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s新加坡——加密貨幣政策對比

2023-06-05 13:06 TaxDAO


香港與新加坡洲都是亞洲知名的金融中心,而隨着加密貨幣的興起,兩地也开始競爭成爲亞洲加密貨幣的黃金鄉。加密貨幣是一種數字貨幣,通過密碼學和區塊鏈技術進行保護和管理,具有匿名性、分散化、去中心化等特點。目前,全球已經有許多國家开始探索和制定加密貨幣相關的政策和法規,而香港和新加坡也不例外。

一、 香港和新加坡對於加密資產的定義與分類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香港和新加坡對於加密貨幣的定義和分類。在香港,加密貨幣被稱爲“虛擬資產”,並被細分爲三類:安全代幣、支付代幣和通用代幣。安全代幣是指可以轉換爲股票、債券或類似證券的代幣;支付代幣是指用於購买商品和服務的代幣;通用代幣則是指除安全代幣和支付代幣之外的所有代幣。

在新加坡,加密貨幣被稱爲“數字資產”,並被分爲三類:支付代幣、實用型代幣和安全型代幣。支付代幣是指用於購买商品和服務的代幣;實用型代幣是指具有實際應用場景的代幣,例如區塊鏈遊戲中的虛擬物品;安全型代幣則是指可以轉換爲股票、債券或類似證券的代幣。

二、香港和新加坡加密貨幣稅制

香港和新加坡在對加密貨幣的徵稅情況上有所不同。機構投資者在新加坡進行加密貨幣相關業務,可能需繳納最高 17% 的所得稅,而在香港進行加密貨幣相關業務,則可能需繳納最高 16.5% 的利得稅。

2020 年 4 月 17 日,新加坡發布了《加密貨幣所得稅課稅指南》將加密貨幣分類爲支付性代幣、功能性代幣和證券性代幣,並規定不同類型加密貨幣以不同方式的取得、持有期間及處置時產生的收益是否徵稅、如何徵稅等具體規定。此外,新加坡對於加密貨幣的徵稅相對較寬松,明確加密貨幣合法,不收取資本利得稅,但按照 17% 的比例收取所得稅。

香港則在 2020 年 3 月 27 日發布了《稅務條例釋義及執行指引第 39 號(修訂本)》,規定有關數字資產交易的稅務處理取決於所涉數字資產的性質和用途,具體的稅務處理也取決於資產性質,而非資產形式。香港目前也不徵收因發行、持有或處置加密貨幣產生的資本收益性質的所得稅。不過,向持有證券性代幣的投資人分配來源於香港的股息、利息等收益,則需要由分配機構代扣代繳預提所得稅。

三、 香港的對加密資產監管的內容及框架

在香港,加密貨幣的監管主體是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和金融管理局(HKMA)。SFC 負責監管安全代幣和通用代幣,而 HKMA 則負責監管支付代幣。

香港自 2019 年开始對加密貨幣進行監管,並於 2020 年頒布了《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監管制度》。該法規要求所有在香港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或錢包服務的公司必須取得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許可證。此外,香港證監會也發布了有關數字資產的指導意見,對數字資產的發行、交易和基金投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香港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主要包括注冊制度、反洗錢政策、投資者保護政策和市場穩定政策等方面。根據香港法律,所有從事加密貨幣交易的公司都需要進行注冊,並遵守反洗錢政策和 KYC(了解客戶)政策。此外,SFC 還發布了一份關於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指引,要求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必須向投資者提供透明的信息,並確保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 新加坡的對加密資產監管內容及框架

在新加坡,加密貨幣的監管主體是貨幣管理局(MAS)。MAS 負責制定和實施數字資產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並對數字資產交易所進行監管。新加坡對於加密資產的監管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反洗錢和投資者保護。

在反洗錢方面,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於 2014 年頒布了《反洗錢與打擊恐怖主義融資指導方針》,其中包括了對虛擬貨幣服務提供商的監管要求。此後,MAS 不斷更新完善相關政策,包括於 2019 年頒布的《支付服務法案》,規定了虛擬貨幣服務提供商需要遵守的 AML/CFT 要求,以及 2020 年推出的《數字支付服務條例》,將虛擬貨幣服務提供商納入監管範圍。

在投資者保護方面,MAS 於 2017 年發布了《關於虛擬貨幣風險的通告》,提醒公衆注意虛擬貨幣投資存在的風險,並強調投資者應該謹慎對待虛擬貨幣的投資。在此基礎上,MAS 還推出了一系列投資者保護措施,如要求加密資產交易所接受 MAS 的許可或注冊、要求交易所對用戶進行 KYC(了解客戶)和 AML(反洗錢)審核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較早將數字貨幣納入稅收體系的國家。2019 年,新加坡財政部宣布,將虛擬貨幣納入消費稅徵稅範圍,從而進一步規範數字貨幣市場。

五、香港與新加坡對加密行業監管政策的比較

首先,在監管立場方面,新加坡和香港都採取了开放的態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對數字貨幣的態度積極,試圖將其納入正規監管框架中。而香港證監會則已發出第一個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許可證,表明香港政府愿意與加密貨幣行業合作,推進嚴格的監管措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監管上,新加坡更爲嚴格,要求數字貨幣交易所必須獲得 MAS 許可證並遵守相關規定,這也使得新加坡成爲了全球最受監管的數字貨幣市場之一。而香港雖然也开始出台一系列監管措施,但在執行上顯得相對寬松,未能保證市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其次,在交易所規範方面,新加坡比香港更爲嚴格。在新加坡,數字貨幣交易所必須遵守多項規定,如 KYC(了解您的客戶)政策、AML(反洗錢)政策、資本充足率要求等。MAS 對於交易所合規性的檢查非常嚴格,每年都會進行數次檢查,這也使得交易所的風險控制得到了很好的掌控。香港雖然已經开始推出一些規範性政策,但與新加坡相比,還有待完善。

再次,在監管內容方面,新加坡的監管範圍更廣泛,不僅包括數字貨幣交易所,還包括數字貨幣支付機構、初期代幣發行(ICO)等。MAS 對這些機構的監管要求更爲嚴格,需要它們遵守更多的規定和標准。而香港目前主要監管數字貨幣交易所,尚未涉及其他數字貨幣相關機構。

此外,在反洗錢(AML)政策方面,新加坡對於數字貨幣交易所的 AML 要求較爲嚴格,要求交易所必須實施 KYC 政策,並建立完善的 AML 程序進行風險管理。而香港則沒有明確的 AML 政策,只是要求數字貨幣交易所採取措施以減少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非法活動的風險。

最後,兩地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在新加坡,雖然數字貨幣本身並沒有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但相關技術和創新還是可以申請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而在香港,數字貨幣的知識產權保護相對較弱,僅能通過商標或版權等一般性知識產權保護方式進行維權。

總的來說,兩地的加密貨幣政策存在着優缺點。新加坡的嚴格監管措施能夠有效地保障數字貨幣市場的健康發展,但也可能會限制市場創新和發展速度。而香港政策相對較爲寬松,雖然吸引了很多數字貨幣交易平台進駐,但也面臨着市場不穩定和安全風險的問題。在未來,兩地需要繼續完善自己的政策,找到一個既保證市場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又能夠促進創新和發展的平衡點,以推動數字貨幣市場的長期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香港vs新加坡——加密貨幣政策對比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7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