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s、Polkadot V.S. Layer2 Stacks篇章(三):從二層網絡走向超級鏈

2023-09-22 15:00 Gryphsis Academy


作者:Gryphsis Academy 

在前文對 CP 和 Layer 2 Stacks的技術方案、代幣價值和生態進行梳理後,我們根據兩者的技術特點和當前生態代幣賦能情況,爲开發者和項目方提供了相應的選型思路。那么,從主觀上看,當前社區對 Layer 2 這支新秀勢力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各大 L2 應當如何發展自己的超鏈網絡?本文中將集中探討這兩個問題。

引言

在前文對 CP 和 Layer 2 Stacks的技術方案、代幣價值和生態進行梳理後,我們根據兩者的技術特點和當前生態代幣賦能情況,爲开發者和項目方提供了相應的選型思路。各方可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

那么,從主觀上看,當前社區對 Layer 2 這支新秀勢力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各大 L2 應當如何發展自己的超鏈網絡?在本文中,筆者將集中探討這兩個問題。

一. 行業觀點

爲了較爲全面的了解當前市場的聲音,我們收集了行業內對於 Layer 2 Stacks 方案的不同觀點,並將其匯總成 Bull, Bear, Observers 三大類。

1.Bulls:

  • 公鏈:如 opBNB, ZORA, Base, Mantle 等等都宣布要部署到 OP Stack 中。其中 BNB,早於今年 2 月份就已經宣布對 OP Stack 的支持並創建了自己的 opBNB。在測試網發布1.5個月之後,已經有超過7M筆交易,435972地址數,以及40多個 Dapp 部署,其中不乏較爲知名的 iZUMi Finance, Math Wallet, BaBYGODE 等項目支持,可以看社區以及开發者對於 opBNB 的接受度較高。

  • 項目方:以 Worldcoin 爲例,與今年5月就表明了要把 Worldcoin 和 World App 部署到 OP 主網的意向,並在7月份开始落實到 OP 超鏈上。本身 Worldcoin 就想要創建一個全球身份和 DID 系統,結合 OP 超鏈使得任何用戶可以自由管理自己的身份 ID,並且也可以輔助 OP Collective 進行鏈上治理。且 Debank 於8月11日宣布要部署在 OP Stack 上推出專屬的資產社交 L2 鏈,作爲一個發展5年以上的數據資產服務的老品牌,先不論是否成功,但是已經可以窺見項目方對於部署 L2 的積極性,以及將 OP Stack 作爲首選方案給 OP 帶來的正面影響。

  • 社區:社區對於以太坊的認可度/共識度較高,並本身以太坊就是金融超鏈,應用場景比較豐富。因而在以太坊上發 L2,會比獨立开闢的 Cosmos & Polkadot 生態要更有社區認知;且認爲 Layer 2 因爲其完整的共識層,發展速度要遠超 CP,會更快完成超級鏈生態的構建。

2.Bears:

  • 开發者:一些开發者認爲,將所有超鏈的共識層依賴於單一的以太坊太過冒險。如果以太坊作爲單一的基礎設施發生故障或者遭受攻擊,那么所有的超鏈網絡都會受到影響;而與之相比 CP 在安全性考慮更周到,Cosmos 因爲允許每條鏈自定義驗證者,驗證安全性,即使發生故障也只是單鏈 & 相關鏈,並不會影響整個生態。而 Polkadot 則是提供了更多選擇,可以與中繼鏈共享安全也可以和 Cosmos 一樣自定義安全層,自行維護本鏈安全性將風險大幅降低。所以不論怎么樣,當下的 Layer 2 Stacks 在安全性方面應該發展更多的方案。

  • 項目:Layer 2 Stacks 的超鏈網絡略有過度供給,在不考慮技術差異的前提下,對於普通項目而言感知並不強烈,因爲本質上仍然是以太坊。並且有些項目方認爲這個行業需要 L1(如CP), 不是所有鏈都適合 L2。

  • 社區:Layer 2 作爲以太坊的擴容方案,短期之內很難脫離以太坊獨立存在,那么如何處理 ETH 與原生代幣的經濟模型是一個難點。相比於已經接入 246 條鏈的 Cosmos 以及市值 6.5 Billion的 Polkadot,如果沒有完善的社區驅動,要和 CP 競爭就略顯乏力。

3.Observers:

  • 一些开發者認爲,Layer 2 Stacks 都是爲了吸引更多开發者創建生態,在 OP, Arb 等頭部 L2 宣布超鏈想法之後,主動採取措施可以視爲是迎合市場熱度的行爲,情有可原。並且由於 L2 本身只處理和打包交易(執行層),所以當超鏈 L3 打包交易給 L2,L2 再將打包的再打包...形成一個遞歸壓縮,極大的擴大吞吐量未必是壞事。只不過爲了不掉隊,而沒有審視當前的鏈上生態和經濟激勵,也略操之過急。

筆者認爲以當前形勢來看,Stack 方案特別是 OP Stack 是利好方向。BNB, Base, ZORA, Mantle, Worldcoin,Debank 等等背靠頂級交易所、知名 Web2 巨頭,這些資本加成使得 OP Stack 走在Layer 2 前列,很可能成爲未來大牌項目一鍵發鏈的首選,同時也表明了市場和行業對 L2 Stacks 的邏輯是認可的,並且已經可以落地實踐的。

但是從長期來看,由 ETH 與 Layer 2 共同構建的以太坊生態會越來越繁榮,但是在生態內部,卻也有一些問題。比如 Layer 2 如何處理與以太坊之間的關系,如何從自己構建的多鏈體系中捕獲價值,如何建立核心競爭壁壘,又或者是如何與其他 Layer 2 共同創建 L2 超鏈網絡,都將是 Layer 2 接下來面臨的局勢,之後走的每一步都將十分影響 Layer 2 之後的走向。

二. 如何發展

1. 技術優化

在傳統的公鏈發展歷程中,存在不可能三角問題:可擴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L2的出現緩解了可擴展性問題,各自推出的 Stack 則是以超鏈網絡爲主要目標,解決了大部分的底層設施的可擴展性。那么除了這個,Layer 2 Stacks 的發展中,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 

1)結構安全性:

超鏈結構的出現無疑增加了 Layer 2 的復雜性,那么 L2 的 Stacks 框架是否可以支撐種類繁多的應用鏈的並發?我們集合了已發布 Stack 框架的 Optimism, zksync, Arbitrum 做一個結構層分析。

OP Stack 利用共享跨鏈橋進行資產傳遞,所有用 Stack 方案創建的 OP Chain(1-n) 都與 OP Mainnet 平級。ZK Stack & Arbitrum 底層結構類似,不過支持 L3, L4 的增發,形成一個可擴展的超鏈網絡; Polygon2.0(作爲側鏈暫不列在表中) 以以太坊作爲質押層,現在有的 Polygon zkEVM 公鏈與超鏈並行運作,共享互操作層。

他們的結構框架類似,並都共同面臨着同一類問題,即:所有超鏈都依賴底層的以太坊作爲安全共識,那么如果以太坊遭受攻擊,超鏈們是否安全?超鏈的相互協調性,Layer 2 基本是通過共享通信橋,那么橋出現問題時,應該怎么解決?針對此類單一的承接方案,Layer 2 應該採取多種備選方案或者直接優化框架來解決。

2)風險評估

以太坊的安全性高是毋庸置疑的,但 Layer 2 是否能夠完整的繼承 L1 的安全性是一個問題。作爲以 Rollup 爲主流的 Layer 2,其當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將“執行”操作過渡到本鏈上,但是用戶在 L2 鏈上發起交易時,雖然成本極大的降低了,安全性是否可以保證呢?是否有對應的逃生艙機制及時保護用戶資產呢?

對此,我們從 l2beat 網站上梳理了幾個重要指標來評估當前 Layer 2 的風險缺陷:

  1. State Validation: 狀態驗證,是指 Layer 2 用了什么機制來驗證交易的正確性。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爲首先使用 OP Rollup 的 Optimism 網絡現階段的驗證機制仍未發展完全,相比之下,Arbitrum 已經有欺詐證明機制來驗證,Rollup Stage 發展進度也高於 Optimism。可以說在交易安全性/正確性這方面,Arbitum 比較有優勢。

此外的 zkSync 和 StarkNe t都採用了 ZK Proofs,且 Rollup Stage 處於相同階段。

  1. DA: 數據可用性,市面上對此的定義略有不同,我們暫以 l2beat 對其的解讀進行分析。l2beat 認爲數據可用性中的“‘數據可用”,是指只要對外公布狀態轉化的正確性就可以。無需將完整的交易數據廣播出去,這樣其實侵犯了用戶隱私。並且這些數據都必須上鏈,這樣有能力驗證“狀態轉化”的人可以在鏈上驗證。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的這些 L2 的數據都是 On-Chain, OP Rollup 的鏈將交易先關的所有數據都上傳到了 L1,相比之下,ZK Rollup 的鏈只將“狀態變量”發送至鏈上,極大的降低交易費用和區塊堵塞狀況。

  1. Proposer Failure: 提議者失敗,是指某個節點/提議者因爲某些原因無法完成任務,不僅會導致網絡錯誤或者中斷,還可能會使交易失敗,節點數據丟失。這樣用戶就無法將他們的資產從 L2 上撤回到 L1 上,也稱爲逃生艙機制。

其實,目前市面上的所有 L2 都沒有完整實現逃生艙機制,從表中也可以看到,所有的 L2 都是 Whitelist Proposer,只有他們有權利將 L2 的狀態根提交到 L1 上。所以一旦他們被攻擊,用戶們束手無策,資產只能被凍結。

Arbitrum 略微優秀的點在於,允許任何人,在發現有節點/提議者的不活躍/失敗狀態後約一周,可以申請成爲 Proposer。這樣的機制確實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護,只不過 Whitelist Proposer 這樣的機制本質上就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違背了去中心化和开放的區塊鏈本質。

雖然用戶可以申請成爲 Proposer,但這個過程仍然有較高的技術門檻,要成爲節點/提議者可能需要用戶有基本的設備,並且這樣的方案並沒有積極的應用在市面上,也沒有對應的激勵機制給這些 Proposer。

所以綜合來看,現階段的 Layer 2 的資產應急措施都不夠完善。

  1. Rollup Stage: Stage2 是所有 L2 繼承安全性的終點,只不過目前看來,所有的 L2 中只有 Arbitrum 最爲安全,風險機制最爲完整。

並且考慮到其即將推出的 BOLD 機制,一種新的無許可驗證方案,通過強化其爭議協議,以抵御一種稱爲“延遲攻擊”的拒絕服務攻擊形式。可能會進一步加快腳步達到更去中心化。

3)鏈間安全性:

以 OP Stack 爲例,其目標是提供一套統一的模塊化的开發堆棧,超鏈之間相互無縫銜接通信。模塊化的架構使的任何开發人員可以利用框架开發自己的區塊鏈,但同時也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开發和消息請求。並且 OP Stack 允許开發者輕易的抽象出區塊鏈的不同組成部分,並插入不同的模塊修改它。

通俗點理解就是,如果你想把自己的欺詐證明換成有效性證明,或者想用其他替換數據可用層, OP Stack 都允許實現。那么就會面臨一個問題:當擴散變成了分裂,當 OP Stack 模塊不再成爲一個體系,而將 OP 作爲一個底層發鏈工具之後,該如何管理不同鏈之間的安全?

4)跨鏈協調:

正如 Polkadot 創始人 Gavin Wood 所言,共享鏈/橋作爲通信其實本質上是割裂的,雖然鏈之間可以相互通信,那其實是單鏈 + 橋的模式,只不過 Polkadot 是將平行鏈之間的通信通過中繼鏈進行傳達。那么對應到 Layer 2 Stacks 中,OP, ZK, Polygon 都是共享跨鏈橋。

那么如何實現鏈與鏈之間的無縫通信與交互呢? Layer 2 Stacks 目前的通信框架雖然略有弊端但同時是否也是一些跨鏈協議,甚至是公鏈的發展機會呢?這裏,我們列舉了幾種可能性:

  1. 缺乏增長驅動力的公鏈:比如 Celo, Pantom,其市值與當前的 EVM L2 相比僅爲1/10,生態活躍度低。如果能將其生態融入到 Stack 中,依托於底層超級金融鏈 ETH 以及豐富的平行超鏈,不論是生態合作還是 Dapp 之間的交互需求,無疑都會給其帶來一次新的增長。並且已經有公鏈正早着手部署:

    • Celo 已於今年7月發起投票,從原本的 EVM L1 轉變成 OP Stack 方案的 L2 提案已經通過;

    • Pontem Network 計劃用 OP Stack 开發一條新的 Move VM 的 L2

  1. 高內聚,低外部耦合的 DApp:比如衍生品交易所,GameFi,Socialfi 等,內部發生的交易種類復雜多樣,頻次高,同時與外部資產或項目的依賴較少。對於這些對於跨鏈需求不高,但對於內部交易處理效率較高的應用而言,Stack 也許是他們最佳的發展場所。

  2. 跨鏈協議:比如最近熱度不減的 Owlto Finance,它是一款針對於 L2 Rollups 公鏈進行跨鏈交互的 Defi 協議,目前支持所有 ETH Layer 2 鏈的互跨;此外還有 Socket Protocol(其更爲知名的是旗下的Bungee),致力於發展跨鏈協議 Stack,如果能部署到 OP Stack 中,那么對於超鏈之間的資產與信息通信而言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 生態激勵

除了在技術上吸引开發者和用戶的支持,Layer 2 還可以通過最直接的激勵方式來迅速構建生態。以當前的 Optimism & Polygon 爲例,來看看 Layer 2 可能會採用哪些方式來構建生態。

  • OP Grants: 作爲 Optimism 持續性的开發者激勵計劃,通過資助开發者,引導他們在 Optimism 上構建 Dapps 和工具,現在已經試試了多輪,投入超過$30M。

  • RetroPGF(Retroactive Public Goods Funding):

    • 2023年3月,RetroPGF Round 2,提供1千萬 $OP 對生態項目進行激勵。主要針對於 Tool, Infrastructure, Education 等三類項目進行激勵,累積有195個項目/开發者收到獎勵。

    • 2023年6月,RetroPGF Round 3,提供3千萬 $OP 給針對 OP Stack, Collective Governance, Developer Ecosystem, End User Experience & Adoption 等等貢獻者進行激勵。

  • OP Warriors Season:用戶通過參與社區活動(生態上的項目)可以獲取 NFT 獎勵

  • Bridging Summer: 2023年8月3日,OP 官方資助了 Socket 跨鏈協議,40萬 $OP,任何 Bridging Summer 的項目上跨鏈的,都會返還一定金額的 $OP。比如你從 Polygon 到 OP,進行價值 $100U 的跨鏈,如果你需要支付 $2.5 的費用,那么同時你會收到 $2.25 價值的 $OP,並且每月可以去領取。

可以看出 Optimism 一直在持續推出各種活動來豐富生態系統,吸引更多用戶使用。不僅如此,OP 已經有較爲成熟的激勵機制,在早期的 Grant 中,許多項目方拿到贊助之後就消失無影,並沒有兌現其在 OP 生態發展的承諾。OP 吸取了這些經驗和教訓,在最近幾期的 Grant 中逐漸完善規則,確保“物盡其用”。

OP 的治理機制越來越完善,激勵項目越來越豐富,可以將這些挪用到未來的 Stack 發展,只不過將原本的 Dapp 換成超鏈 L2。

除此之外 Polygon 通過商務合作來助推生態發展的方式也令人矚目:

  • 國家:與印度合作,在 Polygon 上發行“種姓”證書,以阻止弱勢群體對政府福利的欺詐性索賠;與新加坡合作,利用 Polygon 和 Aave 促進了數字日元和新元的交叉交易。

  • 金融:與 MasterCard 支付巨頭合作推出 MasterCard Artist Accelerator,以幫助音樂藝術家學習如何通過鑄造 NFT、建立线上社區來擴展自己的品牌;WorldPay(支付巨頭),作爲 FIS 集團的子公司,WorldPay 添加了對 Polygon USDC 的支持。

  • 科技:與 Adobe,PS 开發商等軟件巨頭合作,將 NFT 集成到其社交平台 Behance 中;Google 旗下的大數據分析服務 BigQuery 添加對 Polygon 區塊鏈數據的支持;三星通過 Polygon 發行了可在元宇宙平台 Decentraland 中穿戴的 NFT。

  • 社交:Meta 旗下的 Facebook、Instagram 計劃开發基於 Polygon 的 NFT 市場,並集成到兩個平台上,允許用戶創建和銷售自己的 NFT;Reddit 在 Polygon 推出 NFT 系列“收藏頭像”(Collectible Avatars) 。

  • 生活:星巴克通過 Polygon 網絡推出忠誠度計劃“奧德賽”;成爲入選“2022 年迪士尼加速器計劃”的6家公司之一;與可口可樂藝術家合作推出136款 NFT,以致敬該品牌的136年歷史。

  • 遊戲,音樂,娛樂,時尚美容,體育運動,汽車,名人...

這種商務方式其實也可以沿用到其 Polygon 2.0 方案中。將其超鏈網絡打與企業適配,邀請傳統商業機構部署,打通區塊鏈與商業世界的鏈接。而這些合作也可以爲 Polygon2.0 帶來更多高質量的項目,推動其生態發展,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總體而言,Polygon 和傳統的 Web2 行業巨頭的合作,其影響度和合作廣度,很有可能會成爲未來10年 web2 用戶和世界企業進行採用的首選區塊鏈網絡。如果能有效利用這些資源,這很可能是未來 Polygon2.0 超鏈網絡的潛在項目方。

3. 代幣賦能

以 Rollup 爲主要技術的 ZK 和 OP,在推出 Stack 方案時,該如何設計經濟模型來提高爲本代幣提供價值賦能?相比於 L2 Stacks,CP 的代幣賦能就沒有那么多的阻礙。

比如在 Cosmos 中,雖然在初始版本中每條鏈都有自己的生態和代幣,$ATOM 很難以發揮用武之地。但是在 Cosmos 2.0 大會中,團隊決定將 $ATOM 作爲 Hub 的 Gas 收費標准,允許定制鏈與 Hub 共享安全性。在波卡中,當前的 $DOT 支持網絡治理,國庫 Treasury,插槽拍賣。在即將到來的 2.0 版本中,會將原本的拍賣變成 Coretime 的市場。

這也是與 CP 最大的區別,因爲 ZK 和 OP 都是以太坊的 L2,本身的價值就是解決 L1 的擴容問題,所有的交易都需要部署在 L1 上的智能合約進行驗證,被確認的資產才算是真正的錢,用戶才會信任 L2,因此 Gas 都是 ETH。

換句話說,L2 是爲 L1 添嫁衣裳,不僅幫助 L1 實現擴容,處理的每一筆交易都是增強了 L1 代幣的信用和價值,並且 L2 永遠無法真正脫離 L1。這也是爲什么,L2 在超鏈的愿景下,如何實現代幣的分配顯得尤爲重要。

雖然目前沒有詳細的解決方案,上述所說的 EVM L2 也暫無說明本鏈的原生代幣將如何從超鏈網絡中獲得驅動力。不過可以考慮以下幾點來設計經濟模型:

  1. L2 網絡的治理(參考 Polkadot ):

雖然用 ETH 作爲生態的底層代幣本位是無法擺脫的,但是針對於網絡治理層面,利用 L2 的原生代幣的接受度較高。

    • 想要參與 Stack 生態,超鏈必須持有一定數量的原生代幣;

    • 代幣持有者可以參與網絡治理,填投票,參數調整等等治理活動,來爲代幣增加賦能

    • 設立治理中心/國庫:作爲生態的治理機構,再保留 L2 自主性的同時進行統一的價值管理;

這樣,不管是對於开發者還是用戶,都可以全面參與生態,增強對生態的認同感和參與感。對於 L2 而言,也增加了代幣的使用場景,更加高效的調動網絡參與者。

  1. 超鏈費用分配(參考Cosmos):

Layer 2 在構建跨鏈網絡時,可以借鑑 Cosmos 使用原生代幣參與跨鏈費用分配的做法。雖然在 Layer 2 上運行智能合約仍需要使用 ETH 來支付 Gas 費,但是對於超鏈之間的跨鏈互操作產生的費用,可以考慮用 L2 的原生代幣進行支付。

比如,在 Cosmos 中,$ATOM 用於支付 IBC 跨鏈手續費,同時也會給予參與驗證的跨鏈驗證者代幣獎勵。那么舉一反三到 L2 Stacks 中,超鏈之間進行資產跨鏈轉移時,可以設置一定的跨鏈手續費,必須使用原生代幣進行支付;也可以抽取部分比例的跨鏈收益分配給代幣的抵押者;此外,一些跨鏈功能模塊的开發和驗證,也可以通過其代幣進行激勵。

這樣既保持了以太坊生態中 ETH 的核心作用,又可以發揮 $OP 代幣在跨鏈網絡中的治理和價值傳遞功能。如果設計得當,可以形成一個正向的激勵機制,促進 Optimism 跨鏈網絡的發展。

  1. 收租模式(參考 Ethereum):

8月25日,Base 推出了和 OP 的經濟合作協議:Base 將提供給 OP 兩種模式的收益,2.5%的排序器收入或者15%的利潤(兩者取其高);而 OP 將給 Base2.75%的 $OP。

這一方案的發布就立刻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根據 $OP 發行量&價格推斷 OP 給 Base 的代幣總價值約爲1.77億美金,同時也根據 Base 鏈的估值來反推15%的利潤,約爲11億美金,相當於 OP 佔據 Base 15%的股份。不僅如此,就算採用2.5%的排序器手續,本質上也可以理解爲 OP 收租。

在以往的以太坊網絡,作爲一個 ToB 的底層鏈,將其他的交互動作外包給 L2,且每一筆在 L2上產生的費用一部分分給 L2 作爲執行費用,剩余一部分給 L1 作爲安全結算,作爲以太坊收入來源。那么 OP 與 Base 此舉,也算开創了 L2 的另類收租模式。

雖然使用 L2 原生代幣作爲超鏈的 Gas 單位可能性不大,ETH 終究是共識代幣。但是如果將 L2 視爲 Stack 的承包商,負責承包網絡構建,引入投資,幫助構建生態,而超鏈要做的是交付一部分的利潤,這樣的盈利模式,在如 OP 這樣的超級 L2 背靠的資源來看,確實非常吸引人。

  1. 與項目方相互賦能:

 以 OP Stack 爲例,目前 opBNB, ZORA, Base, Mantle,Worldcoin, Debank 相繼站隊 OP Stack,其對 OP 的價格影響較大,不過由於時間线限制,無法直觀的看到單日的增長態勢,因而,我們暫時選取 Base 宣布部署當日 $OP 的價格變化:


可以看出,在2月23號當日,$OP 的價格一度上升到$3.01。其大概率是因爲在晚上10.30左右 Base 在 OP 主網發布了合作 NFT,隨即晚上11點左右價格开始飆升到最高值,隨即回落。

自 Binance 宣布 opBNB 構思以來,且伴隨着 Base Protocol, ZORA, Mantle, Debank 等高質量項目加入 OP Stack 後,不可否認的是本身這些項目給 OP 帶來的知名度和光環,會吸引更多項目方對 OP Stack 產生興趣。

便給當項目方決定在 OP Stack 上部署時,購买和持有 $OP 代幣是非常合理的選擇,不僅是爲了參與到生態,更是一種價值投資。

$OP 在未來在超鏈生態中一定會有用武之地,而持有 $OP 可以賦予項目方未來更多的權利。除此之外,因爲項目方與 OP 本質上是利益共同體,當有越來越多的項目部署到 OP Stack上,隨之$OP 代幣價值上漲,將直接惠及項目方。而 OP Stack 爲發展生態也會積極扶持/宣傳項目方,爲項目方帶來積極曝光和增長。這種雙贏局面將鼓勵更多項目加入,形成正向循環。而在這個方面,OP 似乎开了一個好頭。

三.總結

至此,CP V.S. Layer 2 Stacks 系列文章完結,接下來將對整個系列文章進行總結。

CP 與 Layer 2 的超鏈網絡之爭,本質上都是希望可以更好的完善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對於一個區塊鏈團隊而言,實現所有網絡和共識代碼,包括安全、密碼學等等非常的耗費精力,更不用說想要針對性的優化自己的業務邏輯。

如果此時出現了一套完全的开源的代碼框架,爲你准備好了網絡,共識,通信等等要素,你只需要針對你的業務邏輯進行部署,那么將極大的實現了網絡的術業有專攻,且支持的互操作性也爲整個生態繁榮打通了羅馬大道。

只不過,目前看來,CP 的技術相較於 Layer 2 較爲成熟,但是 L2 的生態社區更加繁榮。只不過如果 L2 們要在本基礎上再發展超鏈網絡,應該着重思考如果解決本鏈的技術風險。

除此之外,還有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以太坊基金會對於 L2 的定義非常模糊,以太坊官網上也說明,當前沒有官方認證的 L2。我們可以預知以太坊的態度對於 L2 的影響,如果站在 L1 的角度,肯定是希望只將“執行”外包給 L2,自己坐享“租金”。對 L2 的定義肯定必須符合自己本身的利益。

如果有一天 L2 們的超鏈網絡摒棄了 ETH,用自己的代幣令建門戶,以太坊會做出什么舉動呢?

但不論是 CP 這類 L0-L1 的多鏈生態也好,亦或是 Layer 2  Stacks 帶來的 L2-L3 的多鏈生態與也好,各自都有特有的優勢和適用場景。除了可能會因爲自身運營問題,而逐漸消亡,這些不同的多鏈解決方案更有可能的是都能存活下來,並通過不同的連接方式,最終實現不同的公鏈和多鏈生態全部都打通的全鏈生態體系。至於誰能在這樣的全鏈未來中捕獲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就看今後的各個項目如何經營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Cosmos、Polkadot V.S. Layer2 Stacks篇章(三):從二層網絡走向超級鏈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11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