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生成式AI推出後,無論是微軟的ChatGPT或Google開發的Bard AI聊天機器人,各界對它們的評價卻是兩極。正面觀點而言,由於生成式AI操作便利與快速,使得它可普遍的在各領域應用,像是工程、行銷、客戶服務、金融及銷售等,甚至連司法院最近也建置了AI裁判書草稿自動生成系統,可藉由AI生成的判決草稿,大幅提升法官工作效率。
有專家就認為,生成式AI對教育的影響可能比一般行業較大,包括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與行為,提出學生學習的弱點,讓教師更清楚瞭解學生需要哪些協助;但缺點是太過依賴生成式AI的問題,例如學生可能過於依賴生成式AI做成的作業,所產生的抄襲問題,使得生成式AI在學校是否推廣與應用,仍有些遲疑。
目前全球已有不少學校,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AI,像是美國和澳洲為了防止學生利用生成式AI代寫作業,有些學校直接規定在校園裡禁止使用,甚至澳洲有部分學校的測驗方式改回過去的紙本測驗。而法國的頂尖大學巴黎政治學院也是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AI寫報告,若未受到教師允許使用生成式AI完成報告的話,嚴重可能會被退學。
臺灣這方面的情形也比較開放,目前並未有特定的學校禁止使用生成式AI。有學校如臺灣師範大學,則是直接提供「生成式AI之學習應用及參考指引」,內容包括介紹什麼是生成式AI,學生在課業學習及作業報告方面如何使用,教師如何在課前準備、教學現場、學習評量的使用,並建議師生可依課程特性,擬訂課室使用AI的規範,以及注意事項等說明。比較有趣的是,此指引最後註明是與ChatGPT協作潤飾後擬訂,可見生成式AI也能發揮很好的潤飾效能。
無論學校是禁止或開放學生使用生成式AI,不可否認,AI可以做到適性與個別需求,對於學習層面來說是很好的輔助工具。例如學生在學習當中可以事先預習,進行自主學習,特別是在語文學習方面,生成式AI有多種語言功能,可與AI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並分析所準備的內容是否需要調整?怎麼調整?等等,從互動的過程中不斷地練習,幫助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方面的運用雖然較少討論,比較多是關注AI是否取代教師的工作。事實上,現有越來越多教師已運用生成式AI,來準備課前教材與預擬測驗評量,也得到不錯的效果。像是前面提到的個別需求,因為學習能力有不同程度,透過AI可以幫助教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適性提供不同的教材、評量需求。甚至未來連批改作業方面,也可能研發AI相關工具來協助,教師將可挪出更多時間用在個別學生的輔導。
如同網際網路的使用一樣,過度依賴使用可能容易成癮外,也會影響創造力的思考。AI能代替教師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卻不能取代教師,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當AI技術不斷進步,它將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培養教師與學生善用這項工具,將是未來教育的課題。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