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產特菜豐富百姓節日餐桌

2024-02-07 20:10 admin


日前,京郊引進種植的50余種特菜已陸續供應春節市場,豐富老百姓的節日餐桌。具體有紫菜薹、紫油菜、紫背天葵等富含花青素的紫色蔬菜以及薄荷、養心菜、板藍根、秋葵、芽球菊苣、苦菊、蒲公英、紫蘇、牛蒡、藿香等營養豐富的蔬菜,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郭芳介紹,90年代中期以前,北京市主要以大路菜生產爲主。自從1984年9月28日北京被批准承辦第11屆亞運會起,特菜品種的引種成爲保障亞運會餐食供應的主要任務之一。綠菜花、荷蘭豆、生菜、紫甘藍、芥蘭、菜心、奶白菜等少數品種成爲當時的稀特菜,並得到迅速發展。

經過30余年的發展,北京的部分“特菜”從一斤鮮菜價格抵得上200斤大米,到成爲節日饋贈佳禮,再到如今隨處可見,很多曾經的“一口鮮”已經逐漸成爲老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而另一部分小衆蔬菜、新培育及新引進的品種依然還是老百姓口中的“特菜”。

推廣站蔬菜作物科科長、正高級農藝師曹玲玲介紹:爲滿足北京地區蔬菜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推廣站自1984年恢復建站之初,就开展了特菜品種的引進種植。一是开展特菜品種的引進和示範,並配套生產技術,滿足多茬口的生產需求;二是根據營養需求开發了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蔬菜品種及其相關制品等,拓展了蔬菜產業的功能。

特菜包括了許多外地引進及本地培育的新、奇、特、優蔬菜品種,極大地豐富了北京市蔬菜市場的品種結構,滿足了消費者對新穎、健康和多樣化蔬菜的需求。

特菜種植促進了農業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發展觀光農業、採摘園等形式將三產緊密結合,形成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休闲旅遊於一體的產業鏈條,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特色蔬菜產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通過技術推廣、示範引領,鼓勵農民參與特色蔬菜種植,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增強了農民就業和創收能力。

北京特菜種植分布廣泛,昌平、海澱、順義、大興、通州等區均有種植,總體呈現出由近郊到遠郊逐步擴展的趨勢,主要集中在現代農業科技園區、都市農業發展區域。

目前,順義、昌平、海澱、延慶等衆多區都可採摘到冰菜、羽衣甘藍、番杏、紫背天葵、紫菜薹、球莖茴香、寶塔菜花、水果苤藍、水果蘿卜、香蕉西葫蘆、羅勒、紫甜菜、迷迭香等特種蔬菜。

下一步,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將繼續开展引進試種國內外的特色蔬菜品種,篩選出適應本地種植且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和市場前景的優質特菜種類;建設特菜品種展示基地,篩選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優越的園區,建設成集生產、展示、教育、觀光於一體的特菜示範基地;合理安排各類特菜茬口,形成四季有景、常年可參觀的展示效果;集成特菜種植技術規範,开展包括育苗技術、栽培模式、病蟲綜治、節水灌溉、採後處理等關鍵技術的集成與創新,制定詳細的特菜種植操作規程和標准,逐步推進標准化生產;技術推廣服務和市場开發,組織定期的技術培訓課程,提供專業化的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農戶種植特菜的專業技能;打造特色蔬菜品牌,舉辦特菜節等活動,提升消費者認知度和購买意愿。

作者:柯南雁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京產特菜豐富百姓節日餐桌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230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