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跨鏈橋战爭:Orbiter VS Layerswap 誰更好用?

2023-07-16 13:00 Biteye


作者:Biteye 核心貢獻者 Crush

在鏈上生態如此豐富的當下,跨鏈橋已經成爲了整個生態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盡管跨鏈橋被盜的新聞頻頻出現,但其仍然給用戶的資產轉移提供了便利。

隨着 Arbitrum、Optimism 等以太坊二層網絡的發展,一些專注於 L2 之間資產轉移的跨鏈橋也逐漸嶄露頭角。今天這篇文章,就要給大家介紹兩個非常實用的跨鏈橋——Orbiter 和Layerswap。

通過對這兩個跨鏈橋的原理、操作以及一些細節方面的介紹,以小見大,幫助大家了解當前二層跨鏈橋的現狀,也方便自己在跨鏈時做出最優的選擇。

01、爲什么選擇 Layerswap 和 Orbiter

可能會有讀者疑惑,目前市面上那么多跨鏈橋,爲什么別的不提,單單將這兩位拎出來進行介紹呢?這其中另有深意,且聽我細細道來。

官方背書

首先,跨鏈橋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說是安全性,應該沒有人反對吧!作爲一個資產轉移工具,就如同古代押送貨物的鏢師,安全自然是重中之重。再加上我开頭提到的跨鏈橋各種被盜,一個不安全的跨鏈橋,就算他倒貼手續費,也絕對不會有用戶愿意使用的。

打开 zkSync 和 Starknet 的官網,可以清楚地看見這兩個跨鏈橋,都在官方推薦的靠前位置,有了官方的背書,可信度自然是上來了。

空投預期

作爲 Web3 用戶,空投是萬萬不可錯過的獎勵。而在所有的空投中,公鏈的空投通常是最大方,且覆蓋面最廣的。目前最值得期待的兩個公鏈空投,應該就是 zkSync 和 Starknet 了。

如果你想獲得這兩條鏈的空投,勢必就要體驗他們的生態,而 Orbiter 和 Layerswap 都是早早布局這兩條鏈,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從其它鏈轉移資產到 zkSync 和 Starknet。

此外,這兩個項目本身也都從未進行空投,如果用戶在體驗新鏈使用優先使用它們,那么可以實現一魚多喫的效果,獲得公鏈和跨鏈橋兩份空投。

02、原理與操作

原理介紹

1.Orbiter

作爲用戶,我們雖然不用完全了解跨鏈橋運轉的每一步,但是基本的原理還是可以學習一下,畢竟涉及的是我們自己資金的安全性,了解過後,用起來也更放心。

Orbiter 在進行跨鏈時,存在 Sender(發送者)和 Maker(做市商)兩個角色。做市商在爲跨鏈發起者提供服務之前,需要先在 Orbiter 的做市商保證金合約中存入超額保證金,並在 Maker address 裏面存入 Liquidity 資金,以保證 Sender 的資金可以正常地跨鏈。

假設現在我們有一筆 0.1ETH 的資金,要從 Arbitrum 轉移到 zkSync,正常的流程是 Sender 在 Arbitrum 上將資金發送給 Maker,Maker 需要知道目標網絡,也就是這筆資金要跨到哪條鏈上,以及資金的數量和類型。

確認無誤後,Maker 就會在目標網絡,這裏就是 zkSync 上發送給你的錢包一筆資產,這樣整個跨鏈過程就完成了。

目標網絡是使用一個叫做 Identification Code(識別碼)的東西來進行區分的,這個識別碼在跨鏈時會被添加在轉账金額的後四位,通過檢查該識別碼,Maker 可以確認目標鏈。

Maker 在整個跨鏈過程中就相當於是一個資金的中轉站。在這個過程中,如果 Maker 沒有將 Sender 的資產成功發送,那么 Sender 可以依據交易批准界面提供的識別碼等信息向做市商保證金合約(MDC)發起仲裁請求,獲得超額補償。

2.Layerswap

Layerswap 並沒有在自己的用戶手冊中披露太多關於技術原理方面的東西,但是從其早期的跨鏈風格來看,Layerswap 還是和上面的 Orbiter 有所不同。

Layerswap 誕生的初期,二層網絡還沒有成熟,很多用戶想要體驗 Arbitrum、Optimism 這些二層,只能先從交易所提現資金到 ETH 主網,再從主網使用官方跨鏈橋,把資產跨鏈到二層。

而 Layerswap 當時推出了一個 Bransfer 的工具,並在各大交易所注冊自己的账號。用戶如果需要進行將 ETH 跨鏈到二層網絡,只需要將資產轉移給 Layerswap 的交易所账號裏,接着他們會在二層網絡發送一筆資金給你的目標地址。

由於交易所內部轉账免手續費,你需要支付的幾乎只有二層轉账的費用,外加 Layerswap 自己收取的一些費用,可以說是非常便宜了。

而內部轉账如何確認呢?這裏就用到了 Bransfer,用戶需要在交易所申請一個只讀 API,Layerswap 拿到了你的 API,就可以讀取你的轉账數據了。

隨着二層的發展,大部分交易所已經支持 Arbitrum 和 Optimism 的充提了,就連還未發幣的 zkSync 和 Starknet 也都陸續被支持。

一旦交易所支持這些二層了,那 Layerswap 似乎就失去了它的優勢,因此在最新的 v2 版本中,Layerswap 將 Bransfer 進行了遷移,成爲了一個內置功能,用戶無需再注冊 Bransfer。

此外,由於二者的合並,其交易歷史也進行了統一,用戶可以直接在 Layerswap 上進行查看。

從 Layerswap 的發家史來看,結合當前的跨鏈資金限制,我們可以猜測其大概率還是使用的還是自己的資金來幫助用戶進行跨鏈,從而賺錢手續費。

實際操作

1. Orbiter

https://orbiter.finance

這裏我以 Arbitrum 跨鏈到 zkSync Era 進行演示。首先我們打开 Orbiter 的網站,這裏直接使用 V2 版本,可跨鏈的代幣會更多。

如圖所示,界面非常簡潔,直接選擇好對應的鏈、代幣,並填入數量即可。底部會顯示幫你節省了多少 GAS 費以及時間,如果你想看到實際費用,將鼠標指針放在問號上面就會顯示官方跨鏈橋的費用,以及使用 Orbiter 的費用。

如果想要查看自己跨鏈的歷史,可以在右上角的 History 查看。除了跨鏈的功能,orbiter 還推出了一個 L2 的數據看板,點擊左上角的 L2 Data,就可以看到二層整體的交易數據以及各個項目單獨的數據。

2. Layerswap

https://layerswap.io/app

打开 Layerswap 的官網,因爲它支持交易所直接跨鏈,這裏我們嘗試從 OKX 跨鏈 ETH 到 zkSync Era。

選好 OKX 和 zkSync Era 之後,輸入要跨鏈的金額,這裏代幣種類無法更改,只有 ETH 可以選,而且限制最大 1 ETH。

右上角有客服按鈕,如果跨鏈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聯系他們,“Transfer”那裏也可以看到歷史記錄。

底部會顯示你將收到的代幣數量,這裏顯示我會收到 0.99802 個 ETH。包括 0.001198 ETH 的 Layerswap Fee 以及 0.01 的 Exchange Fee。

收款地址這裏,既可以填寫與發送地址相同的地址,也可以自定義一個其它地址,比較方便。

點擊“Swap Now”之後,會進入轉账界面,你需要在 OKX 裏面提現 1 個 ETH,發送到它提供給你的收款地址。這裏發送的公鏈是可以選擇的,默認是 Arbitrum,節省手續費。

當你完成了交易所提現到該地址的操作後,這個界面會自動檢測到資金到账,接着會把這筆資金轉移到你 zkSync Era 的地址上。

03、細節對比

支持的公鏈數量

從支持的公鏈數量上來看,Layerswap 比 Obiter 多出了兩個,分別是 Solana 和 Avalanche,且單獨支持交易所提現跨鏈。

但是數量多不代表更好,Solana 這條公鏈在 FTX 崩盤之後,已經遠不如從前那般活躍。Avalanche 整個生態似乎也沒有什么特別亮眼的項目,整體的活躍度也比較一般。因此Orbiter 缺失了這兩條鏈的支持,問題也不是很大。

跨鏈速度

在跨鏈速度方面,我們從任意鏈跨到 zkSync Era。

Orbiter 的時間基本都在 30 秒左右,其中主網速度稍慢,可能要45秒,如果主網較卡時,可能還要更久。最快的是 BSC 網絡,跨鏈到 zkSync Era 只需要 15秒。

Layerswap 跨鏈速度普遍都稍慢,基本都在2分鐘左右。其中 polygon 跨鏈到 zkSync Era 的速度最慢,超過 1 個小時。

因此在跨鏈速度方面,Orbiter 還是完勝 Layerswap 的。

跨鏈費用

Orbiter 大部分二層之間的跨鏈費用在 2U~4U 之間,通常都是固定的,少數跨鏈費用是隨着跨鏈金額的增加而增加的,例如將 ETH 從 zkSync Era 跨鏈回 Arbitrum 就是這樣。

當跨鏈金額爲 0.01 ETH 時,費用爲 2.47 U。

當我們試圖把跨鏈金額提高到 1ETH 時,跨鏈手續費立刻水漲船高,來到了 4.43U。

而二層跨到主網的費用就高了,14U 手續費起步,跨鏈金額越大,手續費也是越高,最高可以到 20U,再高就沒有了,因爲 Orbiter 的 Maker 對跨到主網的資金做了限制,最大只有 10E。

Layerswap 二層之間跨鏈的費用基本都在 0.0016E 左右,也就是3U。不管跨鏈資金怎么變化,手續費仍然比較穩定。

當我們嘗試把資金從二層跨到以太坊主網時,手續費竟然比二層之間互轉還便宜。整體體驗下來可以發現,Layerswap 的跨鏈費用還是比較穩定的,就像交易所的提幣費用那樣穩定。

對比下來,在跨鏈費用方面,Layerswap 似乎還略勝一籌。

除了直接在跨鏈橋上直接查看跨鏈費用,使用 Chaineye 也可以進行跨鏈費用查詢。

https://chaineye.tools/bridge

打开工具後輸入跨鏈的相關信息,一鍵就可以查詢各個跨鏈橋的費用。

工具默認會按照手續費由低到高進行排名,可以將右上角的“cheapest”改成“fastest”。這樣就會顯示速度最快的鏈。

(按照速度從快到慢排序)

安全性

從上面提到的原理來看,Orbiter 通過白名單機制讓多個有資金的做市商爲用戶在各鏈提供跨鏈的流動性,同時通過保證金與仲裁機制避免了做市商收到資金後的不作爲風險,來保障用戶的資金安全。

相比於 Layerswap 單一實體提供流動性,前者在保證用戶資金安全似乎考慮得更爲全面。

04、總結

通常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使用下面的策略來完成日常跨鏈:

1. 當跨鏈資金不大時,優先使用 Layerswap,它的手續費較低,但是速度稍微慢一點;

2. 當跨鏈資金較大時,優先使用 Orbiter,Orbiter 的流動性顯然更充足,可以滿足更大資金的跨鏈需求,而 Layerswap 有着 1ETH 的限制;

3. 當需要從二層跨鏈到主網時,優先使用 Layerswap,二層到主網的費用還是 Layerswap 最便宜;

4. 資金在交易所,想要直接跨鏈到目標鏈的用戶,優先選擇 Layerswap,畢竟只有它支持交易所;

5. 對時間和安全比較在意,但不在乎手續費的用戶,可以優先選擇 Orbiter。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Layer2跨鏈橋战爭:Orbiter VS Layerswap 誰更好用?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97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