞主席出生於1948年。三位大佬均70多歲,身健神壯,思路敏捷,妙語連篇。他們就像《繁花》的那位『爺叔』,歷經無數商界風雲變幻,看透世間諸相,懂得細水長流。他們的共同底色也是『不響』,平時很少在公眾場合誇誇其談、上鏡做秀,但願意在學術氛圍濃重的小型論壇給年青創業者或學者分享畢生精華心得。和香港這些低調不響的大佬相比,內地那些暴富後整天上財經頭條甚至娛樂頭條的富豪們,真該好好反思與學習。企業的長青之道或許就藏在這『不響』中

最後是香港不響作者說,這次來香港一個特別大的感受是街上掛著粵港兩地牌照的車隨處可見,香港和內地的融合力度極大加速。有好幾個朋友專程從深圳來看我一起喝下午茶,他們基本都是辦了「優才」入籍香港,在深圳香港兩地都有房,子女在香港讀書,業務也橫跨兩地。內地優質人才湧入香港正在給香港帶來新的活力和財富。

作者還引述一位幾年前在香港創辦私募基金的朋友介紹香港的優勢。他指出,這位朋友感謝香港獨特的歷史背景、區位優勢和深厚的金融中心底蘊,讓他們公司成為境外資金投資國內優質頭部科技企業的一個「通道」,他們的LP(基金有限合夥人)有800多個以境外機構為主,內地只要有好的專案,他們能很快發起一支專項基金單筆投出去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他說這些國外機構投資者還有個好處,就是非常專業和成熟,如果基金投資項目出事LP損失慘重,這些機構LP也會「願賭服輸」不會上門來找GP(基金管理人)麻煩。對比國內現在PE行業的募資與投資慘烈現狀,聽了也很羨慕。

香港證監會披露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1.335萬億港元,由2022年第三季度的水平反彈15%。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上半年共錄得690億港元資金淨流入,較2022年前三季度增長超過3倍。非香港投資者佔管理資產規模的64%。2022年,香港的管理資產規模為30.5萬億港元(3.9萬億美元),並錄得880億港元(110億美元)的淨資金流入。

作者指出,上面這些數字可能出乎許多人的預料,只不過香港選擇了「不響」!

《繁花》一劇讓「不響」兩個字廣為傳播, 他最後寫道:「不響」不代表「不爭」,只不過有大智慧的個人、企業或城市懂得靜水流深、潛龍在淵,知道世界遠闊、山高水長。願你能懂一個「不響」的香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香港-不響-不是-不爭---內地瘋傳這篇文章反駁香港衰退論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2195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