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式資本的坍塌
2023-08-08 08:28 道說區塊鏈
這幾天國內金融圈比較大的新聞是“X植系”的崩盤。
熟悉國內金融行業的讀者恐怕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這個財團,它和曾經的“X天系”等都是傳統金融界舉足輕重的財團。
這個財團之所以崩盤是因爲在越來越嚴厲的金融環境下它無法再兌付許諾給投資者的收益。 這裏面固然和這些年中央出台的政策有關,但我認爲更重要的還是因爲中國的金融環境开始向着規範化的方向在前進---盡管問題仍然很多、前路仍然艱險。
這個財團發展的模式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用高息吸納資金,然後通過資本市場牟利來兌付。
它怎么通過資本市場牟利的呢?一般來說通過三種方法:
第一就是在一級或者二級市場上進行一些傳媒在過去幾十年特別熱衷傳頌的那些“神祕”操作。
第二就是把錢借給那些一般難以從銀行得到貸款的企業,然後再把那些“借據”/債務打包成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理財產品賣給普通投資者---即轉嫁了風險也從中牟利。
第三就是進行一些風險更高的操作。
每當我看到這些操作,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把它們和DeFi相比。相比起DeFi層出不窮的攻擊和事故,這些傳統金融產品看上去似乎“安全”得多。可如果把這些傳統金融產品的真相全部像DeFi那樣搬到鏈上,恐怕它們的產品沒人會买,根本不會淪落到今天等到暴雷、無法收拾才被迫曝光。
學生時代的我曾經非常好奇這些大資本掌門人的各種“神通”。後來隨着閱歷的增長也逐漸了解了一些中外知名財團掌門人的發家史。但仔細了解後,其中真正讓我佩服的並不多。
尤其是國內的一些舊式的所謂大資本---他們靠的並不是對趨勢的前瞻理解和對事物的顛覆性判斷,而是靠着精於世故、人情往來和利用特殊手段獲得的信息不對稱。
這和海外一些頂級知名風投的風格相比完全是南轅北轍。
我並不是說海外的頂級風投就沒有暗箱操作,而是說在海外成熟、完善的市場體系下,對商業的判斷和理解是投資的基本前提和素養並且是投資決策的根本。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資本。
在他們辦公室的左邊牆上掛滿了各種招牌---從招牌的名稱上就能看出他們和各種關系的深厚連結。
在他們辦公室的右邊牆上掛滿了投資的各個項目---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明星企業都赫然在列。我當時默認地以爲這個資本是在天使輪或者種子輪就投資了這些企業,然而後來才了解到他們是在快接近上市的時候已經有了無數大資本大財團背書的情況下才投的這些企業。
這就好比一個鼎鼎大名的加密風投站在我面前誇着口說他的投資經歷很傳奇。於是我想當然地以爲他是在比特幣1美元時就極具膽識的認爲它未來會顛覆世界而大膽地买入了,但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在比特幣達到2萬美元連華爾街資本都看懂的情況下才买入的。
那種失望劈頭蓋臉地襲來。
不過,對不少普通投資者乃至一些富裕階層而言,這些舊式資本仍然還是他們非常信任的機構。
在這次“X植系”的崩塌中,受損的投資者高達15萬人,其中最少的損失在300萬,最高的損失了50億。
足見在過往的歷史中,這個機構在一般富裕階層的影響力和聲望有多大。
不過,我對這些所謂的大機構、大財團一向都是持謹慎態度的。
從過往我在文章裏分享的一些事件以及這次這個機構的崩塌中,我們都可以看出不少資本根本沒有什么神祕和值得我們“好奇”的地方。
另外,這個機構這次的崩塌更讓我堅信我過往曾經表達過的一個觀點:
我們有兩樣東西不能交給別人管理的,只能自己負責:一個是我們的健康,另一個是我們的資金。
第一點估計認同的人不少。
但第二點估計很多人還是會固執的以“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而理所當然地認爲投資理財這個事這些大資本、大機構會更專業一些---其實,我們早該破除這個迷思了。
投資理財本就應該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份終生職業和終生責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舊式資本的坍塌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7256.html
相關閱讀:
- 1100萬美元持倉曝光 密歇根州養老基金大舉投資以太坊ETF 2024-11-05
- OpenAI強勢出擊!將ChatGPT轉變爲搜索引擎,並斥資50億开發定制版AI芯片 2024-11-05
- 機構進場了?Memecoin能否在Q4繼續撐起主場 2024-11-05
- 特朗普和哈裏斯向战場州發起最後衝刺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2024-11-05
- 爲什么說特朗普交易行情的敘事被誇大了? 2024-11-05
- 決定美帝命運的 竟然是一只松鼠 2024-11-05
- AI+Crypto 結合的機會 2024-11-05
- 硅谷2024最瘋狂投資:押注下一任美國總統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