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XO 的獨特性能否催生新的生態模式?

2024-06-14 15:10 字節元 CKB


來源:字節元 CKB

6 月 10 日,RGB++ 協議作者、CELL Studio 創始人 Cipher,DotSwap 聯合創始人 Lin,Shell Finance 聯合創始人 Tim Xie,以及 TBC(Turingbitchain)的 CMO NIGO 做客 UTXO Stack 的推特 Space,暢聊 UTXO 模型能否催生比特幣生態新模式。

上一篇文字整理稿中,嘉賓們分享了 UTXO 模型和账戶模型在設計哲學、效率等方面的區別和優勢,以及如何在 UTXO 模型的基礎上實現智能合約能力。這篇文字整理稿將涵蓋基於 UTXO 模型开發項目的挑战、L2 解決方案、安全性、生態模式等話題。

需要注意的是,文字整理稿精簡了很多內容,想要更全面地了解這場 Space 的內容,建議直接收聽音頻回放:

https://x.com/utxostack/status/1799046046812942369

3、基於 UTXO 模型开發項目,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Cipher:前面我們講了 UTXO 模型的優勢,比如簡潔、並發、調試更方便等,但其實它的缺點也很明顯,比如說它的全局狀態會比較麻煩

以太坊账戶模型的全局狀態更新實際上是由礦工來做的,把交易加入區塊的同時,計算了全局狀態的更新。但是 UTXO 模型的全局狀態只能是在鏈外發交易的人更新完這個狀態,然後 commit 出去。這裏面就遇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某個 UTXO 保存了所謂的全局狀態,那似乎就代表在同一個區塊裏面只能有一個人去更新它。如果兩個人同時更新它的話,那就衝突了。

我們在實際的开發工作中,大量的工作會在這上面產生,就是我們需要一個鏈外的 Aggregator 把很多人對於全局狀態的訪問聚合起來,聚合成一個單一的結果,然後上鏈,區塊鏈只處理最終的那個狀態的遷移,這等於是账戶模型和 UTXO 模型相結合的思路。這實際上就是我們認爲最大的技術挑战了,它增加了很多的开發工作量。相對於账戶模型來講,除了常規的鏈上智能合約和鏈下訪問接口之外,你還要做一個鏈外的聚合操作和計算的接口,鏈外計算和鏈外聚合會帶來很多工作量。

當然,我們也有解決方案,我們嘗試在 L2 也把礦工也引進來,可能不一定叫礦工了,叫 L2 節點比較合適,它們同時承擔 Aggregator 的工作,當然這裏面也需要一部分的开發。

我們有一個兄弟項目叫 Khalani,他們有一個思路,他們用一種形式化語言來在這個 RISC-V 的 VM 上又搭了一層 VM,這個 VM 是處理剛才講的這個形式化語言的。那這個形式化語言能做什么事情呢?當你寫一個面向 UTXO 的智能合約的時候,它會自動地同時生成鏈外的 Aggregator 和 Generator,通過這種方式實現編寫一次代碼,生成多個處理器。這個思路其實也非常酷,當然他們也還沒有开發完成,這裏面技術難度挺大的。

Tim Xie:如果用個比喻的話,我覺得以太坊那邊其實是一個高度細分的流水线工廠,你想做任何事情,無論开發還是知識的獲取,都相對比較容易,生態也非常豐富,基建、中間件的支持和方案也都有。當你回到比特幣生態的時候,就像從工業社會回到農業社會,就像在福特开發出流水线之前,如果你生產汽車,可能你既要去造輪子,你還要去造制造輪子的這樣一個工具。比如說我們在做 Shell Finance 的時候,需要一個 oracle,需要用到 DLC,但市面上沒有可用的 DLC,我們只能自己去做,去跟別人合作一起开發。這就好比以太坊上的 MakerDAO 做穩定幣的時候需要一個 oracle,但市面上沒有 Chainlink,他們只能自己去做 Chainlink。

所以,從我的角度看,在比特幣生態开發最大的困難在於生態支持,以及基於 UTXO 开發的難度要比基於 EVM 开發的難度大很多。當然,這也是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一個生態的早期參與者就是要比後來者背負更多的壓力、解決更多的問題。

4、目前市場上有哪些基於 UTXO 模型的 L2 解決方案,它們如何解決比特幣的可擴展性問題?

Lin:如果嚴格按照我之前講的判斷標准,那一個都沒有,因爲它們的交易都沒有發在 L1 上面。換句話說,在比特幣一層上面,我們還可以有一些疊加層,這些疊加層去執行一些新的規則,這些新的規則只在疊加層生效,不在一層上面生效,但同時這些疊加層又享有一層的好處,比如說 UTXO 的防雙花機制等。這其實是我個人的看法,所以我目前沒有把那些所謂的比特幣 L2 項目當作二層。

廣泛意義上的基於 UTXO 模型的 L2 項目,我看的比較少,我主要在研究如何用 ZK(零知識證明)的方式做 trustles bridge,發揮 UTXO 的優勢。目前市面上的跨鏈橋,大部分都是偏中心化的方式,把資產從一條區塊鏈跨到另外一條鏈,在我看來,無論是嚴格意義上還是廣泛意義上,都不能算 L2。(注:這裏推薦閱讀《RGB++ 資產爲什么可以實現無橋跨鏈》)

5、有人擔心引入一些復雜協議可能會對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共識機制帶來挑战,大家怎么看?

NIGO:Ordinals 和 BRC-20 確實帶來了很多爭論,這些爭議可以分成兩大陣營。支持方認爲,只要你支付手續費,你就有權利以任意的方式使用區塊空間,不論交易的是什么內容。他們認爲,BRC-20 和 NFT 給比特幣帶來了新的文化和敘事,有利於提高比特幣的實際應用價值。而 Core 开發組其實是比較反對的,他們認爲比特幣主鏈要保持簡潔,讓 BTC 作爲數字黃金,不希望它去做什么應用,所以他們認爲 BRC-20 與 NFT 是毫無價值的垃圾交易,而且過多垃圾交易還會搶佔交易帶寬,導致交易入塊時間變長以及手續費變高。所以本質上還是理念的不同。

我個人覺得比特幣 UTXO 加上默克爾樹的底層模型,天然適合高並發、高性能的交易,如果主鏈的 Core 开發組不支持,那我們就來到二層甚至側鏈去實現。我比較認可 “you play you pay”,只要你付錢了你就可以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屬於支持方。

Lin:我覺得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別人說引入一些復雜協議可能會對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共識機制帶來挑战,那這個挑战到底是什么?不能別人說會帶來挑战,我們就信了,對吧?以及這個挑战假設它發生了,我們作爲個人,作爲比特幣的支持者,要通過什么樣的去中心化的方式來保護我們的比特幣資產不受影響?這些問題其實很值得思考。它其實是回到了去中心化的本質。既然講去中心化,那就肯定不是某些人的看法,而是要在這個事情上能夠達成共識。那么我們大家在這裏面共識達成的機制是什么?這挺有意思的,我不想直接給一個我自己的看法。

我還想拋出這么一個問題,如果有人提出來說某些協議、某些應用對比特幣的安全有影響,OK,那不管是我們自己是支持還是反對這樣的觀點,我們能夠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表達,去保護自己手裏的比特幣資產呢?我們是怎么保護的呢?這些值得大家去想一下。

Tim Xie:我最近一直在看比特幣的全網算力和礦工收入能否覆蓋其支出。比特幣的區塊獎勵會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越往後越少,而礦工只以利益爲主,區塊獎勵變少了之後,礦工們憑什么去維護網絡的安全呢?他們投入算力是一定要有回報的。所以很明顯,如果比特幣系統要持續運行下去,它的發展路徑一定是鏈上的交易越來越多,生態越來越繁榮,礦工費變得足夠豐厚。

Ordinals 和 BRC-20,它們並沒有去分叉比特幣,也沒有影響比特幣的共識和安全,它們是靠 Indexer 的方式去擴容的,在比特幣主鏈上就是一筆 UTXO,只不過它比較麻煩而已。在我看來,它們並沒有損害整個比特幣網絡裏面最核心的價值——這個網絡本身,也沒有植入任何病毒。

相反,Ordinals 和 BRC-20 等新協議,給比特幣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帶來了一批新用戶,並讓一部分用戶留在了比特幣生態,同時還增加了礦工 的手續費收入,爲比特幣系統持續運行下去作出了貢獻。

6、UTXO 的獨特性能否催生新的生態模式,有哪些項目值得關注?

Cipher:比特幣生態從銘文开始火起來,然後大家开始談比特幣文藝復興,現在整個生態進入到了一個蓄勢待發的階段,我覺着這裏面有一個很大的契機是以太坊生態遇到了瓶頸。

過去比特幣被認爲只要做好 SoV(價值存儲)就好了,不用做別的。以太坊是世界計算機,我們要把去中心化世界的理想搭建在以太坊上,去中心化的媒體、金融應用、遊戲等等,都搭建在以太坊上。但隨着以太坊越來越固化,資本局越來越重,新的創業者機會越來越少,以及從 PoW 轉向 PoS,大家开始懷疑說我們是不是真的應該把未來的 Web 3 設施都壓在以太坊上。同時,像 Solana 這樣的新興平台也在崛起,它不在乎去中心化,甚至名牌說自己偏中心化,但效率就是高,就是快,就是便宜,在不斷地搶以太坊的市場。

這個時候,有一幫人說,我們反而認可最早期的比特幣,它更去中心化,更精簡,我們要在比特幣生態重構整個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這個敘事更讓人感興趣,也有它的獨特之處,但跟 UTXO 的關聯沒有那么大。換句話說,這裏面其實是價值取向的不同,而 UTXO 只不過是因爲它的優勢在這個敘事中逐漸凸顯出來了而已。

另外,以太坊的生態發展一方面也在向 UTXO 這邊靠攏,比如說並行 EVM 的計算,就是在每筆交易發起的時候,先明確標出來我會消費或者佔用哪些狀態,這樣的話方便我去做並行處理,這其實就是 UTXO 的思想。

在 DeFi、NFT、元宇宙等領域,有哪些創新項目值得關注?我對 CKB 生態更熟悉一些,像 Nervape、Unicorn 這些項目,它們跟以前的 PFP NFT 項目不一樣,它們更強調互動、遊戲性、內部參數的變化,更像 Loot。

此外,我比較看好閃電網絡,它是更適合 UTXO 的,以太坊世界基本上就沒有出現過閃電網絡。基於閃電網絡的支付,基於閃電網絡的各種 Finance,這塊肯定是一個大的賽道,會有新的東西出來,只不過目前技術還沒有那么成熟,但其實會發展很快,可以期待一下。

Tim Xie:我認爲目前以太坊還是創新領域裏面走在最前沿的,只不過它遇到了問題。以太坊白皮書裏描繪的東西,包括預測市場、交易、DeFi、預言機、RWA 等,基本上都做完了,所以下一個階段它要做什么,其實它是不知道的。沒有新的需求出現的時候,大家會陷入到集體性的迷茫,需要獨自地去闖出一條路來。

目前市場的反應是兩條不同的分支路线,一條是 Solana 說的我們要去搞 AI,去搞 DePIN,另一條是一部分用戶覺得我們要回到比特幣這邊。現在比特幣生態在做銘文,在做 DeFi,我們的意識形態其實還是在按照以太坊的範式往前走,所以前期的生態發展基本都是一樣的。

等比特幣這邊走完了這一階段,可能是一年、兩年或者三年之後,比特幣生態會不會开始變得和以太坊生態不一樣呢?從目前來看,比特幣這邊有資本也有能力去做這樣的事情。不過這邊的問題是非常去中心化,不像以太坊有基金會去統一地組織和協調。當然這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大家可以探索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不會受到別人的約束,也不用去管什么正統性,大家都可以盡自己的技能去探索。我目前的看法是,在可預知的兩年內,我們其實是一個追趕的角色,把曾經以太坊行發生過的事情以及被驗證過成功的模式,在比特幣這邊重新做一遍。兩年後,當我們已經追趕完了之後,我們要怎么走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Lin:我個人的想法是,如果我們把比特幣當作數字黃金,那在比特幣上的各種資產可以看作是黃金藝術品。黃金藝術品不一定要用黃金去購买,也可以用法幣或者其他貨幣去購买,同理,比特幣上的資產也不一定要用比特幣去兌換。

現在比特幣 ETF 已經通過了,所以我們要开拓視野,不是所有東西都要追求鏈上交易,我們也不應該只盯着了解比特幣知識、擁有比特幣的那一小部分人群,這其實是不對的,因爲這個市場非常的小。也就是說,我們要开拓視野,要出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UTXO 的獨特性能否催生新的生態模式?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23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