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城之下》大結局,直到最後一刻還在反轉,內核是《白鹿原》的

2023-10-23 08:00 admin


10月22日晚間,電視劇《繁城之下》播出第12集的內容。這部電視劇正式大結局。該劇講了一個二十年前縱火案復仇的故事。大結局臨近的時候,觀衆們基本上已經猜到了各種真兇。當年縱火案的真兇,是陸直等人。而如今連環案的真兇,則是魏知縣。

不過,讓觀衆們沒有猜到的則是,魏知縣到底是二十年前的誰。大量觀衆的猜測是,魏知縣是當年的陸不憂。然而,大結局的劇情告知觀衆,陸不憂在當年已經被大火燒死了,如今的魏知縣,是怡紅院工作的那個小寶子。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而小寶子爲什么要替陸不憂復仇呢?因爲陸不憂對自己很仁義,沒有把自己當下人。大結局的內容當中,有一場非常有價值的戲份,陸直拿着非常好喫的糕點,送到小寶子嘴邊,然後又拿回來,繼而,又送過去,又拿回來,如此戲耍小寶子。這個鏡頭,沒有更多內容,但卻是這部電視劇當中非常有力量感的。

戲耍小寶子的時候,陸直其實也是陸家的一個下人,是陸遠暴的奴才罷了。這個故事咱們從源頭上看,便是非常荒誕的。陸遠暴是土匪出身,依靠截取的大量財富,而成爲了一個縣城當中的首富。土匪改行的陸遠暴,成爲員外。而他的秉性,依舊是土匪的。所以,他看陸直,就是一個奴才。

陸直雖然自認爲是“幹少爺”,但他終究知道自己的真相——就是奴才。這個時候,陸直接近小寶子,和小寶子成爲朋友,藏着更多的心機。越是奴才,越需要有一個地位比自己更低位的人,去彰顯自己的主子身份。所以,在陸直那裏,小寶子的定位其實是奴才的奴才,是可以戲耍的對象。

展开全文

越是奴才,越喜歡戲耍別人。這樣的事情,在古代的宮廷當中廣泛存在。這就是典型的太監思維。大清亡了之後,太監們沒有生存空間了。生理上的太監少之又少了,但心理上的太監,廣泛存在。所以,像陸直這樣的人,則是廣泛存在的——有心機,而無仁義。

陸不憂和陸直最大的不同便是,他有儒家的仁義,是真正的讀書人。那位問了,你們讀書人不要天天自吹自擂了,你們的仁義,有什么與衆不同呢?您看看,大結局的劇情當中,一個殺人,一個救人。殺人的,是陸直,他連自己的合作夥伴忠爺都殺。救人的,則是陸不憂,面對大火,他推开小寶子,讓自己葬身火海了。

這就是心機和仁義的不同。臧克家先生有幾句詩,非常有名: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陸直和陸不憂的區別,就在此處。陸直憑借自己的心機,看似是活到了最後,但這二十年當中,他和死去的人又有什么區別呢?陸不憂確實已經死掉了,但是,他的這種仁義,在小寶子那裏得到繼承了。因此,陸不憂的氣質,得到了仁義式的永存。

所以說,電視劇《繁城之下》最有價值的內容,還是講咱們傳統文化當中的仁義的。真正的仁義,必然可以战勝邪惡。當然,在小寶子和陸直“分道揚鑣”的戲份當中,喫糕點那處,妙就妙在了對於《白鹿原》當中鹿家少爺分糖給黑娃喫這一處的學習上。

在《白鹿原》當中,鹿家少爺拿到了冰糖,給窮人家的孩子黑娃喫。在被這么甜的東西震撼了之後,黑娃不再接受別人給的冰糖。這其實就是一個窮人孩子最爲典型的自尊心。說喫冰糖這事兒,估計很多當代的觀衆們無法感同身受。說喫肯德基吧。我估計,二十多年前,很多窮人孩子第一次喫肯德基,也是黑娃心態。

電視劇《繁城之下》當中,陸直拿好喫的糕點逗小寶子,實際上就是在窮人孩子的傷口上撒鹽了。這是造成小寶子與陸直“分道揚鑣”的根本性原因。越是窮苦的孩子,越不愿意別人拿自己的窮苦开涮。這是一種非常堅挺的自尊心。

所以,我看有些網絡帖子上說大學校園生活的,有家庭條件相對好一些的孩子,發現自己的舍友家庭條件不好,都是默默地幫助,不讓被幫助者發現。幫助別人,而不被別人發現,這才是最應該有的美德。咱們中國的仁義,其實也有這種美德的要求。

自己就是奴才,還要憑借自己的那么一丁點能耐,而繼續找奴才的,必然是陸直那樣的下場。多看看這樣的小說,這樣的電視劇,我們才會明白,應該如何助人爲樂,如何默默無聞。(文/馬慶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繁城之下》大結局,直到最後一刻還在反轉,內核是《白鹿原》的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354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