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育不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2024-07-31 20:10 admin


作者:段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副主任、副教授)

當下,“美育”成爲社會熱詞。美育,即關於美的教育。它不同於單純的藝術技能教育,而是一種綜合性的美感教育,旨在通過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培養人對美的感知、欣賞、表達與創造能力。學校是美育的重要陣地。在鄉村,學校不僅承擔着孩子們的美育任務,還肩負着引領鄉村美育的重任。

由於城鄉教育的客觀差距,一些鄉村學校不具有城裏學校那樣的硬件條件,比如沒有音樂教室、畫室,缺少鋼琴等樂器以及畫架等繪畫工具,無法像城裏的學校那樣上音樂課、美術課。因此,有人認爲這樣的鄉村學校不具備开展美育的條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首先,美育並不等同於藝術教育;其次,無論藝術教育還是美育,方式都是多樣的,不存在固定模式。照搬照抄城裏學校的美育方式,既不可取也不可行。因此,筆者認爲,鄉村學校开展美育不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所謂“因地制宜”,即鄉村美育應該植根於鄉土,不必舍近求遠。一味地向城市看齊,不僅會丟掉自身特色,還會帶來焦慮。比如,從美術角度看,鄉村地區往往擁有獨特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民俗風情,這些都是孩子們在繪畫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農村地區的一花一草、一村一舍,還有相關節日、民俗,在孩子們的畫筆下,都可以展現出無限的審美意趣。在美育上因地制宜,鄉村學校的老師要鼓勵孩子們積極學習和傳承當地的民間藝術,如剪紙、泥塑、編織等,這不僅能夠豐富孩子們的藝術體驗,也有助於保護和傳承地方文化。

所謂“就地取材”,指美育工作要弱化對固定工具和材料的依賴,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利用簡單易得的鄉土材料進行教學。比如在美術課上,不一定非要使用畫筆進行創作,樹枝、植物葉子、石頭、泥巴、麥秸稈、廢舊紙箱等都是可以用來創作的材料。用這些材料創作的作品,雖然“土味”十足,但可以讓孩子們獲得更加豐富多元的藝術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樣做更有利於讓孩子們繞過“技術”的門檻兒而直達藝術表達的本真。

舉個小例子。2018年夏,筆者帶領一支志愿者團隊來到貴州丹寨縣雅灰鄉希望小學參加美育夏令營。我們用兩天時間走街串巷,了解當地布依族和苗族的文化、風物、民俗等,接着老師們帶着學生用快遞包裝紙箱做“古瓢琴”,用紙卷做“蘆笙”,用當地盛產的竹子做“鳥籠”藝術裝置……學生們就地取材,通過自己的雙手,將那些材料變成一件件富有藝術形式美感且有人文意趣的作品。我們團隊當時做了一項鄉村美育調研,93.2%的學生表示這種創作“很另類,但新鮮、有趣、好玩兒”,78%的學生家長非常認可這種“非正式”的藝術創作,認爲其“有助於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調研結果出人意料,它啓示我們鄉村美育完全可以通過因地制宜、拓展思路而創造更多可能性。

秉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則,既可以確保每個鄉村的孩子都有公平地接受美育的機會,又可以以美育浸潤鄉土,讓鄉土文化得到傳承。近日,筆者在第二屆鄉村兒童藝術嘉年華上觀看了“鄉村藝課”青少年創意設計(裝置)展,該展覽的全部作品都是鄉村學校的師生從鄉村文化資源中取材創作。其中,一件名爲《綺夢》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作品的創作者爲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風平鎮臘掌村中心小學的學生。這所學校平時开設特色傣族竹編課程,孩子們運用從民間竹編藝人那裏學到的編織技藝,並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作了這件作品。他們沒有想到這樣一件“土味”十足的作品登上了全國性的舞台,還獲得了業界專家的高度贊賞。孩子們通過這樣的創作,不僅激發了創意,接受了美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讓當地古老的民間工藝美術得到傳承和發展。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是湊合將就,而是一種“化平凡爲神奇”的教育智慧,也是一種爲了讓鄉村萬千兒童能夠公平接受美育而進行的積極探索。由於城鄉教育環境和教育條件存在很大差異,二者的美育方式應朝着適合自身的方向探索。城鄉美育方式不同,但不存在孰優孰劣。不同的美育方式,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相互促進,互爲補充,共同爲新時代美育事業貢獻力量。

《光明日報》(2024年07月31日13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鄉村美育不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70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