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九江美食之六十三 -- 湧泉老母雞油面

2024-09-19 08:01 admin


舌尖上九江美食之六十三 -- 湧泉老母雞油面

文:桂孝樹

每年冬天農闲季節,在九江市柴桑區湧泉鄉下,那是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家家戶戶都忙着做油面,這種純手工制作的油面,細如遊絲,仿佛是用歲月的絲线精心編織而成。它具有爽而不膩,滑而不糊、口感不粘,易於消化等特點,這使得它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過年的時候,人們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當地這一道名菜 —— 油面老母雞。這道菜選用的是天然放養土雞,這些土雞在廣闊的田野間自由生長,它們的肉質緊實而鮮美。再加以香菇、黃花菜等輔料熬制,把手工制作的油面作爲主食加入其中,就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美味。面條吸收了雞湯的香醇,雞湯因爲面條而減少了油膩感,美味鮮香直觀可見,面條入口即化、雞湯醇而不膩。

一、忘不了的傳奇之說

湧泉油面和老母雞是一道充滿故事與情感的美食。有關油面老母雞在當地還流傳着這樣獨特的習俗。在過去,要是有女兒定親,作爲新女婿第一次上丈母娘家時,禮節可是非常隆重的。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再窮的家庭都要備上一碗當地名產手工油面,三個雞蛋和一只系着紅线的雞腿。

展开全文

這背後有着耐人尋味的傳統觀念。據講面條、雞蛋都是可以喫的,那牽了根紅繩兒的雞腿子,可千萬不能喫,要留。喫了丈母娘就不高興,因爲這其中蕴含着 “有喫有余,年年有發” 的美好寓意。當然做丈母娘的嘴上可不是這樣說叫人不要喫,相反的則是一個勁說 “好好喫,不要作禮”。那些不知當地習俗的女婿們,感覺丈母娘太客氣不喫完,有些不好意思,結果連系着紅线的雞腿兒也被喫進肚裏。

這其中還有着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其實做女婿的還不知道,這雞腿還是丈母娘從別人家借來的,把雞腿喫了,就得殺只老母雞賠給別人。過去這一帶很多人家裏都很窮,就連雞腿也是用木頭雕的,據說木雞腿是村裏有名的雷木匠師傅做的。雷木匠師傅手藝精湛,經過他精心刻雕,做出來的木雞腿個頭合適,不大不小,皮上還有點點的毛孔,就和真的雞腿子是一個模樣。想當年,誰家來了新女婿,就來借雞腿,穿上一根新紅繩兒。很多不明就裏的女婿們,有些差點把牙齒咬壞,這也成了當地廣爲流傳的笑話。

這些習俗和故事,不僅僅是一種趣味的談資,更是當地文化的一種獨特體現。它們反映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家庭觀念以及對待傳統習俗的態度。隨着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生活條件好了,那油面老母雞不再是喫不起的珍稀之物了,逢時過節,只要有親朋好友上門,無不用油面老母雞來待客。這種轉變,從側面反映出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湧泉油面的細膩之美

湧泉油面,那是一種如絲般細膩的存在,每一根油面都仿佛訴說着一個關於美食的傳奇故事。初見湧泉油面,它被整齊地碼放在案板上,細長的面條像是被歲月精心編織的线。每一根面條都泛着微微的油光,那油光不是油膩的厚重,而是一種潤澤的亮澤,仿佛是面粉經過千錘百煉後散發出來的生命之光。這油光背後,是制作油面過程中無數的細致工序和制作者的匠心獨運。

制作湧泉油面是一門藝術,一門需要耐心、技巧和對美食熱愛的藝術。精選的面粉是它的基礎,那面粉必須是來自肥沃土地上生長的優質小麥。這片土地的土壤肥沃,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孕育出的小麥顆粒飽滿,富含營養。當面粉與適量的水相遇,在一雙雙巧手的揉和下,面團开始有了生命。揉面的過程像是一場莊重的儀式,制作者需要掌握好力度和節奏,使面團達到恰到好處的柔軟與韌性。這個過程不僅僅是簡單的物理混合,更是面粉與水、與制作者的手之間的一種默契對話。

然後,經過反復的醒面,面團像是沉睡的精靈,在等待着被喚醒後的華麗變身。醒面的時間和環境都有着嚴格的要求,溫度和溼度的微小變化都可能影響到面團的品質。當面團被擀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時,油面的雛形才真正顯現。這一過程需要制作者具備精湛的刀工,每一刀都要切得均勻、細致,才能保證油面的細度和口感。

而油的加入則是點睛之筆。那油帶着獨特的香氣,緩緩地滲透進面條的每一個縫隙。傳統的油可能是取自自家壓榨的菜籽油,帶着田野間油菜花的芬芳。菜籽油的制作過程也是充滿傳統韻味的,從油菜花的種植、收獲,到壓榨出油,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着農民的辛勤勞動。油面在晾曬的過程中,微風輕拂,面條輕輕地搖曳着,像是在風中起舞的精靈。它們逐漸失去多余的水分,變得更加堅韌而富有彈性。

喫湧泉油面是一種享受,一種可以讓味蕾盡情舞蹈的享受。將油面放入沸水中,只需短暫的時間,面條就會變得柔軟而熟透。撈出的油面可以搭配各種配菜,創造出豐富多樣的口味。若是簡單的清湯油面,那清澈的湯底襯托出油面的原汁原味。湯裏可能會撒上些許蔥花,翠綠的蔥花在微黃的油面間跳躍,宛如翡翠點綴在金縷之上。再加上一勺豬油,那融化的豬油在湯面上散开一層淡淡的油花,香氣瞬間撲鼻而來。這簡單的組合,卻能帶來一種質樸而純粹的美味。

如果是炒油面,則又是另一番風味。將油面與鮮嫩的豆芽、肉絲、青菜一起炒制,油面吸收了配菜的鮮味,變得更加可口。豆芽的脆嫩、肉絲的醇厚、青菜的清新與油面的細膩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在舌尖上演奏着一曲美妙的交響樂。這種交響樂,是食材之間的和諧共鳴,是不同口感和味道的完美搭配。

三、老母雞的醇厚韻味

老母雞,那是湧泉鄉村裏最具代表性的食材之一,它就像一位默默奉獻的鄉村守護者,承載着豐富的鄉村文化內涵。一只老母雞,就像是一個移動的營養寶庫。它的羽毛或許不再鮮亮,但那結實的身體裏卻蕴含着無盡的力量。老母雞在農家小院裏踱步的身影,是鄉村生活的一道寧靜的風景线。它的每一步,都仿佛在丈量着鄉村生活的節奏,不急不緩,充滿了生活的韻味。

老母雞的養殖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它們在院子裏自由地覓食,啄食着地上的蟲子、谷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院子裏,老母雞就开始了一天的活動。它們咯咯咯的叫聲,喚醒了整個小院的生機。老母雞所喫的食物都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這種天然的飲食使得老母雞的肉質格外鮮美。它們在田野間、小院裏自由活動,鍛煉出了結實的肌肉,肉質富有彈性。

當老母雞成爲餐桌上的佳餚時,那是一場味覺的盛宴。燉煮老母雞是最常見的做法。將老母雞洗淨,放入大鍋中,加入足量的水。水慢慢地升溫,老母雞的肉开始釋放出它的精華。這時,加入姜片、蔥段等去腥提味的調料。隨着燉煮時間的增加,鍋中开始彌漫出濃濃的香味。那香味先是淡淡的,帶着雞肉的清新,慢慢地變得醇厚,充滿了整個廚房,甚至飄散到院子裏。這股香味就像一種無形的紐帶,將廚房與整個家庭連接起來,吸引着家人圍聚到餐桌旁。

燉煮數小時後的老母雞,肉已經變得極爲軟爛。雞肉可以輕易地從骨頭上分離下來。雞湯呈現出濃鬱的金黃色,那顏色就像是秋天的麥浪,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然後挑起一筷子湧泉油面,放入老母雞湯中。油面的細膩與雞湯的醇厚相互交融。油面吸收了雞湯的精華,變得更加美味,每一根面條都像是被注入了靈魂。

老母雞的肉與油面搭配着喫,雞肉的醇厚與油面的絲滑在舌尖上碰撞出獨特的火花。這種搭配,是口感與味道的雙重享受,是湧泉地區獨特的美食體驗。雞湯裏飽含着老母雞的營養,喝上一口,濃鬱的鮮味在口腔裏散开,順着喉嚨滑下,仿佛給身體注入了一股暖流。那滋味,不僅僅是一種味覺的滿足,更是一種對家的思念,對鄉村生活的懷念。

如果在雞湯裏加入一些香菇、木耳等食材,又會增添別樣的風味。香菇吸收了雞湯的鮮味,變得更加飽滿多汁,木耳的脆嫩與雞肉的軟爛形成鮮明的對比,豐富了口感。這種豐富的口感,就像一部情節豐富的小說,每一個元素都不可或缺,共同構建出一個充滿魅力的美食世界。

四、美食背後的人和故事

對於湧泉油面來說,制作它的手工藝人是這一美食的守護者。這些手工藝人可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湧泉地區的居民。他們從長輩那裏繼承了制作油面的手藝,並且一直堅守着。

在小小的作坊裏,他們每天重復着同樣的工序,卻從不厭倦。他們的雙手布滿了老繭,那是歲月與勞作的痕跡。這些手工藝人對油面的品質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們不愿意爲了追求產量而犧牲質量。他們深知,湧泉油面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當地的一張文化名片。每一根油面都承載着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對傳統手藝的尊重。他們在制作油面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在創造一種美食,更是在傳承一種文化。

而老母雞背後的故事,則與那些勤勞的農家婦女有關。在鄉村,婦女們負責飼養家禽家畜。她們每天精心照料着老母雞,從喂食到打掃雞舍,每一個環節都一絲不苟。她們看着老母雞從小雞仔慢慢長大,對這些老母雞有着特殊的感情。當要宰殺老母雞時,她們往往會有些不舍,但又知道這是爲了家人的營養和美食。這些農家婦女將對家人的愛融入到每一道用老母雞制作的菜餚中。她們的辛勤付出和細膩情感,是老母雞這一食材背後的溫暖底色。

老人們坐在古老的屋檐下,向晚輩們講述着湧泉油面老母雞的故事。他們講述着過去的艱苦歲月裏,這些食物是如何成爲人們果腹和滋補的佳品。他們的講述不僅僅是在傳承美食文化,更是在傳承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家庭的責任。這些老人就像一部活着的歷史書,他們的記憶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年輕一代能夠了解到這些美食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舌尖上九江美食之六十三 -- 湧泉老母雞油面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13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