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奶業實現全面振興
2024-08-15 20:10 admin
奶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也是助力健康中國建設不可或缺的基礎性產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明確奶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奶業實現全面振興,基本實現現代化。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對推動奶業發展作出安排。近年來,我國奶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我國奶業發展迅速優勢明顯
我國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成效如何?
劉長全(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奶業覆蓋飼草料種植、奶牛養殖以及乳制品加工、流通、銷售等多個環節,需一二三產業緊密銜接協調發展,是農業中產業鏈長、技術復雜的產業,因此也被認爲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
我國是奶業生產和消費大國,近年來出台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生產讓人民群衆滿意、放心的高品質產品,不斷提升奶業競爭力。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全面振興奶業”。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奶業實現全面振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奶源基地、產品加工、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夯實糧食生產能力基礎,保障糧、棉、油、糖、肉、奶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明確提升奶業競爭力、保障奶類供給安全的目標任務。在各項政策措施的推動下,奶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優質奶源基地建設不斷推進。在主產省份中,內蒙古着力推進奶源基地建設,提升標准化規模化養殖水平,开展“數字牧場”建設,加大奶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寧夏將奶業確定爲農業战略性主導產業,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着力推動奶牛良種繁育、標准化規模養殖和優質飼草基地建設;黑龍江、河北、山東等省份也都通過完善產業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提高政策支持等手段,打造全國優質奶源基地。2010年全年牛奶產量3570萬噸,2023年產量已增至4197萬噸。
奶牛養殖規模化、機械化與數字化水平大幅提高。2023年,全國存欄奶牛百頭以上規模化養殖比例增長到76%,荷斯坦奶牛平均單產增長至9.4噸。近年來,奶牛場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裝備和關鍵技術推廣應用加快,規模牧場99%以上配備全混合日糧攪拌車,100%實現機械化擠奶。根據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監測規模牧場的調查數據,2023年分別有83.7%和79.1%的牧場實現精准飼喂、產奶量自動記錄。
奶業質量安全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我國乳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較高水平。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100%,乳制品總體抽檢合格率99.87%;生鮮乳中乳脂肪含量平均值3.91g/100g,乳蛋白平均值3.28g/100g,達到較高水平;體細胞數平均值符合歐盟限量標准。可以說,主要營養和衛生指標都比肩奶業發達國家水平。
乳品消費結構日趨多元。2023年,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生鮮乳爲42.4千克,比上一年增長0.4千克。經過多年發展,奶類產品種類不斷豐富,除了液態奶還有奶粉、奶酪、黃油、奶油、煉乳等各類乳制品。我國乳品消費以液態奶爲主,近年來黃油、奶酪等幹乳制品消費快速增長,消費結構日趨多元,從“喝奶”向“喫奶”轉變的趨勢逐步顯現。
與國際上奶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發展奶業有着自己的優勢。一是超大規模市場和巨大消費增長潛力,爲奶業投資和機械化、數字化等發展提供保障,助力奶業高水平實現現代化。二是具備發展奶業的優良資源條件。內蒙古、寧夏等省份地處黃金奶源帶,其他主產省份也有良好的養殖環境和豐富的飼草料資源。三是有較爲完備的現代奶牛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國家和地方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圍繞奶業產業鏈各個重要環節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推動奶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產業技術升級。
未來,需以充分體現民生屬性爲根本落腳點,推動奶業振興。在消費端,通過增加平價優質產品的供給促進消費增長。乳品企業要創新生產更多滿足差異化需求、更符合國人消費習慣的產品,尤其要加強質優價廉乳制品的研發和供給,讓奶類消費真正成爲大多數人日常食物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端,強化奶牛養殖在奶業產業鏈中的基礎性地位,支持適度規模的家庭牧場,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另外,在優先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着力推動奶業生產模式轉變,包括促進種養結合、加強本地飼草料資源开發利用等。
國產奶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
爲保障乳品質量安全這一奶業“生命线”,我國採取了哪些舉措?
張養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近年來,我國出台多項政策措施,不斷強化奶業質量安全監管。《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奶業振興的若幹意見》等文件出台,對奶業的質量安全提出要求。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善液態奶標准,規範復原乳標識,促進鮮奶消費。各地各相關部門積極落實,不斷推進奶業高質量發展。
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升。我國從2009年开始實施全國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計劃,檢測指標包括乳脂肪、乳蛋白、雜質度、酸度、菌落總數、體細胞數和三聚氰胺等多項指標。嚴格落實生鮮乳收購站發證相關規定,全面執行《生鮮乳收購站標准化管理技術規範》,生鮮乳收購站的基礎設施、機械設備、質量檢測、操作規範、管理制度和衛生條件顯著提升。農業農村部啓用奶業監管平台,對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進行系統化、信息化管理,保障生鮮乳質量安全。2023年,我國奶業乳脂肪、乳蛋白的抽檢平均值分別爲3.91g/100g、3.28g/100g;三聚氰胺等重點監控違禁添加物抽檢合格率繼續保持在100%。同年,生鮮乳、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分別爲100%和99.87%,安全水平居食品行業前列。
標准體系不斷完善。對於生乳而言,國家標准規定的是生乳在污染物、真菌毒素、農獸藥殘留等安全指標以及營養指標、質量指標、健康指標等方面的底线標准。爲進一步提升奶業質量安全水平,相關部門逐步構建以安全標、綠色標、優質標、營養標爲梯次的奶業高質量發展標准體系。制定支撐國家標准質量安全指標的技術規範,發布《生牛乳質量安全生產控制技術規範》《生牛乳菌落總數控制技術規範》等,奠定安全基礎;制定《生牛乳質量分級》標准,將生乳分爲特優級、優級和合格級,促進優質優價。現行乳制品等相關標准有200多項,已涵蓋乳制品各個環節和領域,乳制品被列入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重點品種,抽檢項目覆蓋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所有項目。
奶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爲推動奶業振興,2016年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奶業質檢及風險評估中心等單位聯合組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以下簡稱“奶業聯盟”)。奶業聯盟在國際上率先开發制定乳鐵蛋白檢測方法標准,創建以酶類、活性蛋白和糠氨酸爲核心的牛奶品質三維評價方法,科學量化國產與進口乳制品的品質。啓動優質乳工程技術體系的研發與示範應用,2016年至今,申請加入實施優質乳工程的企業有70多家,截至2023年年底,已通過奶業聯盟優質乳工程驗收的企業有41家。創建《生乳用途分級技術規範》等多項團體標准,實現“優質牧場—優質原料奶—優質奶產品”的無縫銜接,優質乳工程示範企業主動加價收購優質原料奶,正向引導奶業利益分配,切實保護奶農利益。提出“優質奶產自本土奶”的理念,示範企業通過原料奶質量提升、分級利用和綠色低碳加工技術應用,使國產優質巴氏殺菌乳的乳鐵蛋白含量從2017年的10.4mg/kg提高到2023年的48.4mg/kg。國產奶從同質化競爭向提升內在品質轉變,與進口奶相比,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農業農村部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對國產巴氏殺菌奶與進口巴氏殺菌奶的市場隨機抽樣檢測結果顯示,在安全指標方面均符合國家安全標准,而在重要的活性營養因子乳鐵蛋白等含量上,國產奶顯著高於進口奶。
國產奶品質的提升,降低了消費者對進口奶產品的依賴度。根據《中國奶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報告(2024年)》,2023年我國進口大包粉、嬰幼兒配方奶粉、奶油同比減少25.0%、16.0%和8.6%。同期,共計出口各類乳制品5.8萬噸,同比增長30.7%。總的來說,國產奶不斷提升質量安全水平,通過實施優質乳工程引領創新發展並取得顯著成效,提升了核心競爭力,消費者信心得到增強,從而有效推動奶業持續健康發展。
技術創新助全鏈條優化
爲提升發展的技術支撐能力,我國奶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馬毅(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奶業是健康中國、強壯民族不可或缺的產業,也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近年來,我國奶業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大幅提升。根據《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4)》,2023年全國奶類產量4281.3萬噸,同比增長6.3%,生鮮乳抽檢合格率100%,乳蛋白含量平均值3.28g/100g,主要營養和衛生指標比肩奶業發達國家。奶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依賴優良品種的繁育,更離不开營養調控技術的創新與完善。乳制品加工技術的突破與升級,也爲市場提供了更加多樣化、高品質的產品選擇。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影響着整個奶業產業鏈,通過智能化、數據化手段,奶業實現從牧場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與優化,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高產奶牛的種質資源繁育,推動乳品產量和質量雙重提升。我國奶牛遺傳資源類型豐富,乳用品種、乳肉兼用品種等遺傳資源开發利用各具特色。奶牛種業加快構建“常規育種+現代生物技術育種+信息化育種”的創新技術體系,國家奶牛數據中心收集的奶牛育種表型數據量達9000余萬條,可用於遺傳評估的性能測定奶牛數量達233.8萬頭。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的荷斯坦牛126K基因組選擇育種芯片發布,一張全基因組育種芯片上均勻分布超12萬個基因位點,檢出率和檢測准確率均超99%,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標志着奶牛中高密度育種芯片自主設計开發取得重要突破。天津市農科院也自主研發了50K育種芯片。基因編輯技術和分子標記技術的推廣應用,能准確識別高產性能相關基因,並快速完成基因組編輯,極大推動了奶牛遺傳育種的發展進程。
精准飼養助力乳品產量提升。從奶牛的營養需求出發,建立不同生長和生產階段的營養需要模型,可最大化提高飼料效用,加快其生產效率。中國農業大學建立幼齡奶牛階段粗飼料的最優利用模式,對2周齡犢牛補飼優質粗飼料,可緩解腹瀉並減少死淘率。針對蛋白質與氨基酸營養的低蛋白日糧技術、脂肪酸營養相關飼料添加劑开發等,均通過飼料營養技術不斷推動奶業產量穩步提升。內蒙古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對奶牛規模化養殖存在的乳腺炎多發等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在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制劑,能使隱性乳腺炎下降45%,飼料利用率提高6.2%,產奶量提升4.5%。
新技術應用和創新推動乳制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近年來,我國奶業不斷推進乳制品相關技術創新。例如,牛奶小分子均質化工藝可使乳脂肪分子表面積增大4倍至6倍,在增加穩定性的同時還可提升乳品口感。內蒙古自治區乳酸菌與乳品發酵劑工程實驗室开發了微包膜高效保護的乳酸菌冷凍幹燥技術,解決了冷凍幹燥過程中菌體存活率低的技術難題。風味乳的創新與开發,不僅提高了乳制品的質量和風味,還增加了乳制品的功能性,提升了產業價值。液態奶中氯酸鹽、高氯酸鹽以及乳過氧化物酶等的先進檢測技術應用,爲優質巴氏殺菌乳的篩選提供了新手段。奶業龍頭企業也加強營養健康研究,持續提升乳制品深加工技術水平,以精准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與個性化需求。
數智化轉型促進奶業高質量發展。在當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數字化轉型已成爲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實現持續增長的關鍵途徑。特別是對於傳統的奶畜養殖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不僅是一場技術變革,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在奶業轉型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人工智能服務管理(AISM)場景工廠、乳制品智慧化實驗室建設研究與應用、伊起牛智慧牧業生態系統等數智化發展成果。從牧草種植、奶牛養殖到乳制品加工、儲存、運輸等全流程的數字化監管,不僅提高了奶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還通過數據分析和優化,提升了供應鏈的效率和響應速度。寧夏是國家高端奶牛繁育基地,也是高端乳制品生產基地,目前生鮮乳產量佔全國市場的10%左右,建成乳業“全數智化”工廠,可實現“三個一百”目標,即用100名員工,每年可生產出100萬噸液態奶,創造100億元產值。
我國奶業產量持續增長,規模牧場奶牛單產已超歐盟平均水平。展望未來,奶業正處於快速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時期,加速種質資源开發,發展新型飼料資源,建立先進的生產技術體系,完善全產業鏈數智化轉型,才能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
拓展乳制品消費改善居民健康
當前,我國奶業消費基本情況如何?需從哪些方面激發需求、促進消費增長?
唐振闖(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近年來,隨着多項利好政策出台,我國奶類產量不斷提升,消費量穩步增長。2017年至2023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折合生鮮乳由36.9千克增長至42.4千克。但當前奶業仍面臨消費需求不足的問題,從2022年开始,市場陷入低迷,人均乳制品消費量出現下降,2022年人均乳制品消費量42千克,比2021年減少0.6千克;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降低約10.6個百分點。促進消費增長,對穩定奶業意義重大,也是推動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乳制品中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維生素D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對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發揮着重要作用。與國際相比,我國居民乳制品消費量仍處於較低水平,人均年消費量約爲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亞洲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也未達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每人每天攝入乳制品300克至500克的推薦量。據國內乳品加工和貿易數據測算,2023年我國居民液態奶消費約佔78.1%。在奶酪消費方面,2022年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折原奶計)1千克,低於國際人均近20千克的消費水平。乳制品作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優質食品,在改善居民營養健康方面的作用有待提升,乳制品消費量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當前,影響我國乳制品消費量增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消費者對牛奶營養認知不足,乳制品沒有成爲生活剛需產品。《2023中國奶商指數報告》顯示,公衆奶商指數有所提升,但飲奶知識的普及、飲奶人數比例還遠沒有達到理想水平。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各年齡段人群雖飲奶量有所差異,但均低於推薦的攝入量。二是乳制品價格不斷上漲,成爲限制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乳制品市場價格上漲趨勢明顯,根據商務部監測數據,我國常溫奶平均零售價格從2010年的7.84元/升增長至2022年的12.98元/升。三是乳糖不耐症和飲食習慣對消費影響較大。有關研究顯示,我國乳糖酶不足人群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乳糖不耐受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廣大居民鮮奶消費需求的擴大。而且,當前乳制品消費主要以液態奶爲主,“喫奶”普及率還很低,幹乳制品中的奶酪、黃油的消費水平有待提高。
爲擴大乳制品消費,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採取了各種舉措。例如,編制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开展小康牛奶行動和奶酪推廣行動等。中國奶業協會推廣“學生飲用奶計劃”,已惠及3000多萬名學生。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完善液態奶標准,規範復原乳標識,促進鮮奶消費”作爲推動奶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提升乳制品消費需從以下方面着力。
一是加強科普宣傳,提高消費者對乳制品營養的認知水平。建議圍繞膳食健康和乳制品選擇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科學引導其增加乳制品消費。同時,可將“國民營養計劃”“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學生飲用奶計劃”等營養改善行動有機銜接,營造促進消費的良好氛圍。
二是優化產品結構,滿足不同收入群體乳制品消費需求。當前,我國乳制品消費水平在城鄉及城鄉內部不同人群之間存在差距。通過提升國產奶供給水平和競爭優勢,爲消費者提供營養更豐富、品質更穩定的新產品,不斷完善和優化產品結構,滿足不同收入群體乳制品消費需求。引導企業生產更多平價健康乳制品,使其成爲市場主流。大力推廣本地送奶到戶模式,讓生鮮乳進社區、進家庭。同時,加大生鮮農產品冷鏈建設力度,提高農村居民飲奶的便利性。
三是加快技術創新,擴大乳制品消費人群。強化低乳糖、無乳糖產品關鍵技術开發力度,鼓勵企業开發低乳糖、無乳糖產品,研發添加外源性乳糖酶的產品,滿足乳糖不耐受消費者的飲奶需求。此外,要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幹乳制品產業,讓奶酪等幹乳制品成爲消費者餐桌上的新選擇,從而提升居民乳制品攝入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促進奶業實現全面振興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8459.html
相關閱讀:
- 農業農村部舉辦人工智能專題報告會 2024-12-26
- 我國糧食生產邁上新台階的五大支撐 2024-12-26
- 水產種業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2024-12-26
- 農業農村部舉辦人工智能專題報告會 2024-12-26
- 疏勒縣开心果:鄉村振興金鑰匙 數智賦能產業興 2024-12-26
- 兩部委協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公示工作 2024-12-26
- 浙江杭州推出深化農村改革“136”行動 2024-12-26
- 新質生產力領跑陝西寶雞奶山羊產業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