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民: 开啓美好生活的“金鑰匙”

2023-11-13 20:10 admin


11月5-7日,第五屆全國農民教育培訓發展論壇在重慶市潼南區舉辦。2023年全國十佳農民、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糶糧務村黨支部書記劉天民在會上發言。以下是發言內容摘編。

2009年,我結束了在大城市的打拼生活,回到了心中始終牽絆的家鄉——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糶糧務村。就是在這個小村莊,在黨的偉大政策引領下,我帶領鄉親們走上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陽光大道,也實現了個人價值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2012年,我正式出任村黨支部書記,成爲了糶糧務村的“大家長”。但面對當時一窮二白的村莊,幹什么?誰來幹?怎么幹?我深感難題在前,重擔在肩。在我擔任村書記的第二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天津視察,來到了我們鎮,總書記提出:“加快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努力提高糧食自給能力”重要要求。總書記的指示醍醐灌頂,成爲我工作中的總指引,拓寬了我的工作思路。從那時起,我帶領黨員幹部和全體村民堅定信心、以總書記指示爲前行的明燈,埋頭苦幹、奮勇前進,將全村土地100%集中流轉,招引國家級經營主體合作運營;同步抓好糧食生產和設施果蔬產業,以村集體經濟組織連接“一家一戶”小農戶,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資源共用、效益共享,做強村莊產業,增強集體實力。

全心全意做好糧食生產全鏈條服務

武清區作爲天津市糧食生產面積、總產量最大的一個區,糧食安全的重要意義更是不言而喻。爲確保糧食產量連年豐收,我帶領村兩委,從農田地力、良種育苗、農資農肥、烘幹收購各個方面着手,爲村民提供糧食生產的全方位服務。多年來,一些村莊的糧田因爲過量使用化肥等,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影響了糧食產量。我曾多次到京津多所農業院向專家請教,並與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科研監測所深度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建成2萬立方有機肥處理中心,服務周邊農田,使土壤結構變得松軟,從而促進糧食優質高產;籌集資金購买了大型糧食烘幹設備,提供24小時糧食烘幹服務,保障糧食安全、實現節糧減損、擴大收益。2022年烘幹糧食共計11萬噸,確保10萬多畝糧田顆粒順利歸倉。

堅定不移發展現代都市型高效農業

武清區地處京津之間,是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的典型地區。我們村作爲一個傳統農業村莊,始終以小農產業爲主流,規模小、效率低、收益少。爲徹底改變這種困境,我牽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村民實現村莊土地100%流轉,大力發展規模生產、設施農業。經過十余年不懈努力,村內建成總佔地面積2075畝的國家級設施農業示範園,被認定爲全國首批“三品一標”種植基地、環京蔬菜種植基地;積極與天津農學院、天津農科院等國字號科研院校對接合作,先後引進了水果型鮮食番茄、黃瓜、草莓、火龍果等果蔬新品種100余個,把糶糧務村發展成爲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田”和示範點;組織村民們到山東等地學習果蔬等農業生產技術,掌握真本領,按照不同品種定制綠色生產標准規範,確保農產品品質有保證。

不忘初心提升帶領農民共富能力

“爲什么回到糶糧務?是爲了發展農村、幫助農民”。這是我不斷提醒自己的話,這也是我堅持的初心使命。爲了帶領大家共同富裕,我引進大型自動化育苗設備,爲菜農們提供優質鮮食番茄、黃瓜、草莓等種苗,每年數量達到500余萬株。與此同時,還向周邊村民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節水農業、科技農業、無土栽培設備和各類新品種達30余項,每年免費培訓農民2000人次以上,使周邊村民們不但有了良種,還掌握了栽培的良法。幾年來,我們自建並輻射周邊村莊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面積超過2萬畝,帶動全區33萬畝果蔬生產提質增效,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吸納幫助本村和周邊300多名村民就業創業,發揮“頭雁效應”,向鄉村振興、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力前行。

此時此刻,我不禁回想起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提供良種良肥,破解烘幹難題,服務糧食生產;建設高標農田,規模流轉土地,發展設施農業;引進科研智腦,標准化生產,高品質保供;創建統一品牌,連帶周邊農戶,共闖京津市場……通過種種措施,村莊變美了,村民變富了,糶糧務村從過去貧窮落後的小村莊一躍成爲天津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總書記的指示在這裏落地見效、开花結果,成爲了我們开啓美好生活的“金鑰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劉天民: 开啓美好生活的“金鑰匙”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5324.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