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健脾養胃食療方

2024-09-28 08:01 admin


舌尖上的中醫藥

藥食同源,我國歷代醫家都十分重視“食療”觀念,主張“藥療”不如“食療”。食療又稱食治,是以食物和藥物爲原料,經過烹飪,加工出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飪經驗相結合的產物。食療並不是食物與藥物的簡單加工合成,而是在中醫陰陽、虛實等辨證理論指導下,由藥材、食材和調料三者精制出的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的食物。

我國古代人民很早就認識到,食療不僅能提供人體生長發育和健康生活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而且具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我國第一部醫學理論專著《黃帝內經》,就高度評價了食療養生的作用。此後,在《備急千金要方》《食療本草》《本草綱目》等歷代醫學著作中,都記載了食療的方法。近代醫學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曾指出,食物“患者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可見,食療養生歷來受到醫家重視,成爲中國人防病治病的一種常見方式。

在節奏日益加快的現代社會,人們爲了生活而忙碌奔波,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調養身體。食療以其注重食物的搭配和做法,讓人們通過日常飲食就可達到保養身體的目的,省去了求醫問診的麻煩。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都有毒副作用,長期服用還會產生依賴性。而食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無毒副作用,它取藥物之性,用食物之味,對於無病之人,可達到保健、強身的作用;對於患病之人,既能調養身體,增強體質,又能發揮藥物療效,達到輔助治病的作用。此外,食療所用的大部分原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不僅不會產生毒副作用,而且價格低廉,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便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

脾位於中焦,腹腔上部,在膈之下。中醫認爲,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關系到人體的健康,以及生命的存亡。如果脾胃氣機受阻,運化失常,那么五髒六腑就無以充養,精氣神就會日漸衰弱。所以,中醫認爲養生要以固護脾胃爲主,養脾要和養胃結合起來。健脾益胃藥膳常用的藥材和食材有:山藥、白術、黨參、黃芪、黃豆、薏苡仁等。

推薦膳食:

●玉竹沙參鯽魚湯

展开全文

食材

玉竹15克、沙參10克、麥門冬10克、鯽魚1條、冬瓜100克、胡椒粉適量、鹽適量、生姜適量。

制作過程

1.鯽魚去內髒洗淨;冬瓜去皮洗淨,切片,玉竹、麥門冬、沙參洗淨。

2.起油鍋,蔥、姜熗香,下入冬瓜炒至斷生。

3.倒入水,下入鯽魚、玉竹、沙參、麥門冬煮至熟,調入鹽、胡椒粉即可。

功能效用

本品生津止渴、清熱利水、降血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均可食用。

●山藥豬肚湯

食材

豬肚500克、山藥100克、紅棗8顆、鹽5克、味精適量。

制作過程

1.將豬肚翻轉,先用清水衝洗,再用花生油、生粉反復搓擦,直至黏液和異味去除幹淨;再切成1釐米寬的條。

2.將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泡入冷水備用。

3.熱鍋涼油,下豬肚稍微翻炒一下,與紅棗一起放入砂煲內;煲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2小時;出鍋前20分鐘下入山藥,加入鹽和味精調味即可。

功能效用

山藥、豬肚均可健脾益氣,對脾虛腹瀉、食欲不振、面色萎黃等患者均有療效。

●陳皮滷牛肉

食材

鮮牛肉300克、陳皮20克、生姜適量、白糖適量、鹽3克、醬油5毫升。

制作過程

1.將鮮牛肉除去牛油和筋膜,用清水洗淨,切成大塊;陳皮泡發切成小塊。

2.將切好的牛肉放入沸水中氽燙。

3.鍋中加油燒熱,下入牛肉炒香後,放入水、姜片和一勺料酒,用慢火煮1.5小時左右,至牛肉酥軟;然後加入醬油、白糖、鹽、陳皮,繼續煮0.5小時左右,使牛肉入味。煮完之後撈起晾涼,切薄片即可食用。

功能效用

牛肉可補氣血、暖脾胃、長肌肉,是上等的冬季滋補食物;陳皮可除腹脹、助消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藥膳——健脾養胃食療方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207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