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奪冠,誓死不忘!國慶檔第一槍響了

2024-10-04 08:01 admin


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國慶檔第一槍,夠穩。

上映四天,票房直衝5億,全網自來水安利。

很多觀衆表示: 作爲一個中國人,此時的愛國情懷達到了頂峰,哭到眼睛都發痛了。

超出預期。

很多觀衆的第一選擇,不會有錯——

陳凱歌《志愿軍》系列三部曲的第二部——

關於“抗美援朝”的故事。

如果說上一部是在鋪墊,全景式展現战爭的背景,突出“爲什么打”、“怎么打”,這一部終於开始玩真的了。

一場生死之战的實況。

電影聚焦在這一“偉大的勝利”——

面對不可能會贏的战爭,我們如何能打贏?

不能忘

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初中課本裏有這樣一篇文章——

《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是作家魏巍從朝鮮战場歸來後所著的報告文學,以此熱情謳歌志愿軍的英雄事跡。

文中的故事,就來自於第一部中的松骨峰战鬥

展开全文

中國人民志愿軍38軍112師335團,以百人之力,誓死阻擋美軍的重火力,在這場空前慘烈的阻擊战中,最終战鬥後僅剩7人。

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美軍五次衝鋒,志愿軍陣地被燒成火海,但战士們卻全無退縮,“3連是打不垮燒不爛的!”

電影中的孫醒(陳飛宇 飾),就是這場战鬥中的副連長。

在第二部中的他,因爲战爭患上了應激失憶症,只能記住碎片化的畫面,當他再次經過松骨峰時,他的耳邊仿佛還回蕩着战士們的呼嘯聲。

但當初硝煙彌漫血肉模糊的战場,早已經變成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唯有幾塊破碎的兵器依稀能辨出战爭的痕跡。

那時還是大雪紛飛的冬天,轉眼間已到光着膀子的夏日。

恢復記憶的孫醒,卻始終不能忘記那場战爭的慘烈,他大聲喊出自己所在軍隊番號,一瞬間所有战士都不禁爲這幸存的夥伴歡呼。

從松骨峰战爭到第二部的鐵原阻擊战。

战爭不斷在升級,战局也有了新變化,這場战爭比我們想象中還要殘酷,它有太多的不可能,卻以血肉之軀變成了可能。

電影中印象最深刻的兩個細節。

一是在華語战爭片中,幾乎從未展現過的“軍工”體現。

軍工專家吳本正(朱亞文 飾),他向战士們詢問仿制武器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個年輕的战士表示擲彈筒投不准,但現在可以克服了。

战士說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方法——抵近投彈。

且不說靠近敵軍更容易被流彈打中,在投彈後的半徑距離內也很難逃跑,但战士們卻別無選擇,在缺乏彈藥和實練的情況下,他們唯有以命相搏。

年輕战士的班長就因此喪命,他舉起投擲彈炸了敵軍的坦克,也炸死了自己。

而當同樣的處境再次發生,在那一刻,他也在用生命踐行已故班長的使命。

二是中國人民志愿軍的犧牲精神,誓死不退。

李想(朱一龍 飾)帶領的188師全部战士,他們在面對強大的聯合國軍時沒有半分膽怯,坦克、炮彈,战友們接連倒下,繼續守在這裏等同於死,但战士們卻始終堅持——

“我們一步也不會再退了”。

槍林彈雨,血肉模糊,但中國人民志愿軍卻依然在前衝。

他們是战場上最可愛的人。

記憶中課本上的故事,此時終於有了具象化的一幕。

民之小家

比起殘酷的战爭場面,战爭背後“人”的故事更打動人心。

電影中有這樣一家三口。

开場就是一幅溫馨場面,兒子打仗光榮返鄉,父親激動接他回家,妹妹在开心包餃子,抗战勝利,舉國歡慶。

但這幸福的團聚轉瞬即逝,战爭需要他們,抗美援朝的軍令一下,他們義不容辭衝鋒上陣。

下一次再見,已在前线。

父親不是父親,現在是63軍189師的首長李默尹(辛柏青 飾),兒子不是兒子,成長爲63軍188師的營教導員 李想,女兒也不是女兒,自動請纓來到朝鮮成爲對接聯合國的廣播翻譯官 李曉(張子楓 飾)

在战壕中一次匆忙的團聚,他們格外珍惜,因爲無法預判這會不會是最後一面。

一家三口,都已經做好了在朝鮮战場犧牲的准備。

在陳凱歌的電影中,特別擅長使用道具作爲情感的關聯。

《志愿軍:存亡之战》中,也設計了很多這樣的細節。

比如, 一把鑰匙

第一部,李曉在聯合國時就把鑰匙掛在繩上,不管去哪都隨身攜帶,家人時刻在心中。

到了第二部,李默尹在離家時也會帶走家中的鑰匙,這是情感寄托的所在。

還有, 一顆糖

李默尹轉交給李想的一顆糖,他時刻帶在身邊,不僅連接起了久別重逢的兄妹,也讓上陣殺敵的父子有了短暫重聚。

從國內帶來的這顆糖,也是他們對於回家的期盼。

這場战爭與之前的战爭不同,雖然同是爲了國家而战,但抗美援朝卻要背井離鄉遠赴朝鮮,打勝仗回家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奢望。

電影中有這樣一幕。

在战士們趁雨夜等待突襲時,聞到雨裏泥土的味道,這味道像是家一樣,河南種大豆,江西種芝麻,在這一刻,所有战士對家鄉的想念到達了頂峰。

當李曉在廣播中唱起《黃河大合唱》時,天南地北的战士此時都被鼓舞,他們高呼着自己的家鄉,衝鋒在战鬥的第一线。

《志愿軍:存亡之战》不僅是一部宏大的战爭片,還有詩意又浪漫的人性光輝。

在战爭中融入細膩的親情,這也是導演陳凱歌的細節之處,每個鮮活的角色,通過一個道具、一句台詞,就讓觀衆產生共鳴,對战爭有了更深的感觸。

電影在告訴我們,當年無懼生死的战士,他們只是中國無數個普通的人,但是歷史賦予他們責任和使命,爲了家人,爲了後人,義無反顧的衝上前线。

每一個“小我”組成了家,因爲保家所以衛國。

國之大家

先有國才有家。

這是《志愿軍:雄兵出擊》的故事背景,“抗美援朝”爲何不得不战——

只有打贏,中國人才能生存下去。

但這過程卻是一部战爭血淚史。

到第二部,電影走向新階段,主要聚焦在战爭——

第五次战役後期,鐵原阻擊战。

鐵原是朝鮮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志愿軍的後勤補給中心和集結休整地區,一旦失守,志愿軍的補給线將被切斷,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然而,敵軍卻在得知志愿者後勤補給不足的劣勢後,突然發起襲擊,我軍只能被迫战鬥。

這場战役至關重要,起着決定性的因素,被稱之爲“存亡之战”。

於是,第63軍受命進駐鐵原战場,建立起穩定防线。

但這幾乎不可能。

首先,體力支撐不住,63軍自入朝以來幾乎沒有休整,當時更是剛結束持續一個月的作战,在這樣的狀態下,他們要正面對抗“聯合國軍”的4個師,等於羊入虎口。

其次,雙方軍力懸殊,敵軍全部都是重武器,而我軍所使用的都是質量不佳的仿造品,根本抵擋不住這樣的攻勢,導致死傷無數。

再者,兵力兩倍之差,我軍只有2.5萬战士,很多战士實訓經驗尚淺,卻要打贏敵軍5萬人,還有傘兵、炮兵等精兵。

這是一場不可能勝的战役,但我們卻別無選擇——

只有死守。

一是精妙战術,以智破敵。

幕後就能看出花了大功夫,導演陳凱歌表示,光看歷史素材都覺得驚心動魄,战士們爭分奪秒能建造战壕,從源頭上阻擋敵軍的重武器無法使用。

想要做到以少勝多,不能單靠蠻力肉搏,還要有足夠的作战策略,軍隊內現有的裝備都物盡其用,最大化發揮出能量,給予敵軍一重擊。

二是犧牲精神,視死如歸。

每個战士都做好了不勝利不回家的准備,他們用血肉之軀來阻擋住敵軍的入侵,不怕死所以無所畏懼,勇敢向前,即使敵人的炮火衝擊而來,他們依然堅守於此。

因爲他們爲國而战。

“每個人就像一顆釘子一樣,狠狠地釘在自己的陣地上。”

在電影背後,很多人不理解陳凱歌爲什么要拍《志愿軍》?

但在十點君看來,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生於1952年的陳凱歌,本就成長於那個此生不能忘懷的時代,這或許就是那個年代脫不掉的精神文化烙印。

在幕後記錄中,陳凱歌也在聲音哽咽的認真表達:“不能忘”。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在電影中,有這樣一個角色“楊三弟”。

他是一名战損記錄員,拿着相機拍下每個战士的遺體照片,在本上寫下每個死去战士的資料信息,他在做的就是讓每個犧牲的战士都不被遺忘。

而導演陳凱歌也像是這樣一名記錄者,他將那段歷史重新展現在我們面前,告訴我們先烈們的英勇付出永遠有人記得。

這或許就是《志愿軍》的意義,因爲每一個英雄都應該被記住,這段歷史也該被銘記。

“他們回不來了,但我們不會忘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票房奪冠,誓死不忘!國慶檔第一槍響了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245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