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鳴最新演講:區塊鏈和Crypto蓄勢待發
2023-10-15 11:58 萬物島ThreeDAO
作者:曾鳴,整理:萬物島社區Jianle,來源:萬物島ThreeDAO
10月12日前阿裏巴巴首席战略官曾鳴教授在曾鳴書院和湖畔科研中心舉行公开課《看十年》。在這場時隔六年的公开演講中,曾鳴教授提出了「技術變革如何驅動商業範式變化?企業战略如何跟進十年遠見的變化?對未來十年商業變革根本判斷是什么?」等系列新商業變革思考。
萬物島社區Jianle同學對本次充滿幹貨和誠意的學習內容做了筆記和梳理,有個別不改變原意的二次編輯,分享給智能時代創新創業中的你,值得反復閱讀和收藏。
演講全文筆錄: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謝大家的信任,抽出寶貴的時間來聽這堂課。2017年,我突然有個衝動,想去講《看十年》這樣的战略課。當時主要是兩方面刺激比較大。一個是我從1993年开始學战略,教战略,又在公司實踐战略。特別是那段時間,正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風起雲湧的時候,所以對於战略到底該怎么做?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悟想跟大家分享。第二個是我從1991年开始,跟隨着互聯網成長起來,看到互聯網二十幾年的發展,當時對於未來有很多的猜想,想跟大家分享。所以有了2017年的那一次公开課。
2017年的战略公开課就兩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重新定義战略,因爲在一個環境高速變化,非常復雜,又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隨着大勢發展,取得勢能是战略的第一要義,這個是非常關鍵的。我們講看十年,「看」就是Visioning,這個過程變得非常重要,越是艱難的時候,越要認真地看、努力地看。既要有「看十年」這樣的決心,也要逐步培養看十年的能力。而這個Vision,決定了你的格局和潛力。Strategy是Vision和Action的反復迭代,這個話過去五六年大家聽我講過很多,今天我會對這個有一個升級,因爲這幾年有些更深的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
上次講的第二個主題是智能商業的大變革。在线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構成了過去十年企業發展的主題。當時按七家公司的規模大小,各個緯度的進展情況,畫了這張圖。大部分的公司,在今天都還是全球最領先的公司。這是當時講的三個最重要的發展方向:在线化,網絡化和智能化。
所謂智能商業的特徵第一個是能夠低成本、實時服務海量用戶,第二個能夠滿足每一個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第三個能快速迭代。所以智能商業本質上是一場技術驅動的,基於網絡和算法對商業的一次重構。
當時提到智能商業有兩個核心,我把它叫做DNA的雙螺旋,一個是網絡協同,就是大規模、多決策、實時互動,這樣協同效率越高,產生的價值越大。第二個就是數據智能,本質就是機器取代人做決策。它是基於雲計算、大數據、算法,通過快速迭代形成了數據智能。所以,智能商業的兩個核心構成,就是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當時我做了兩個判斷,一個是未來商業是智能商業格局初步確定的階段,第二個是未來是智能時代,是人腦跟機器智能的連接。可以稍微有些安慰的是,這兩個判斷基本上都對的,要不然今天就不好意思站在這了。最重要的是這六年下來,對這個初步判斷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感悟,所以今天的分享核心就是這兩個主題的深入。
我們會分三個議題展开。第一個是智能時代真正的到來,因爲我們擁有了AGI,通用人工智能的這場革命;區塊鏈和Crypto經過了將近15年的酝釀跟發展,也在蓄勢待發;第三個是XR和元宇宙。這是三個最核心的技術,也是今天上午演講我們要着重展开討論的三個領域。第二部分會跟大家分享一個方法論,就是怎么理解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實際進程,通過這樣一種方法論,可以理解未來三年,或者三五年最有可能出現什么?這是战略決策中非常關鍵的一個裏程碑。你要知道,除了看十年長期的Vision之外,三五年的目標到底怎么設定?這需要一個中期的判斷。所以,第二個板塊跟大家講一下,這個中期判斷怎么做?第三塊就講一下智能商業的一些新的思考。
人工智能對未來商業的影響
我們开始第一階段的討論,就是人工智能對未來商業的影響。這張圖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這就是人工智能在過去20年的一個大發展。最早在搜索階段叫大數據,那時候還沒有AI提法。大家知道去年年底到今年ChatGPT火了以後,中國關於大模型的創業團隊就有100多家,叫“百模大战”。實際上,第二階段人臉識別的時候,是深度學習第一次在視覺領域得到大規模應用,2014年就有上百家的視覺公司在創建。人臉識別,今天大家已經覺得無處不在的一個應用,實際上是這一輪AI用深度學習的方法第一次大規模應用。大家現在天天刷抖音背後的推薦引擎,也是基於AI的技術。大語言模型呢?這個叫Large Language Model。爲什么說是通用Ai的一場革命?它實際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算法,就是去預測一個字後面,最有可能出現的下一個字是什么。就這么一個簡單的算法,但是它達到了預測的准確度足夠高,足夠有用。在這個意義上,它看起來掌握了語言。大家知道在《人類簡史》這本書上也提到,語言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語言讓我們可以溝通,語言的背後天然就蕴含着人類的智慧,而且人類海量的知識,1萬年左右的知識,基本上都被最近二十年的IT通過文字、音頻、視頻給沉澱下來了。所以,你掌握了文字,掌握了語言,基本上就破解了人類到今天爲止所有的知識。我們今天還不太理解,大語言模型背後的運行機制到底是什么。它也許不像人一樣在思考,但是在局部領域裏面,它表現出了像人一樣的邏輯推理能力。這個對於我們未來就會產生非常根本性的影響。
過去三十年的發展,從互聯網到無线互聯網,到傳感器,數字化轉型,大數據計算等等。這些逐步增強了軟件世界的能力邊界,但是它本質上是在做加法,是疊加。但是AGI、通用人工智能把這些串在一起,提高了所有軟件的適配能力和自主能力,开始從量變到質變,發生了一個新的飛躍。比如說AGI能夠自動編程,這樣一下子讓軟件的能力有一個急劇的提升,這是一個質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大家一般都認爲,大語言模型是 AI時代第一個類Iphone時刻,也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從另外角度來看,通用智能的時代也可以說成是機器人的時代,因爲AI是大腦,它和各種硬件的結合就是各種機器人。比如說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車,就是一個機器人,特別是未來的Robotax司,本質上就是一個技術外包服務公司。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就會對技術,對商業,到底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有個更本質的體會。大家一講到機器人,都會想到波士頓Danymics各種各樣很炫的機器人,但是波士頓Dynamiac發展了30年左右,很可能還不如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這兩年所取得的速度和進展更快。這也是AI技術帶來的在硬件方面的突破,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在整個環境下,也會有飛速的發展。
除了大家講的ChatGPT之外,我還想強調一下,另外兩條AI、AGI的發展主线也非常非常的重要。一個就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的要求和ChatGPT不太一樣,它要確保安全性,而且它本質上解決的是人和物理世界的互動。ChatGPT更多的是人大腦的行爲。但是自動駕駛要解決人和物理世界的互動,所以爲什么自動駕駛的特斯拉公司,可以在機器人方面有那么多的積累,因爲它本質上是要去感知外部世界。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是AI for Sicence,而且它更根本,至今爲止AGI只能應用人類現有的知識,並不能創造新的知識。但是AI fou Sicence把AI用來做科學的發展。它很有可能創造完全不一樣的格局,因爲它可能會發現,甚至是新的化學方程式或者是新的物理定律,整個的人工智能又會往前邁一大步。但即使是今天,像Deepmind下面的Alpha-Fold對蛋白質的解析,合成生物學,其實過去幾年非常新生的領域,也是AI驅動的。所以有很多很多的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只是不那么廣爲人知,但是這方面的積累,也會帶來下一步的突破。剛才是一些背景知識,大家可能在不同的場合也聽過,接下來的兩頁PPT是今天最重要的兩頁PPT之一。
AI與互聯網時代的差別
我們是從互聯網時代到了智能時代,到了AI時代。那么互聯網跟AI到底有什么本質的差別?互聯網本質上處理的是海量數據,它解決的是信息流轉和匹配的效率。核心價值在於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信息盡可能的流通、匹配,不要有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各種各樣的Friction這種摩擦。但是AI時代,AI最本質的是處理海量知識,它不再是數據,也不僅僅是信息,是通過對數據和信息的加工,產生的知識,這個知識跟原有知識的結合,去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它解決的是決策的效率和成本。也就是說,機器能否取代人。因爲到目前爲止所有的決策都是人在做決策,機器如果能取代人做決策,就是一個質的飛躍。它的核心價值實際上是創造新的供給。這也是我最近一年感受比較深的,我們剛开始都很擔心AI將來會不會取代人什么的。那是有很多可以去展开討論的地方,但是在今天我們在實踐中看到的,其實最早用AGI服務的都是以前用不起人的服務的,因爲人的服務是很貴的。所以,其實AGI的服務其實是提供了新的供給。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在线教育。在线教育過去的那一浪的發展,所有的努力,都是想利用互聯網的手段提高,高質量的老師的教學效率,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互聯網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AI時代的在线教育,是通過無限制的高質量的老師供給,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原則上每學生都應該配一個自己的老師,而這只有AI老師才有滿足。同樣的道理,全世界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都是醫療成本太高,醫生服務不夠。如果有AI醫生出現,整個大家的健康狀況,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所以AI本質上是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
過去五年,大家做數字化轉型,做在线,做產業互聯網爲什么做的那么辛苦。本質的原因是這些行業不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是供給不足的問題。比如說大家所有做互聯網醫院的,做醫療服務轉型的。你解決所有的問題價值都非常有限,因爲你解決不了最核心的問題,看病治療那個瓶頸總是在那的,就那么些好醫生,你怎么去做信息匹配都沒用。所以這個是Ai時代,帶來一個全新的機會,是我們真正去創造新的供給,海量的供給會創造新的需求。
AI時代的最核心的能力,是根據決策場景建立決策模型。這個詞我後面會專門再展开講,非常重要。因爲我們所有的決策都是基於特定場景的,人很多時候的決策,是下意識甚至是潛意識的,你怎么把這些人,可以用很自發的方式完成的決策,把它顯性化,變成一個機器可以用它的邏輯去實現的決策。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挑战,所有的難度在這前面,特別是對於AI應用企業來說,對於大模型的一些前沿的公司來說,對於算法可能是很大的瓶頸。但是對於AI應用來說,最核心的就是建模能力,理解真實場景下的決策。這個難也是因爲AGI的決策方法跟人的決策方法不一樣,所以你需要一個翻譯。比如說應用數學,這門學科爲什么過去十年,在本科生裏面成了一個選學,大家的小孩或者朋友中間很多選這個學科的,就是因爲應用數學的核心就是建模。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這個模型有意思的地方,只要你建立了模型,形成了一個閉環,它自己能夠不斷的迭代,優化生長,它是一個活的AI系統,在這個意義上過去我們所有的發展,都可以說是一個機器時代,再復雜的機械系統,都是簡單系統,它們只能做確定性的執行。但是再簡單的認知系統都是復雜系統,所以AGI現在是在發展出一種類似生物的,可以有機生長的一套系統。這也會是根本性的發展。我們怎么去擁抱自己帶有某種能力,某種傾向,又有自我學習,自我成長的能力。這是AGI的本質,跟互聯網時代不一樣。互聯網時代還是在解決相對確定性的信息匹配的問題,但是AI時代是打造認知系統的問題。這是今天第一個需要跟大家分享的觀點。
總結一下,在2017年公开課的基礎上,再做一個提升,時代驅動力是智能化,我把“智能化”提到更高高度,成爲這個時代的主導。互聯網時代其實是在线化,軟件化跟網絡化,在线化跟軟件化的結合過去20年最火的SaaS,網絡化就是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IOT物聯網的一系列的發展。它本質是連接,完成網絡協同的基礎設施。每一個新時代,都建立在上一個時代的基礎之上,所以在互聯網時代繼續發展,基礎設施會變得越來越好的基礎之上,我們可以看到,智能時代新的驅動力。一方面是智能化。這是我們剛才整個講演都在講智能化的發展,特別是通用人工智能,會越來越強大。我們不知道它最終會強大到什么樣,我們只知道它會越來越強大。另一方面支撐智能時代的發展還有兩個平台性的基礎技術做支柱:1是人機交互能力的不斷的提升,這是我們馬上就要展开講的XR話題。2就是區塊鏈和Crypto,帶來我們全網協同的能力的提升。
XR:人機交互
接下來我們展开XR技術的深入討論,從AR、VR到XR整體就是人機交互的一個發展過程。先簡單地講個背景,我們拋开主機時代不講,主機時代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那種磁帶的輸入等。從pc時代开始,大家可以想到,今天最牛逼的幾家公司之一微軟,蘋果。其實核心發明就一個GUI圖形交互,然後產生了我們今天所有的互聯網革命。從個人電腦到鼠標到鍵盤,本質上是鍵盤輸入,到微軟的全套的軟件系統。然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主要是觸摸屏的輸入,也包括部分的語音輸入。第三條路就是過去十年开始發展的,2012年Oculus成立,2014年被Meta买了,虛擬眼鏡VR。2014年GoogleGlass也出現了,2015年推出了一批產品,2016年,當時大家都非常興奮,把它叫做虛擬現實的元年。因爲那一年第一代Oculus Rift發布了,索尼推出了自己的VR眼鏡,微軟發布了Holowlens,還有當時特別火的遊戲叫PokemonGo,我還記得爲了遊戲,我還特意把小孩帶到橫濱去那個抓怪物。當時第一個基於虛擬現實的火熱遊戲,但是後面很快就沉寂了一段時間。像大家都很熟悉的高科技的發展軌跡,中間有個階段性的懸崖。那么2019年、2022年大家都在努力。Magic Leap是當時看起來特別有希望的一家創業公司,得到了谷歌,阿裏巴巴很多公司的支持。2018年我去看Magic Leap,當時快要投產的下一代產品。我看完以後,當時特別的震撼,不是真假的問題,是將來分不清真假的問題。就那個效果,它是完全可以迷惑你的眼睛,因爲它給你的眼睛,都是真實的光源,所以眼睛是沒有辦法判斷,我看到的到底是所謂的真還是所謂的假,它看到的就是成形的圖像,然後給大腦輸送信號,這是我當時第一個感覺。第二個是,當時Magic Leap的Founder給我們講ppt的第一頁,就講我們做的不是眼鏡,我們做的是未來的人機交互。大家想想看,你只要眼睛動一動,看一看電腦就能執行你的命令,那不是快多了嗎?也容易多了。但是很可惜它們碰到了一些最後的技術難關沒有過去。所以Magic Leap後面轉型做了ToB的公司,沒有做成消費品的爆炸性的成長。但是今年有兩個重磅的發布,一個就是Apple的VisionPro,這是Apple第一次正式在這個領域發布產品,定義了很多新的標准,也給大家帶來很多的期待。第二個就是,上個禮拜Mate發布的Quest3,正好打的是中低端,蘋果做的是高端,兩家選的技術路线都基本一致,這就說明了行業標准再开始慢慢的浮現,然後又有高端又有低端。附帶說一句,Mate還推出了個AiGlass,也是爲了人機交互的發展,它雖然不是一個虛擬眼鏡的產品,但大家可以看到視覺交互又一次成爲行業的焦點。
回到講硬件,它的核心目的是什么?硬件的核心目的是完成人機交互的新的機緣,我們講到了最早的PC計算是通過Keyboard,通過鍵盤來交互的。移動計算的手機是通過觸摸屏,到了所謂的空間計算的時代,空間計算核心強調視覺跟感知。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我們不用去計較細節。
我想總結一下,XR這個領域爲什么對在座的每一位都很關鍵,它的技術背後的本質是什么?這也是一次人機交互的質的飛躍。以前我們跟機器,機器包括後面的AI,我們以前跟機器交互都需要主動的去操作機器,都是要我們去輸入。但是未來是機器主動的響應人,我們可能什么都不用做,它自然的感受到了,如果我們進化到腦機結合的時候,甚至它潛意識就知道我們想什么,它可能就去執行了。所以未來是機器感知人,它來主動行動的一個交互界面,所以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時代。我們會看到,會有越來越多的各種各樣的機器,將會把人體感官跟數字世界直接連接。我們現在是AR、VR眼鏡,可以穿戴的設備,包括衣服、類似皮膚。距離是從遠到近,貼近皮膚,再進入皮膚。植入芯片之類的肯定早晚都會發生。這些是十幾二十年非常大的一個發展趨勢。這個趨勢的商業意義是什么?是從XR、VR眼鏡开始,我們开始了人類自身感知和注意力的數字化,人自身不再獨立於數字世界之外。我們可能正在變成DigitalNative,我們將來可能就是數字原生了,所以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完整的人,將來的人都是DigitalNative的人了,是不是叫人,它們將來都會有不同的定義了,我們會進入成爲數字世界的一部分,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
爲什么說元宇宙,大家曾經那么向往,就是因爲那是一個純粹的數字世界,不受物理規律的限制,而且在元宇宙裏頭能夠實現極致的個性化,還有你非常豐富的生物特徵,還有非常豐富的場景,可以有無窮無盡的服務。所以那時候元宇宙爲什么讓大家那么興奮,也是一個讓人很期待的未來。但是XR,類似的設備,除了硬件設備之外,它同樣需要軟件和算力的提升,所以跟這匹配的是邊緣計算,包括算法的微型化。所以,將來每一個邊緣設備,它的感知,計算,思考,決策能力也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所以這個技術和AI技術,也是相輔相成的,它實際上是提供了一個無限廣闊的場景,讓AI可以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它反過來又會促進AI技術的進步,因爲沒有AI技術的進步,它支撐不了更深一步,更復雜,更實時的技術要求,所以這兩個是完全相輔相成的技術。
區塊鏈和Crypto
我們接下來講第三個技術領域的發展,區塊鏈和Crypto。這一塊可能有一些朋友不是那么熟悉,要展开講又太復雜,我還是會講的比較簡練。大家可以先把一些結論性的東西先記下來,以後可以慢慢消化。區塊鏈技術爲什么跟Crypto那么緊密的結合,它實際上是先有了第一個加密貨幣,就是BTC,比特幣。2008年中本聰發布的白皮書,產生了挖礦行業,出現了比特幣,得到了足夠多人的共識,比特幣現在幾億人的共識是有的,可能是交易購买過比特幣,這是一個蠻有意思的基於技術,基於算法,大家形成的信任和共識,也是一個全新的東西。
基於比特幣脫胎出來了區塊鏈技術,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开發出來了以太坊,以太坊成了智能合約的一個通用技術平台。以太坊也經歷了三輪的發展,第一輪的發展就是ICO,Initial Coin Offering就是 17年那時候特別火的發幣。發幣就是第一個智能合約,最簡單的,怎么在线上自動發幣,形成了一套規則和體系,發幣是以太坊的第一個殺手級的應用。在這基礎之上,2020年的夏天,出現了所謂的Defi。Decentralized去區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實際上是用區塊鏈的技術,把簡單的金融服務基本上全部都重新做了一遍,基於過渡抵押這樣一個概念,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基本上把所有簡單的金融服務復刻了一遍,這也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基於Defi的積累,2021年开始出現了Gamefi,有不少朋友也玩過一些gamefi的遊戲,包括StepN的跑鞋,都屬於Gamefi的遊戲。然後就是NFT的圖像。每個產品背後都基於一種類型的智能合約,所以上面的應用就促進了以太坊的一輪又一輪的發展。當然以太坊本身也在進行擴容,也在進行layer1、layer2分層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根本挑战
2022年,行業出現了太多的負面的事情,出現了很多暴雷現象,加上整個一年,市場也沒有新的東西。所以大家很困惑,這個領域還有沒有未來?即使是一些很堅定的信仰者也开始動搖。我覺得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先回答,區塊鏈的本質是什么?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價值網絡,它不是信息網絡,互聯網是個信息網絡,但區塊鏈是個價值網絡,它的核心目的是讓數字資產可以更有效的流轉。它另外一個附帶的產品,由於在线上發幣變得非常的簡單可靠,通過發token的方式,可以產生一系列的新的激勵機制的創新。這個是區塊鏈的兩個核心的突破,本質上是生產關系的突破。這是我們一开始就爲了衝着生產關系去的一個技術創新。
這個帶來的很大的挑战就是,它本身不是個生產力的工具。它很難帶來用戶體驗的一個提升,所以區塊鏈的領域就一直在等,有沒有一個好的應用,好的應用能不能達到上億的用戶,才能夠把整個的一套體系展开。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所面臨的根本的挑战,就是沒有能夠直接提高消費者體驗的技術創新,這個領域本身沒有。第二個它們本來指望把傳統資產,比如說各種各樣的金融資產在线化。但是這個也進展不順利,因爲它所提高的效率,創造的價值沒那么大,同時也有足夠多的傳統利益和既體系去維護,所以這個轉型也不成功,再加上沒有新的應用,所以它沒有新的數字資產。沒有數字資產,你有一套價值網絡去降低數字資產的流轉,那就沒有意義,就無根之木。
下一步這個領域裏面會有怎樣的發展。一個就是順着現在的邏輯,它會繼續的發展,比特幣繼續會作爲一個另類資產,某種意義上BTC會像數字黃金一樣繼續走向更大的共識,或者比特幣能夠在支付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基於支付網絡去推動普惠金融的發展,這是一條順着金融主幹道創新的路。第二個就指望新的應用的發展。過去兩年積累了很多Gamefi跟Socialfi方面的創新,也許在接下來的半年一年,我們看能看到一些初步的成果。
AIGC:生產力的大突破
我認爲最有價值的突破,是通過AGI創造海量的新的數字資產。AGI第一個突破的領域就是AIGC,就是深層次AI,也就是創造海量的內容。明年的某個時刻,肯定會有非常好用的文字、語音轉視頻的工具出來。基本上從文字到語音到圖片到視頻,創作的門檻會急劇的下降,創造新的數字資產的空間會急劇的上升。而且就像我們講虛擬世界一樣的,未來的這些數字資產,它會越來越走向主流,它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這些資產有價值,大家就會重視,大家就會對它的流轉交易,會非常的上心。所以在那個基礎之上,新的數字資產,天然會去用新的價值網絡的技術平台。
同時我剛才講到以太坊核心是智能合約,但未來機器跟機器之間的合作,它們的互動方式跟人跟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它們需要有更多,更自動,更高效,更智能的合約直接完成,所以在這個領域裏面,區塊鏈、Crypto有很大很大的發展空間,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我也把它當作AGI整個智能時代重要的組成部分。
無論是從剛才講的Crypto的領域,對創造經濟的呼籲。還是看AGI帶來的價值,我覺得未來,我們將迎來一個創造者經濟的時代。一方面,這個趨勢看得非常清楚,AGI會逐步取代結構化的人類知識,並且變得越來越智能。第二個,人借助機器智能的力量,有機會變得越來越有創造力。就像工業革命的早期,大家都非常的恐懼,人不再能夠以體力來獲取價值,人不能靠體力生存了。但是過去的100年,出現了白領階層,出現了知識工人,出現了軟件工程師,能靠自己的腦力活動,創造了過去100多年、200年的繁榮。我能看到的相對美好的場景,由於機器或者人工智能把人從繁瑣的、重復性的、無聊的腦力勞動裏面解放出來,人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开發自己的創造力上。去做自己真正有激情的,也能夠做得更好的事情。這個可能是兩個基本的動力。在這個基礎之上,人跟人、人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的協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時代,機器跟機器之間協同是靠API,就是應用之間要有一個約定的規範來互助,但是由於AGI的發展,未來所有的服務之間,是用自然語言來交互。也就是說,機器會學得像人一樣,直接來對話,機器跟機器之間就完成了協作,自然語言反而變成了人跟人,人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的溝通語言,對於智能合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我們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剛才講的這些內容,德魯克可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商業思想家,他把工業革命劃分成了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生產力的革命,本質上是工廠取代了手工作坊,因爲傳統上過去手工作坊知識,都只能靠師傅帶徒弟,人傳人。但是有了工廠以後就开始有了科學化管理。第二個階段,是100年前开始的管理革命,也就是說开始有了企業的概念,以前只有單個工廠,核心就是生產跟賣,但是我們從管理开始,有了矩陣式管理,職能化管理,人力資源部門,战略規劃部等等。商學院100零幾年之前成立的,目的爲管理革命輸送海量的,可以批量化輸出的高質量的管理人員,這是標准化也很重要。MBA出來都是標准化的語言,就是這樣一套商業化的訓練,這是管理革命。那么隨着IT的發展,從六七十年代开始進入了軟件革命,也就是IT革命的時代,那時候軟件工程師創造最大的價值。順着剛才講的AGI對人類結構化知識的替代,人必須走向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我把未來的第四個發展階段,新的發展階段,叫做創造力革命的階段,人未來的價值就體現在創造力上。
我們將要迎來的是一個新的經濟範式。智能時代的經濟核心,我們把它叫做智能經濟,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剛才講的創造者經濟。三個核心的支撐,就是我們剛才討論的通用人工智能、Crypto、AR&VR。當然這三個發展階段不一樣,目前是AGI發展勢頭最猛,Crypto處於相對低谷正在酝釀的階段,AR&VR可能還要三五年才會產生大規模銷售的應用級產品。但是這幾個的趨勢是非常清楚的。
人類文明的演進
我們如果從智能經濟再跳出來,從一個更廣大的角度來看人類文明的演進。實際上,人類的發展核心依賴於兩個,一個是人類網絡的發展,就是我們講到的語言、文字、文化、制度等等,都是所謂的軟的制度性的東西。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人一直在創造的工具網絡,從最早的火,到工具的使用,到農業化到物理的網絡,到今天的物流網,通訊網,計算網,這都是物理的工具網絡的發展,工具的網絡促進了社會進步,促進了人類的發展,然後人類又發明出了更多的網絡,發明了更多的工具,促進新一代的技術發展。所以技術進步跟社會進步就通過這兩個網絡,產生了一個質的飛躍,一輪一輪的發展。
大家如果真正看,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單個大腦的容量其實提升很小很小的,進步就是兩個。第一個對大腦开發,一步步的开展,就我們大腦开發比例還很低的。所以爲什么創造力革命有可能?我們有可能开發出很多我們想象不到的能力。第二個,目前看起來更重要的是群體智慧的湧現,也就是通過社會協同。實際上我們創造的這個社會在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且在加速度發展。
技術變革推動的工具網絡的進步,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主线。基於這個,我們可以做一個判斷,我們今天討論是處於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從火的發現和應用,到工具的使用和發明,到農業經濟才1萬年左右,再到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械動力,第二次革工業革命是電力,雖然有人把信息革命叫做第三次工業革命跟第四次工業革命,就所謂工業革命4.0。但是我自己覺得從概念的角度來說,把信息革命獨立出來可能更清楚。所以,我們有了第一次信息革命,就是電腦的發明。然後第二次信息革命,大概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有個人電腦,互聯網的發明,到最後通訊網絡跟計算網絡的融合,形成了互聯網過去20年的大爆炸。
我們過去的五年跟未來的五年,就是一個過渡期,從互聯網時代走向智能時代,我個人傾向於把它叫做互聯網3.0。從互聯網1.0的PC到2.0的移動,到3.0的未來。爲了在概念上更清晰,我們可以把未來的十年,甚至接下去二、三十年,定義爲智能時代的开端。智能時代1.0,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的機會,也是時代的挑战。我們今天不論什么位置,所有人只有一個共同的挑战:成爲智能時代的原生物種,你才有機會發展,甚至才有機會生存下去。這是我想講的整個宏觀的一個大圖。
通用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基本規律
我接下來講未來三五年的一些展望和技術發展,這是今天第二Part內容。有時候看十年好像還不那么難,大家講未來都可以滔滔不絕。但是你怎么把這個十年的東西投射到未來三五年。因爲你的战略核心是圍繞這三五年來制定的。十年甚至更遠一點是Vision,是那個遠見。怎么看未來三五年,特別是大的技術變革的時候,這么大的不確定性。我反復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這一次又被觸動了,就是ChatGPT的這個爆火,也是最快一個達到上億用戶的一個應用,ChatGPT是不是就是明日之星?它是不是我們正在等待的Next Google?這是我想回答的問題,經過反復思考,我覺得有一個概念可以跟大家分享,叫原生應用的出現,應用或者服務,就原生服務的出現,就Native app。這個概念指什么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通用技術驅動商業變革的基本規律。首先,一場大的技術變革,它往往會帶來幾浪的商業變革,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它獲得滋養,技術本身也在進步,也在變得成熟。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經歷了第一浪pc互聯網,我們可以把它認爲商業化從93年NetScape上市,到2008年蘋果的App store出現,开啓了移動互聯網,再到後來的物聯網,同樣的AI我們也講歷史,經歷過大數據時代,再到AI 1.0再到現在的AI2.0可能是AGI1.0。所以,它是往往是一浪接一浪的,不斷的發展,直到技術走向成熟。然後再被新的技術所取代。
從另外一個角度,我把這個技術變革,帶動的商業變革,劃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是非常早期的發展,這個時候肯定會有泡沫。因爲它讓人看到了太多可能性,但它實現這個可能性的進展,又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期。所以是激動人心的時候,但是這個泡沫早晚都會破滅,互聯網泡沫是大家記憶最深刻的一次。爲什么互聯網泡沫記憶最深刻,是因爲在互聯網泡沫之前,尤其是2000年初的那次三月份的股災。爲什么次是最激烈的一次泡沫,是因爲在那之前大家經歷了工業時代100年的穩步發展,大家習慣的是個线性發展。突然出現了互聯網,一個指數級發展,看不到天空,到底有多高的一個可能性的時代,所以那個泡沫是最突然的,是一個顛覆性的轉型。但是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時候,大家有了第一次pc互聯網的經驗,就沒有那么high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大的技術進步都有大大小小的泡沫,然後進入期的滲透期,然後再到原生應用,然後它就會變成一個通用技術,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用,它變成了一個基礎設施,大概都是這樣的四個階段,就像互聯網已經成了整個社會的基礎設施一樣的。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基礎設施和應用是共同演化的。等會我們再看這個原生應用的時候會看的特別清楚,原生應用通常發生在一場技術革命的第三個階段,它們需要時間去孕育。技術要成熟到一定的程度,它要能夠創造全新的價值,但是這個時候,它能帶來真正的海量的大衆用戶,它變成了國民級的殺手應用,就像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一樣,最後,它自然而然的成爲了新商業範式的領導者,追趕者就很難了。
舉個例子,大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這個概念。谷歌是PC互聯網的第一個原生應用。這是我自己的一個判定。當然可能有不同的爭議,說不同程度的原生應用。你要說雅虎可能也可以算,Ebay可能也能算,但是就徹底的程度,肯定是這個谷歌是真正的PC時代的王者。它能做到就是因爲它在幾個層面,都完成了顛覆性的創新。一個就是搜索框。谷歌那個極簡的搜索框出來的時候,絕對是震撼。而且,所有全網的信息,你輸入一個關鍵詞,幾秒鐘就能返回來。這是以前不可能做到的,它是用戶體驗的一個極大的突破。這樣一個突破其實需要底層技術的一個重大創新來支持。這就是所謂的雲計算,或者從技術的角度講,就是分布式計算。那么今天Ai計算,這些其實都是基於分布式計算發展過來的。所以它开創了一個計算的新時代,但同樣重要的是它开創了一個商業模式,叫Pay for performance,就是大家今天熟悉的精准營銷。把廣告成本從一個不可衡量的指標,變成了可以精准度量的,我花多少錢得到了多少用戶,而且是事後付費,你用這個客戶點擊了以後才收費。而且價格是市場定價,有人跟你搶價格就高沒人跟你搶價格就低。通過這樣的市場定價,才能把海量的點擊都給它充分的利用好,所以它這個商業模式的一個巨大突破,所以才會出現一個巨大的虹吸現象,就是廣告往线上走,线上廣告往谷歌走。才有了谷歌十幾年的輝煌,大概有十年時間,硅谷所有人才都在谷歌,所有的創新都從谷歌發生,然後就是極高的利潤率,非常高速的增長,到後面的搜索的壟斷。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一個原生服務,开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是剛才講到的三個時代。可以看看技術帶來的這個原生服務的出現。剛才講到的谷歌,是PC互聯網的原生服務,98年成立,04年上市。第二個原生服務是Facebook。臉書,04年成立,12年上市。Facebook是非常典型的,它是pc時代的這個原生應用。但是它上市那一年,正好碰到移動互聯網,开始變得非常的火爆。所以一上市股價就跌了40%。然後再逼着Facebook快速的進行移動互聯網的轉型,06年的推特。剛才講到07年Iphone蘋果手機發布,08年App store發布,09年开始出現SuperApp超級應用,也就是第一批原生應用,大家可以看到很密集,Whatsapp、微博、然後Uber。這是09年的,然後10年美團、Instagram,11年的微信,12年的頭條。13年的快手,15年的拼多多,16年的抖音,我們今天基本上就是被抖音跟拼多多定義了我們的生活。這就是真正移動互聯網的這個王者。就最原生的應用,所以大家可以從這個歷史。來看看原生服務,它需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它才能產生。
AGI時代的原生服務
這是另外兩頁非常重要的PPT,對於做AGI的同學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衡量你到底有沒有真正走在最前沿。第一個就是你有沒有用的最新的AI技術,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因爲大語言模型解決了語言的問題。所以你可以通過自然語言對話和未來的XR眼鏡、可穿戴設備這些帶來視覺空間的感知。你可以跟用戶進行深入、持續的、互動和溝通。基本上永遠在线是將來的這個Default。第二個非常重要,剛講到的你破解了語言,就破解了人類知識的總和,可文字化知識的總和,也就是說你可以隨時調用全量的人類知識。這就是所有被訓練的模型所完成的事情。第三個是用到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也就是說它幫助你做決策了,你用那個技術,目的是爲了產生用戶體驗質的飛躍。它怎么從場景決策,重新定義產品,然後你能不能夠很好的調用大語言模型,利用好這個通用知識。然後就是在這個場景下,你需要什么樣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你能不能夠實時調用這些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最後是創新的交互,我覺得這點也非常重要,因爲成熟的硬件,能夠更好的承載背後的技術。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ChatGPT的話,可能還是個半成品,它的確是創造了新的人機對話方式,其實Siri這些只是解決了語音辨別的程度,精准度。但是它是沒有辦法進行語義的對話的,大語言模型解決了自然語言的對話,所以任何場合對話會變成一個非常主流的交互方式。在很多場合它是最高效的,但這個ChatGPT的產品形態,非常老舊了,就回到了最原始的一個PC的網頁,這中間肯定有很大的創新空間。新的用戶入口可能也未必,因爲它的用戶數已經明顯的緩慢下來。就簡單的對話,百科全書一樣的查閱。包括一些簡單的寫作輔助功能可能構不成一個殺手級的應用,新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出現,所以從這幾個角度來判定,我覺得ChatGPT只是吹響了號角,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原生的應用。
Web3.0的未來
未來三年,我覺得大家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哪一個創業團隊也包括少數的巨頭,有機會推出真正原生的應用,它會帶來這個時代的井噴。通過剛才講到這個原生服務的概念,我自己是這么看未來三五年發展的,未來兩三年是孕育期,甚至在某個角落已經有個創業團隊在做這樣的事情了,我們會看到,AI和Crypto原生的主流服務,很有可能橫空出世,能夠帶來全新的用戶體驗。由於這樣一個主流服務的出現,它會帶動海量原生創新服務的湧現,它甚至會變成某種生態入口、平台基礎設施。就類似蘋果App store一樣,催化一系列的殺手級的原生應用的出現。就像我們剛看到2009年到2016年之間持續不斷的出現大的應用,那么5-10年很可能,原先的領先者會开始領跑,然後再出現個別的第二代更Native的原生應用。大概10~15年左右可能智能時代的,第一批領先者就基本上確立它的領導地位了。
未來三年,就看這個原生服務是誰,然後誰跟那個生態最緊。誰最有大的發展空間。遊戲目前看起來,根據歷史也是一樣的,很可能這三種技術都有可能拿遊戲作爲一個主要的突破口。AIGC對遊戲的這個促進是顯而易見的。GameFi在Crypto領域裏面的應用,VR遊戲。所以遊戲肯定是這個重頭的應用。但元宇宙很可能是靠近十年後,整合創新的大成者,它會是一個真正的、原生的超級的應用,它會讓數字生活,真正成爲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元宇宙需要這三個技術成熟,再進行一輪整合,所以肯定不是五年內的事情。這個可能就是我對未來的一個判斷,供大家參考。
智能化的勝負點:機器取代人
我們接下來講第三部分的內容。有了這個宏觀的以後,我們怎么看商業的具體變化。首先,我們看看這個智能商業的範式革命。這個跟07年的定義,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變得更清楚,就智能化,機器算法,Ai取代人,然後持續的進化,做出越來越聰明的決定,這樣才能大幅提高用戶體驗和商業效率。取代的環節越多,角色越完整,創造的價值就越大。但是最終的目標,還是實時精准低成本的服務海量用戶。1.0的成功案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從最早的淘寶購物到後面的抖音,短視頻的瀏覽。到自動調度滴滴打車、美團外賣。這一輪發展爲什么會加速?是因爲Ai的突破讓機器的能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同時,越來越多的決策,將會被機器取代,而且會越來越智能。
這可能也是一張非常重要的PPT,大家以後在實战中會反復應用到。就是你怎么做智能化,過去的15年,大家做數字化轉型做的非常非常的辛苦。我後來意識到一個本質的問題,就是這個技術創造的價值不夠。我們是在爲智能化做鋪墊,那下一步怎么完成智能化的這個突破。核心是場景,因爲決策肯定是基於某個場景做的,那么你的用戶是誰?他在哪個場景下,面臨什么樣的挑战?然後,你要基於那個場景給出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提供一個完整的服務,那才是智能化轉型成功。所以你左邊要調用的,可能是某些標准化的產品或者服務模塊。未來原則上沒有產品公司了,只有服務公司。產品只是解決那個場景下需求的一個服務的工具和載體。
我們以前一直想象場景電商,我今天才明白這個場景電商,在今天才有可能做,是因爲你必須基於那個場景做決策。調度所有的知識跟專業能力,給出在那個特定時點,特定人群,特定場景的最佳服務方案,一步到位,這就是智能化。這是智能化時代的個性化,而且是在這個意義上C2B的商業模式才真正成立。或者更完整的表達,就是用戶驅動的那個商業模式,可能是C2S2B2B那個“S”就是智能化平台,因爲消費者需要這個智能化的平台,直接整合所有可能的資源,給出它一個最個性化的,實時的解決方案。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走向了廣義的,廣泛的On demand階段,中間說的那個C2S的“S”就是那個AI Agent。就是那個AI代理,也就是那個活的生長的AI系統,它在持續不斷的學習生長,做出更好更智能的決策。
2023年-2033年:智能商業2.0孕育和爆發的10年
2023年到2033年,我們從今天看未來十年,回到今天的主題,就是智能商業2.0孕育和爆發的十年。而且未來三年可能我們就會看到原生的那個應用,帶動整個生態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會成爲通用技術,賦能越來越多的行業完成智能化轉型。關鍵就在於機器能否取代人做決策,背後的核心能力就是基於場景建立決策模型的能力。建立一個活的,能學習的,能生長的Ai系統:AI Agent。智能商業會成爲主流的商業範式。
這個智能時代要求未來的企業具備什么樣的能力?概念上我們很清楚,就是肯定是需要做智能,然後把這個智能的這個飛輪轉起來,一邊是用戶體驗,一邊是知識和數據。大家現在看到的創業的PPT,基本上都开始畫這個飛輪了,我們就是要做智能化的驅驅動者。但是真正的難點在於這只是一張概念,我們處於這個生態非常早期,我們不知道未來會怎么展开,就像自動駕駛,我跟着這個領域跟了十年,越跟越不知道未來會怎么結局,這個第二階段的競爭會怎么展开?它實際上是一個高度復雜的系統,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所以你在智能生態的初期怎么去擁抱未來?
智能战略:看十年,想三年,幹一年
這就回到我們的老本行,講講智能战略。跟2017年講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是特意強調了這個“想三年”。就是“看十年、想三年、幹一年”,看十年是Visioning,是遠見,這個通過今天的討論,大家應該都很明白,這樣一個遠見的價值。它是所有你战略決策的前提,你必須努力去理解未來可能的各種演化。第二個呢?“想三年”是战略,就是以終爲始。以Vision爲基礎,確立你的定位和發展路徑等。幹一年是計劃,怎么保證落地這個執行。需要強調兩點,一點就是我反復講的,就是战略要基於Vision跟Action的快速迭代和反饋來不斷的修正。你要主動的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來理解和檢驗,你對未來的想象是不是正確,然後根據反饋,來修正你對未來的這個想象。
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是,看十年想三年幹一年不是三件事,它是一件事情的三個角度,我碰到任何新的輸入,我都會問短期,長期,中期的影響是什么,它是個一年的事情還是三年的事情還是十年的事情,所以不是想十年的時候,就想十年,幹一年的時候幹一年,是你隨時要想到這件事情,短期,中期,長期,它是一個什么樣的取舍。這就是战略的功夫,你要去訓練自己,同時看三個角度的能力,這個是非常關鍵的。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可以把這個框架給用活,就是回去認真的看一下,你三年的目標到底是什么?能不能夠具體到某一種衡量指標?不是你傳統的kpl,是某一個真正反應你的創新業務本質的衡量指標。
我再講一遍。你三年的目標是什么?這個目標能不能落到一個非常本質的指標。大部分同學三年的數字是慣性的,线性推導,很少有把看十年的張力,帶到三年目標的制定的,然後再基於這個三年目標。倒推你明年該幹什么,今年該幹什么,大家回去正好差不多到了每年做战略的時候。你可以認真想一下,我們三年的目標清不清楚?不清楚是巨大的機會,不確定也是巨大的機會,說明我們有巨大的成長空間,你可以去創造未來。如果只有一個現行的推導的話,只能說明你增長的空間非常有限。
智能战略:湧現和生長
第二個很深的感悟就是智能战略是湧現和生長。它不再是一個強大的CEO拍腦袋的結果,它是短期,中期,長期利益的一個動態平衡。它爲什么叫智能,這個战略爲什么智能,是在於你主動的去擁抱不確定性,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智能战略是湧現和增長,是保持可能性,甚至是創造可能性,而不只是追求效率。沒有地圖的時候自己造指南針!今天我們沒有一張詳細的地圖告訴我們未來會是怎樣,我們只能自己造指南針,這是智能战略跟傳統战略最大的不同。傳統的战略核心是減少不確定性,比較確定性的規劃,然後高效的執行。但是由於我們今天處於一個巨復雜的高度變化的時代,不確定性就是可能性,就是創造的機會。所以在今天,战略的本質是創造,是創新。在這個意義上,爲什么战略也不再是高管的事情,因爲它是創新,是創造,所以它跟產品跟技術,用戶體驗,都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這些都是一體的,因爲它都得體現你战略的原則,它都得想組織,得像個智能體一樣,給你反饋你做的對不對,這是我們看到战略未來的可能的樣子。
但是這樣的战略,就要求完全不同的組織來實現。我先補充一點,就是說最早战略都是CEO的英明決策,然後過去五六年大家都發現每個公司沒三五個聯創都搞不定,大家會很快發現,你十幾個高管也搞不定,即使你十幾個高管是真正牛逼的,團結一致的高管可能也搞不定。你越來越需要整個組織變得Vision驅動,變得战略驅動,變得未來驅動。
智能組織的未來
爲什么我們需要一個不同的組織,智能組織會變成個什么樣的未來?是因爲環境要求組織能夠持續湧現出好的战略決策跟創新。持續,這裏很重要,在今天這個環境你做對一次,一點用都沒有,因爲你是在進入一個持續的淘汰賽。我們現在的目標可能是亞運會,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可能都在市運會的選拔賽當中,這前面還有好幾步,所以你這一輪對了沒有用,它只是給你买了一張門票,候選資格參加下一輪的競賽。所以你需要建立一個組織,能夠持續的產出高質量的創新和決策。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跟AI時代的脈絡是完全一致的,就是簡單可以復制的工作的重要性直线下降。高效執行對組織未來依然非常重要,但是高效執行越來越會由AI系統來完成。重要的,難的是需要一些高端的人才來建立這個高效執行的系統,但同時組織的重心會越來越演化成創造獨特的價值。所以在個體層面,就會帶來對創造力人才的極大的需求,未來的人才,既需要多緯度的視角,又有獨特專長。特別是因爲AGI的出現,這個所謂窄義定義的專業人士的位置是幾乎又要一次被消滅。
我們工業革命是從通用能力向專業化窄的能力的一個收縮,就是分工加強的合作,合作推動了專業化分工。但我們如果回到一個新的時代,這個起點的話,我們再進入一個新的通用能力構建的時代,最有創造力的人是有通感能力的人。所以我們需要有通用能力人,但是又能夠理解專長、調用專長。組織的銳度,或者說組織的衝擊力,組織的生命力,在於快速突破开放型問題的能力,這是未來組織的核心能力。因爲你要持續不斷的突破,持續不斷的創造。
富有創造力的人和機器的協同是未來主流的工作狀態,我目前能看到的一些雛形。推斷未來創造新工作的最佳組織形式,可能是非常緊耦合的特種兵小團隊,八到十幾個人,大家這輪創業已經很明顯的感覺到,十來個人的創業團隊就滿夠了。上一輪創移動互聯網創業,大概沒三五十個人,基本上撐不开一個攤子。但這一輪創業十個人左右就真的差不多夠了,包括大家很熟悉的Midjourney的案例,也就十幾個人,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做的非常的大。但是緊耦合的這個團隊,肯定是要相應的基礎能力的匹配和支持的,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這個相對松耦合。可以快速調動的組織內部的能力,然後再加上比較廣泛的开放的組織外部的網絡協同,大概是這么三層結構,從緊到松。
組織指導原則的變遷
回到我們講智能商業,這個網絡協同還是最核心的一個概念,組織內部也一樣。從裏到外,我們一定要變成一個網絡型的組織。工業時代的管理核心是核層制,我們一定要打破核層制,走向一個網絡化的組織形態。這個就是我們這樣的智能組織,要求全新的組織原則的指導。100年前管理革命开始的時候。我們強調的是管理,我們用了100年的時間學習管理,今天我們可能很多的創業者還在學管理。基礎的管理當然需要,但是它也是基礎。到了德魯克講的知識革命的時代,軟件工程師的時代,因爲一個好的軟件工程師可能抵1000個一般的、平庸的工程師。因爲一個工程師坐在那一天,你不知道他是在幹活還是在偷懶。
所以整個的組織原則,從管理走向了激勵,因爲你沒有沒辦法根據產出來衡量應該給他什么樣的獎勵,所以就把激勵前置了,這就是股權。從70年代开始,伴隨着整個互聯網革命的股權制度,大家可以看到這十年,特別是這五六年來,股權制度的很多不合理性,其實已經充分暴露了,是因爲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其實不是一個激勵的模式。
賦能的模式,我在2017年的時候就講到,其實我們越來越需要賦能,它有動力,有動機。更多的時候我們到了馬斯洛的倒數第二高的層面,就是自我成就,自我驅動。這個時候他需要的不是激勵,這樣的優秀人才到哪都能找到工作,也不缺錢,他需要的是賦能,需要的是幫忙。需要的是你給他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可以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所以賦能我覺得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會是組織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能力。
但是過去幾年我們看到的一個越來越重要的,雖然還沒有到企業的方方面面,但是至少在我看到的,战略這個制定和執行的層面,共創變成了非常重要的一個機制。就是企業內部最核心的員工,能不能夠一起參與战略討論?然後動態的隨着外部環境的反饋和變化,不斷的調整战略,讓战略湧現出來,我們需要的是讓組織形成一個共識。能夠形成又能不斷修正的這樣一個體系。共創當然需要有前提,你需要合適的人,你需要共享,沒有共享成果當然沒有人愿意跟你共創。所以每一個原則,都建立在上一個原則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個組織原則的演化,我們正在從IT互聯網時代走向智能時代,也正在從激勵走向賦能和共創。
過去20多年來上市公司市值的增長變化
講到這,大家肯定會問另外一個問題,我先給大家看張圖,來點刺激的、真實的東西。市值一個還不錯的試金石,大家今天看這張圖可能會百感交集。它有太多的信息在這裏面,因爲我們看一下過去差不多15年16年。最牛逼的幾家公司,它們的演進可以給我們很多的激勵。
大家可以可以看到07年到17年,真的是互聯網時代。谷歌、facebook、阿裏巴巴、騰訊大概都在二三十倍的增長,在一個很高的基數上有二三十倍的增長。就是從百億美金變成了大幾千億美金的公司。但你看17年到23年這六年裏面,前面的幾家公司都是三倍左右的增長,但是英偉達跟特斯拉是二三十倍的增長。就因爲偉達跟特斯拉就是智能時代的先行者,它們已經开始了30倍的增長。那2033年誰會排在這個單子上?特別有意思,你能看到延續性,也能看到十年的這個階段性的一個變化。
一個結論,這就最後三張PPT,我們回到2017年的PPT。其實結論是一樣的,十年才能大成,你要想做件大事,你要趕上一個大時代。真正跟着這個趨勢發展,沒有十年真成不了事。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十年大成的企業最難的是0-0.1還不是0.1-1,因爲0.1我指的是你的原型稍微有點樣子,但因爲你做東西太新了,你都不知道該是啥樣子。所以往往要個三年,你大概心裏有數,五年你能跟別人講明白,你要做啥東西。沒有看到例外,我這十年包括從14年开始跟着湖畔的同學成長,真的大成的企業,光是战略探索期,三年起步。
所以需要什么呢?需要初心和堅持,就大家老問我看十年怎么看?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你要努力的看,堅持的看。第二個你爲什么會看十年。背後是什么?你爲什么愿意犧牲短期利益來追求長期利益,是因爲你有更大的追求,你有使命,有愿景,有價值觀,你想改造這個世界,你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些,你有一些想帶給別人的不同的東西。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發心,你格局自然打不开,你自然不可能高瞻遠矚,也不可能得道者多助。天時地利人和,是因爲什么來的?是因爲走正道,走大道,代表未來的趨勢。你能夠用最好的、先進的技術,解決這個時代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這才是大成的基礎。我們看剛才的那些企業,所有大成的公司都是時代的企業,“時代的企業”這句話真沒錯。但是時代的企業兩個根本點,你得真正的跟上這個時代大勢的發展,其次你得有這樣的發心,配得上這個時代所要求的能力和胸懷。
這是非常底層的背後的驅動力,也是大家真正能走遠的原因。但這樣的企業都有特別艱難的發展過程。谷歌也想賣過,騰訊也想賣過,都有熬不過去,都覺得快不行的時候,這個時候靠什么,就只能靠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後天會更美好,而且在這個中間最關鍵的就是會有那個基於信念的、冒險的逾越,英文叫“Leap of faith(信念一躍)”。
最終,Vision也好,Mision也好,你是不是有個Faith、Believe這件事情。Believe你自己,那個時候是你唯一可依靠的。當然最後還得祝大家好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曾鳴最新演講:區塊鏈和Crypto蓄勢待發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3027.html
相關閱讀:
- 香港穩定幣最新法案 創新催化劑還是監管枷鎖? 2024-12-23
- Ethena 對 DeFi 來說是系統性風險還是救世主? 2024-12-23
- Outlier:以太坊六大L2激勵效果研究 爲何新L2空投後留不住用戶 2024-12-23
- 韓國加密貨幣之王的稅務困局:Do Kwon被追繳千億稅款始末 2024-12-23
- 歷史新高?貝萊德BTC ETF流出7300萬美元 2024-12-23
- 2025年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加密股票? 2024-12-23
- 特朗普任命前大學橄欖球運動員Bo Hines爲加密貨幣委員會主席 2024-12-23
- 金色百科 | 什么是壓縮NFT? 如何鑄造 cNFT?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