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古窖池系列解讀視頻講述元明古窖池群“活窖之美”
2024-01-18 20:03 admin
匠人與古窖
匠人匠心古窖,收獲時間的玫瑰。
“空氣裏彌漫着時間的芬芳,一口口歷經歲月的古窖,古樸雄渾,湧動着生命的力量……”
“我們把糧谷從澱粉變成糖,糖再變成乙醇,這個過程當中,既要發酵、生香,又要去醇化,靠單一菌種它是難以完成的,就需要一個微生物群落綜合作用,就是我們說的釀酒微生物群落……”
近日,五糧液古窖池系列解讀視頻《TA說:活窖之美》連續上线了《活着的歷史》《鮮活的未來》《生態成美酒》《滋味永流傳》四集視頻,另外兩集視頻也將於近期上线,以兼具思想性、啓發性和通俗易懂的科普語言,將五糧液古窖池“釀好酒”的奧祕娓娓道來。
國寶窖池、頂尖匠人“隱匿”古酒坊釀好酒
長江首城、酒都宜賓老城區的合江門廣場每日裏遊人如織,因爲廣場外望出去,正是金沙江與岷江匯流成長江之處。
名酒離不开名江大河,五糧液的故事就從三江匯流處开始。
離合江門百余米,一條名爲鼓樓街的巷子,遠遠地飄出濃濃酒香。這裏是五糧液“長發升”古酒坊,朱紅門面,明清建築風格,曾是典型的“前店後坊”。在這裏,可以零距離接觸到五糧液傳承了數代人的傳統釀造技藝。
五糧液長發升古酒坊
“長發升”古酒坊,與利川永、全恆昌、張萬和等7個釀酒古酒坊,共同組成了以元明古窖池群爲代表的五糧液501車間,也是五糧液傳奇开始的地方。
八大古酒坊建築均爲明清磚木結構,較好地保持了明清時期“前店後坊”式構架,完整記錄了當時社會生產狀況,既是五糧液誕生、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傳統釀酒技藝和白酒產業發展歷史的重要遺存,更是四川地區乃至全國範圍內傳統酒坊建築的獨特範例,具有顯著的歷史人文價值,是中國傳統釀酒工藝和白酒產業發展歷史的重要遺存。同時也體現了中國酒文化的發展史、中國改革开放公私合營的發展史、企業從小作坊到大型國有企業發展的創業史。
古酒坊外,當地市民买菜、喝茶、接送孩子上學,生活井然有序;酒坊內,釀酒工人繁忙勞作,起糟、蒸餾、摘酒、攤涼……酒香順着窗戶、瓦縫飄散出來,讓街巷更有生活氣息,似乎古戎州千百年來的生活都停留在這裏。
古窖池
在五糧液,有兩項被五糧液人視爲鎮廠之寶、引以爲傲的國家級“遺產”。
一個,是釀酒師傅們手中傳承逾千年的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這一技藝發於唐、興於宋、精於元、成於明,被公布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了五糧配方、制包包曲、續糟配料、跑窖循環、陳釀勾調等100多道繁復工序,是一個分級管理、層層臻選的極致精釀過程,也是通過無數次科學調試而來的極致工藝,幾乎所有工序都蕴含着“唯有如此”的技巧。
另一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產”,並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五糧液元明古窖池群,裏面有着迄今爲止國內發現的連續發酵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地穴式發酵窖池,同時是五糧液酒優質品率最高的釀酒車間,2005年,窖池中的古窖泥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是該館目前收藏的唯一一件“活文物”。
糟醅
而守着這些國寶窖池勞作的,是五糧液精挑細選的頂尖釀酒匠人。他們採用最地道的傳統釀造技藝,日復一日地把多年學習積累而來的釀酒技藝,嫺熟地運用在每一道釀酒工序;他們技藝精湛,經驗豐富,聞一聞窖房內香氣,抓一把糟醅嘗嘗,就能知道產酒好不好,是白酒釀造界大隱隱於市的“高手”……
深厚的酒文化,像一個楔子,楔進了歷史的深處,楔進了五糧液人的血脈基因,楔進了釀酒匠人的骨子裏。一代代五糧液釀酒人,守着這些國寶窖池,以“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釀造每一滴五糧液,讓這個民族品牌持續煥發出時代精彩。
“考古五糧液”項目成果將五糧液古窖池群年代提早至元代
2020年6月,“考古五糧液”項目啓動。 該項目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實施國家文物局“指南針計劃——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的價值挖掘與展示”的延續項目,是貫徹四川省委、省政府“ 振興川酒,再創輝煌”指示,對宜賓酒文化歷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選擇五糧液古作坊典型區域進行解剖。
經過18個月調查、考古發掘、研究,2021年12月12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宜賓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在宜賓共同舉辦了“考古五糧液”項目成果發布會,其成果爲以“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爲主要特徵的宜賓多糧大曲釀酒技術和五糧液古窖池群歷史年代提前至元代提供了實證,爲溯源宜賓乃至中國南方白酒釀造歷史提供了线索。
攪拌
此次在“燒酒坊釀酒作坊遺址”發現上限爲元代,主體爲明清時期的釀酒作坊,其窖池是多糧大曲酒生產中常見的地穴式窖池,與五糧液古酒坊中延續使用的窖池形態相同。而在五糧液“鐘三和”作坊發現的早至明代的竈也與該遺址的竈基本形制相同。考慮到古代商業格局的分布和城市格局的特點,五糧液古窖池群和該遺址應是在同一時期出現和形成,是典型的同根同源同生,基本釐清了從元至清以五糧液爲代表的宜賓蒸餾酒發展歷史。
這一發現,不僅將五糧液古窖池群的誕生年代上溯至元代,更說明了宜賓是中國最早進行大範圍白酒生產的地區之一,爲我國蒸餾型白酒起源發展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考古實證。
發布會與會專家一致評價“考古五糧液”是中國酒業考古歷史上參與人員最多、運用學科最全、連續工作時間最長、專家陣容最強、發現前店後坊格局保存最好、發掘釀酒遺址要素最全的考古工作。100余位考古人員參與,匯聚了30多位國內考古學界和行業頂尖專家,採用多學科協作、科技考古與傳統考古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古研究。在“燒酒坊釀酒作坊遺址”中,出土了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時期的豐富遺物,並發現了明代城牆、清代臨街商鋪建築、明清大型市政排水設施等遺跡現象,說明該地點與其鄰近的五糧液長發升古酒坊等是宜賓地區較早發展的區域,歷史文化底蕴厚重。
賡續傳統文化精髓 探索“雙遺產”活化保護利用
位於宜賓市區金沙江南岸長江大道西段的五糧液503車間,總佔地面積約46畝,興建於上世紀60年代。這個車間,是第一個在濃香型白酒釀造中運用明代古窖泥接種人工窖泥培養技術的釀酒車間,被譽爲“五糧液酒廠的黃埔軍校”,傳承了五糧液古窖池的核心精髓。
上世紀60年代,宜賓金沙江畔“德盛昌”古釀酒作坊面臨洪水威脅,爲保存古窖泥中龐大的微生物菌群體系,五糧液人將德盛昌的古窖泥移入江畔高處類似生態環境的窖池群,並不斷探索微生物群落的培育方式。
利川永古酒坊
此後數十年的累積,不僅形成了今天五糧液“明代古窖活態保護群落”,更找到了守護好古窖池的科學方法,延續了古窖泥的珍貴基因。車間依托“古窖產好酒、窖老酒尤香”的優勢,迅速衍生、形成了出酒質高、產量好、老熟快的優質老窖池群,是一個傳統技術過硬、傳承有序的釀酒車間,見證並推動白酒產業從傳統手工業模式向現代化轉型。車間也被列入“國家工業遺產”。
五糧液503車間明代古窖泥接種人工窖泥培養技術的運用,是五糧液賡續傳統文化精髓,探索“雙遺產”活化保護利用的一個縮影。
古窖池
近年來,五糧液堅定文化鑄魂,以探索“雙遺產”活化保護利用爲重要抓手,率先在業內开展老窖池遺址保護規劃建設,修編《五糧液老窖池遺址保護規劃》,在充分保護文物本體的前提下,將之活化利用,先後完成了八大古窖池群、明代古窖泥活態保護群落、五糧液酒文化博覽館、安樂神泉、五糧液環保生態溼地公園等主要景點的升級改造,積極打造以白酒文化和“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爲核心體驗內容的文旅產業鏈,通過新穎的沉浸式展演模式,激發大衆對中國白酒文化+傳統優秀文化的興趣,以多元化的方式豐富受衆的體驗和感知渠道,不斷激發非遺傳承、工業遺產“雙遺產”活化保護利用的生機和活力。
五糧液方面表示,將搶抓“文化強國”時代機遇,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以國家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五糧液旅遊景區爲載體,以“講好中國釀酒故事,傳播匠人匠心精神”爲使命,以獨有的非遺技藝、工業遺產、人文資源、生態景觀爲基礎,以酒旅融合、酒文融合、酒城融合爲抓手,以突出工藝體驗、文化體驗、產品體驗爲落腳點,全力打造集工業觀光、文化薰陶、研學教育、生態休闲、精品定制與收藏等爲一體的“世界白酒活化博物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五糧液古窖池系列解讀視頻講述元明古窖池群“活窖之美”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21271.html
相關閱讀:
- 萬衆矚目!五糧液將發行最後2025組絲路十年紀念酒! 2024-11-22
- 白酒的香味和哪些因素相關? 2024-11-22
- 品酒也講究“吉時”:什么時候喝酒,才是最佳時機? 2024-11-22
- 揭祕調酒師的祕密武器:50款酒吧神器大公开 2024-11-22
- “塞外茅台”伊力特承壓,想靠醬酒逆風翻盤? 2024-11-22
- 貴州習水產區酒企將再度亮相“AIIC 2024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 2024-11-22
- 時尚媒體|GODIVA歌帝梵冬日繽紛系列暖心來襲|廣州時尚媒體 2024-11-22
- 近4萬人研究:主食喫太少,增加糖尿病風險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