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layer2:模塊化的終局是新“layer1“入口?

2023-12-28 15:37 鏈上觀


來源:鏈上觀

市場出現了“並行EVM”的新敘事,於layer2就非常有意思了,可實現一種“精細化”Rollup新範式,誇張點可達成Solana成爲以太坊新layer2的魔改效果。在我看來,並行EVM只是Rollup高度“模塊化”的顯學,是DA被第三方侵襲之後,VM執行層的再度淪陷,未來layer2會被重新定義。Why?接下來,以科普視角分析下:

理解這個話題,得先釐清“EVM”的單线程執行模型。

該模型規定了交易必須按順序一個接一個地被處理和確認,這直接影響了交易處理速度、出塊時間、以及交易吞吐量等,是以太坊主網Gas高且擁堵的主要原因。而且,之所以設計成單线程,有一定歷史局限性存在。由於以太坊上的交易由分布的獨立節點驗證和執行完成,且要保證所有地址的數據,比如余額、智能合約代碼等保持不同節點間的狀態一致,與此同時還得保證不會有同一資產雙重支付的可能性出現。

這就使得交易得按順序排隊處理。如果出現並行交易,就可能導致節點之間的數據同步出錯,關鍵是還會出現嚴重的雙花交易。通俗解釋:銀行只有一個服務窗口,客戶取款要按順序排隊,無論是存款取款以及貸款等業務,一個客戶完成業務後才能开始下一個,優點是,銀行的账戶系統的每項操作都會精准記錄,但客戶排隊時間會比較長;

若銀行开放多個服務窗口,客戶可選擇窗口辦理不同業務,就會出現有兩個窗口同時嘗試從一個账戶中扣款,若窗口間账戶系統對账不及時 就會導致雙花,顯然這樣做明顯提升了效率,但復雜的記账邏輯會對账務系統帶來壓力。在layer1獨立鏈場景下,如果鏈底層支持並行處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Solana由於計算和存儲狀態分離,因此其VM在收到用戶的多筆交易後,節點會對這些交易進行排序,然後調用獨立的存儲系統狀態數據檢測這些交易是否存在狀態衝突,若無衝突就將交易打包到一個區塊中,若衝突則將衝突的交易排除到本次區塊外。

相較之下,以太坊的存儲狀態是實時計算出來的,每個交易必須等待前一筆交易完成才能更新狀態,故而就無法做到在等待打包前的交易篩選工作,限制了其並行處理的可能性。在layer2 Rollup鏈場景下,要實現並行處理,遠離也類似。你可以把Solana在等待POH時間戳的交易計算和存儲狀態檢測視爲Rollup鏈在Sequener處理交易然後向主網Batch的過程。

現在layer2在Batch交易前Sequener會先按時間順序給交易排nonce,然後按順序Batch到主網,如何才能做到多线程呢?

1)可基於AA账戶抽象模型,從账戶狀態上實現了可以同時發起多筆交易,比如,若同時執行兩筆Transfer,AA智能合約會賦予其nonce,需要按順序執行,若一筆是Transfer,一筆是Approve則就可以不受nonce限制更靈活的並行處理。在AA账戶模型中,每個账戶可以自定義交易處理邏輯,進而配合nonce實現高並發。

2)可對Sequencer中的交易進行“精細化”的加工處理,比如當layer2的交易被提交到Sequencer中,Sequencer可以快速的檢測這些交易邏輯,並進行精細化排序和篩查工作,比如若同一账戶發起了兩筆Transfer,就要把後一筆排除在外,等待下一次Batch,若同一账戶發起兩筆性質不同的操作,就可以同時Batch到一個區塊中。

聽上去很簡單?但事實情況絕非如此,僅以DeFi場景爲例,Sequencer要實現交易的精細化管理,存在兩大挑战:

1)要實時解析交易數據,了解傳入數據的智能合約調用方法及參數,以DeFi常見的Staking爲例,一次Staking操作,涉及代幣轉移、狀態更新、質押期限、以及潛在獎勵計算等。若同時有大量用戶傳入一些質押交易,若其中還參雜質押後再Transfer的交易,再加上復雜的Oralce價格因素等等,若Sequener無法解析處理到位,一步出現錯誤都可能導致嚴重事故。

2)Sequencer得確保去中心化,當前layer2 Sequener只是Batch交易的前提下,權利都已經過大了,若Sequencer去中心化問題解決不了,再來做“精細化”Rollup,等於又賦予Sequencer更多的權限。若Sequencer在中作惡塞假交易,明目張膽搞MEV夾子,甚至惡意操控Oracle清算等等都會滋生。

最近,Metis受追捧,表面上看只是Sequencer實現了去中心化,深層次看則是爲未來Sequencer做精細化Rollup構建了基本的共識前提。當然,靠Sequencer做到高度精細化的Rollup交易匯聚和處理,目前還只是一種設想,好在,AA账戶抽象,區塊鏈整體的模塊化組合开放思想給這一設想落到實處提供了先決條件。

以上。 

況且正如前文所言,現在layer2整體日趨模塊化,在OP Stack的框架上嵌入ZK技術來實現隱私擴展;把原先的以太坊DA轉化成Celestia這類第三方DA來降低成本;逐漸把ETH作爲Gas費的傳統也變革掉了,給予layer2代幣更大的實用性賦能;甚至,layer2完全也可以Batch好交易後提交給不同的VM執行環境,交易分到Solana和以太坊上處理等等。

到時候,一個全新的的範式出現了,現在的layer2不再單單是以太坊的layer2,Solana也可以做以太坊的layer2,甚至layer2的定義也會被魔改。

大膽設想,現在layer2變成了一個集成高並發交易處理能力的入口級“layer1”,而以太坊、Solana這些曾經的layer1變成一個做資產結算和安全性保障的新“layer2”。layer2從來都不是一個死板的概念,layer2平台們要解決交易大規模並發處理,吸引增量用戶市場群體的使命一直存在。

若使命達成,在模塊化思想下,不僅以太坊layer1的正統性會被打破,整個全鏈的DA數據可用性、VM執行層甚至interoperability通信交互都會成爲layer2們實現Mass Adoption的infra。屆時,layer2不再只是layer1的補充,而成爲一個功能強大的綜合型交易匯聚和分發處理平台,試問,誰才是誰的layer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魔改layer2:模塊化的終局是新“layer1“入口?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946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