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有什么作用?甘草怎么喫?

2023-12-08 20:02 admin


食療養生成爲目前時尚又健康的生活方式。百草皆藥,養生花草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美容養顏,調理脾胃,生津止渴,強身健體等都能通過各種養生茶來實現。而甘草也再各類養生食療中常見,除了用來化痰止咳,甘草還有哪些作用呢?甘草有什么作用?甘草怎么喫?

甘草有什么作用

1.甘草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對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過多有抑制作用;並有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作用。

2.甘草黃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顯的鎮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較顯著,其作用強度爲甘草酸甘草黃酮甘草浸膏。

3.甘草還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對某些毒物有類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4.甘草常用來治療隨更年期而來的症狀.因爲甘草裏含有甘草素,是一種類似激素的化合物,它有助於平衡女性體內的激素含量。

5.甘草所含的次酸能阻斷致癌物誘發腫瘤生長的作用。

展开全文

甘草怎么喫

甘草色黃味甘,炙之則氣溫,色黃入脾,味甘補中,氣溫益氣,爲補脾益氣的常用藥。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可用於多種氣虛證,如心氣虛、心悸、脈結代以及脾胃虛弱等症。生用偏涼,可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炙用偏溫,能散表寒、補中益氣。此外,甘草還善於調和藥性,解百藥之毒。常與黨參、白術等補脾益氣藥同用,如與白術、茯苓、黨參等同用,常用於治療氣虛、脾弱等症。除了在中醫中藥方劑中用到甘草,平時的食療保健中也被人們靈活運用。

一、藥用法

煎服,2-10g。生用性微寒,可清熱解毒;蜜炙藥性微溫,並可增強補益心脾之氣和潤肺止咳的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甘草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不可大劑量服用,否則可造成水鈉瀦留,引起浮腫。

二、食用法甘草酸棗

材料:酸棗1kg、甘草粉5kg、白糖300g、涼水400ml、茯苓適量

做法:1,將無腐爛的酸棗洗淨。2,將涼水、甘草粉、、酸棗、茯苓和白糖放入鍋中,置於大火上煮沸後,再用小火煮35分鐘左右,離火後浸泡12小時。3,將酸棗撈出,放在竹屜上瀝幹汁液,晾曬一天,曬制七八成幹時,將鍋中剩余的汁液分兩次灑在酸棗表面,攪勻後即可食用。

功效:本食材有酸,有苦,有補脾益氣,寧心,斂汗、生津的作用,對於或有頭痛、失眠、神經衰弱、貧血、眩暈的症狀的患者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三、甘草西瓜子

材料:西瓜子500g、花生油10g、精鹽25g、甘草3g、生石灰50g

制作方法:1,將生石灰倒入大碗中加入500ml清水拌勻,兌成石灰水,再倒入西瓜子浸泡5個小時左右,撈出後清水洗淨,除去殼上黏膜。2,將精鹽和甘草放入鍋中,倒入150ml清水,置於旺火上煮沸15分鐘左右,濾去甘草,兌成甘草鹽汁。3,取鐵鍋加4g花生油置於旺火上燒至八成熟,倒入洗淨的西瓜子不斷翻草,待西瓜子水分快幹時候,再加入3個花生油,改用文火翻炒至西瓜子肉熟後,第三次加入3g花生油,稍加翻炒即可離火。4,將炒好的西瓜子趁熱倒入甘草鹽汁中,蓋上蓋浸悶2小時作用即成。

功效:改食材黑客經營,甘草香味濃鬱,具有鎮咳止喘的功效。

四、各式甘草茶

1.黃芪甘草茶:黃芪、甘草各5g泡水,具有清熱解毒、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2.荷葉甘草茶:有鮮荷葉100g、甘草5g、水1000ml配制而成。把切碎的荷葉和甘草放入开水中煮10分鐘作用,濾去渣,加白糖飲用或將荷葉和甘草直接泡水飲用。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止渴的功效。

3.靈芝甘草茶:靈芝6g、甘草5g、將其置於保溫瓶中,衝入沸水大半瓶,蓋上悶20分鐘後,即可飲用。有補益肝氣、保肝強腎的功效。

4.紅棗甘草茶:甘草15g、小麥50g、紅棗15g、开水1000ml,將所有藥材加入开水中煮沸,小火煮15分鐘左右,去渣後即可飲用。該茶對焦慮不安、不易入睡、淺眠易醒的人有宣鬱解憂、益氣健脾的作用。

5.蓮子心甘茶:幹蓮子心、生甘草各3g泡水即可服用。具有調理情緒緊張、焦慮不安、飲食無味、失眠等症狀。

6.銀花甘草茶:取甘草60g、銀花30g,將其搗碎放熱水瓶中,衝入適量沸水,加蓋悶15分鐘後,即可飲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飲用甘草茶的注意事項

1.甘草是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在出現身體浮腫後需要立刻停止飲用甘草茶,以免加重毒性,毒性在停止服用之後會慢慢消去。

2.甘草泡水喝不能長時間飲用,也不宜大量飲用,對身體有一定的損傷。

3.小孩和孕婦也不宜飲用甘草類的飲品,對小孩的生長發育和胎兒的正常發育有嚴重影響,可能導致早熟或者性別發育紊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甘草有什么作用?甘草怎么喫?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748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