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有哪些新的應用趨勢?會取代人的工作嗎?
2023-05-16 17:10 區塊鏈頭條
ChatGPT的熱度到達頂峰了嗎?如何看待本輪GPT突破的意義與價值?ChatGPT有哪些新的應用趨勢?垂直GPT的發展空間有多大?目前的人工智能市場是否存在泡沫?GPT會取代人的工作嗎?人類如何和AI共生?
近日,央視財經《對話》欄目邀請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百川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小川,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陽,產業觀察員、鈦媒體集團首席運營官、執行總編輯馬金男,以“尋找AI的邊界”爲主題,從技術創新、場景應用、路徑展望、增長空間、風險與挑战等方面,對以GTP爲代表的通用型AI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
ChatGPT的熱度到達頂峰了嗎?
周鴻禕認爲,ChatGPT的熱度才剛剛开始,作爲新事物,這段時間媒體關注度和報道比較多,後續會有更多的高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推出自身的大模型,“都不是百模大战,至少是千模大战,不出意外很有可能發展到萬模大战”,ChatGPT的熱度還將持續。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
王小川也表示,ChatGPT正在不斷形成新的應用場景突破,行業依然是在快速發展變化當中。此外,當大衆开始體驗ChatGPT的功能時,也還會有一波新的熱度高潮。
如何看待本輪GPT突破的意義與價值?
王小川表示,這次GPT技術的發展跟之前的互聯網有本質的區別,互聯網更多地是信息傳遞,通過“連接”改變生產關系,但本輪以GPT爲代表的通用型AI的發展,在未來帶來的將是“技術變成生產力”的變革,是底層模式的變化。
百川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小川
周鴻禕表示,GPT對自然語言能力的理解,意味着對這個世界構成的知識第一次有了完整的理解,有了理解以後,用自然語言跟人類做交流,這個能力本身已經達到人類人工智能,這是第一次從感知發展到大腦工作原理、到了認知層,相當於是皇冠上的明珠。GPT的熱度這么高,是因爲它能真正幫助人們解決問題,讓人們真正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曙光。從上世紀70年代計算機發明不久人類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過去近50年這個曲线一直很平緩、很慢,周鴻禕認爲2023年是一個拐點,人工智能开始進入指數級發展,這次不是虛火,是真正的工業革命級的技術,至少能提高很多企業、很多人的工作效率。
ChatGPT有哪些新的應用趨勢?
周鴻禕表示,GPT正在具備任務調度、任務規劃和調解的能力,讓其從“副駕駛”的位置上逐步變成“主駕駛”。 周鴻禕以電腦爲例,在通用電腦出來之前,只有少數機構才能使用,通用電腦出來以後,上面可以跑財務軟件、遊戲軟件、辦公軟件、工業制造軟件等各種功能,從而對百行千業產生價值。周鴻禕稱,不要把GPT看成是新時代的搜索或者是新的聊天機器人,這只是第一個版本的包裝而已,GPT本身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邊界,GPT的應用場景才剛剛开始,GPT怎么和傳統行業結合,GPT究竟是工作在副駕駛模式還是主駕駛模式、還是辦公助手模式,還不確定,就跟電腦一樣,未來三到五年各種行業都要被GPT重塑一遍。
垂直GPT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周鴻禕表示,目前大廠都在做GPT,大公司的場景豐富、資金充足,並且擁有巨大的算力和人力的投入,相對於大公司,創業公司做通用GPT的機會相對少一些。周鴻禕比較看好垂直類、企業級的GPT,他表示,現在在醫療、法律、教育很多垂直領域,有很多公司在做行業的GPT,行業GPT對GPT能力的要求沒有那么高,打個比方,通用GPT是哈佛培養的博士後,我們現在培養不出來同樣級別的學生,如果我訓練出大學本科畢業,再用法律、醫學的制度來訓練,在這個領域深耕下來,大學本科畢業的醫學研究生可能會在醫學方面比通用GPT博士後更加勝任。並且一些政府部門和很多大企業,也是需要自己專有的GPT的,一方面,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私有知識,這些是不可能訓練到公有的GPT裏面去的。另外,公有GPT還會涉及到數據泄漏、數據安全等問題。
王小川表示,大企業在原有的優勢場景能力之外,不一定具有競爭力,當大企業嘗試維護新場景,原來的結構、人的考核方式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對原有的文化形成巨大挑战,像互聯網公司做制造業,或者是農業公司要做互聯網,都會帶來非常大的難點,每個大公司都有自己的邊界,這也爲創業公司研發垂直GPT留出了空間。另外,從整個行業來說,做垂直GPT,對現有場景要求沒有那么高,能夠迅速實現經濟上的循環,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競爭力的趕超。
目前的人工智能市場是否存在泡沫?
沈陽表示,深層次人工智能市場,現在還處在創新擴散的高速增長期,在增長期當中,輿論泡沫、產業泡沫、資本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看到深層次智能本身有非常堅實的基礎,包括巨頭巨大的產業投入,並且全世界現在每個月超過一億人在使用相關應用,這種使用事實表明,類似於ChatGPT的深層次人工智能,已經在事實上通過了圖靈測試,從這個角度來說是不存在泡沫的。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沈陽
馬金男表示,首先泡沫不一定是壞事情,我們講經濟發展也需要溫和的通漲刺激,新產業爆發前期,也需要一定的泡沫來刺激市場資源的傾斜,對相關企業來說,一定的泡沫能夠幫助企業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支持,保證研發和場景落地的連續性;對於投資機構來說,一定的泡沫能夠保證資本從投入到退出的健康循環,以增大資本槓杆對行業的撬動;對於用戶來說,一定泡沫帶來的熱度和場景爆發,某種程度上對大衆也是一種教育,大衆通過全民追捧的方式了解這個技術、應用、工具,了解之後,再進一步思考如何能夠使用它、如何應用於自身,帶來有效需求的爆發。當然,泡沫也要是溫和的,不能最後爆炸了把前期所有的積累都炸毀掉,另外核心更要看新產業的增長空間有多大,通過產業發展能不能消化掉泡沫,走上一個健康的發展路徑。
鈦媒體集團首席運營官、執行總編輯馬金男
GPT會取代人的工作嗎?
周鴻禕認爲,大部分工作不會被代替掉,他表示,面對整個社會還是希望大家對人工智能要有正面的理解和支持,不能把人工智能渲染成造成大面積失業的推手。GPT首先還是一個工具,人工智能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人機結合、人機協作,提高勞動生產率,如果很多工作完全沒有人的創意,沒有人的主導,完全靠人工智能,目前還是有很多問題的。周鴻禕表示,GPT能夠幫助人們解鎖很多技能,未來不會用GPT的人會被淘汰,GPT真正的用法還是挺深奧的,要跟它做很多的互動。
王小川則認爲,大多數的工作崗位會被取代掉或者是消亡掉,不是說光被機器取代,而是這些崗位沒有相應的價值了,比如數字營銷,今天看到的好像是機器可以寫文案了、機器把人取代了,但從未來來看,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买手、有個人助理的時候,也就不需要看廣告文案了,王小川稱之爲“逆工業革命”, 王小川表示,工業革命是把很多分工越做越細,分工越細,效率越高,而有了GPT技術,很多事情就被端到端取代了,原來很多人幹的活,可能一個人就幹了、甚至這個崗位就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的崗位不會被取代,而是消失。借助GPT的能力,每個人不是在原有崗位做員工,而是可以利用GPT幫助實現個人的夢想,社會將變得更加扁平,每個人可以活的更加自我,找到自己真實存在的意義,短暫的職業消失或者是失業換來的是每個人有更多的解放。
沈陽認爲,我們要更多擁抱新的技術、新的理念,讓AI成爲每個人的工具,每個人的助理,讓AI幫我們幹活,增強人們在職場的能力。並且深層次人工智能的發展,雖然會帶來一些現有職業的消失,但也會催生很多新的職業。沈陽還表示,一些人有一個誤會,原來我們認爲體力勞動者會被先替代,現在發現AI會先替代腦力勞動者,但是人類有一個能力是目前AI難以替代的,人有很多發明和發現是在“玩”的過程中去創造和突破的,而AI現在不會像人這樣去休闲,在這一點上人類生活的目的是很多元化的,但是AI現在的價值函數還是比較單一的。
馬金男表示,每一輪大的科技革命的到來,都會導致一定程度結構性的失業,但這是短期的波動。GPT與蒸汽機、內燃機、計算機並無二致,都是人類創造出來並服務於人類本身的工具。我們看到,自工業革命爆發後的三百余年裏,人們在被各種技術工具寵溺“變懶”的同時,更是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最驚人的財富。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大優勢是擁有創造工具與使用工具的智慧,創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權力始終牢牢掌握在人類手中,不曾旁落。舉個例子,19世紀初農民花300個小時收割的小麥,在使用馬車機器的19世紀末,只需要大約50個小時,在使用大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的20世紀,則只需要短短4個小時,但農民作爲一種職業並沒有被替代,被替代的是汗水、疾病與鋤頭,一些因機器幫助而有足夠闲暇時間的農民,也陸續成爲了產業工人。新技術的工具屬性、以及新技術帶來的經濟發展所創造的新的崗位,一直是技術和人工協同創造價值的粘合劑。
人類如何和AI共生?
沈陽表示,我們只要充分利用好AI,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充分使用AI給我們賦予的能力來控制它,人類是有可能實現新的進化的。人跟AI是共生的,要把人腦和電腦連接起來,人類大腦的潛力現在還沒有完全被开發出來,如果有AI的幫助,人會發展成什么樣子?我是特別期待產業界把AI和我們的大腦未來實現打通,讓人的生活和思維變的更好。
馬金男表示,正如沈老師所說,AI對於釋放人的潛力擁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在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AI肯定比人類要強,一些普通人借助AI能力,做了很多他們想做但是沒有做的事情,比如文言文寫作、作曲、繪畫等等,借助AI的工具幫助人們實現夢想,也是技術推動平權很好的案例。另外,通用型AI所帶來的效率的提升,某種程度上也可以幫助人類向地球之外的空間進行更多的探索,嘗試打破資源的限制,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ChatGPT有哪些新的應用趨勢?會取代人的工作嗎?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51.html
相關閱讀:
- 香港穩定幣最新法案 創新催化劑還是監管枷鎖? 2024-12-23
- Ethena 對 DeFi 來說是系統性風險還是救世主? 2024-12-23
- Outlier:以太坊六大L2激勵效果研究 爲何新L2空投後留不住用戶 2024-12-23
- 韓國加密貨幣之王的稅務困局:Do Kwon被追繳千億稅款始末 2024-12-23
- 歷史新高?貝萊德BTC ETF流出7300萬美元 2024-12-23
- 2025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加密股票? 2024-12-23
- 特朗普任命前大學橄欖球運動員Bo Hines爲加密貨幣委員會主席 2024-12-23
- 金色百科 | 什么是壓縮NFT? 如何鑄造 cNFT?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