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老慄樹的新“慄”程
2024-09-20 20:10 admin
9月22日,時至秋分節氣。在懷柔區渤海鎮,漫山遍野的板慄樹上掛滿了飽滿的“小刺球”,樹下是慄農忙碌着撿拾的身影;大街上已經有了冒着熱氣、飄着香氣,口感軟糯、香甜的糖炒慄子;北京老慄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的加工廠裏,第一批收獲的慄子正在糖化,靜待加工成爲各式各樣的板慄產品。
據悉,渤海鎮種植板慄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目前有22萬畝板慄,是懷柔板慄的主產區。“今年雨水充足,是個豐年。”合作社負責人李思鵬开心的說。
“夏天看慄花,秋天收板慄”是李思鵬最美好的回憶,“過去很多年,家鄉的慄子都是直接售賣,利潤很低。老慄樹應該有新活法。”抱着這樣的想法,李思鵬在大學畢業後,加入了父親創辦的老慄樹合作社,成爲了一名“新農人”。
創業伊始,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品牌創立上。於是,有了“老慄樹”品牌。隨後,他通過线上+线下等多流量電商平台合作,又疊加短視頻、直播等方式,以及打造網紅“慄子隊長”等形式,多舉措打造品牌影響力。目前,“老慄樹”獲得了北京農業好品牌、全國優秀農產品目錄名特優新“懷柔板慄”“果品氣候認證”等多個榮譽稱號。“從懷柔板慄到‘老慄樹’品牌,不單單提升了板慄的附加值,更是成了助農增收的金字招牌。”李思鵬說。
注重品牌化建設的同時,他也一直在致力於提升產品品質,增強核心競爭力。合作社一方面聘請相關專家、農技人員,定期組織开展農戶技術培訓,並爲農戶提供統一施肥、統一除草除蟲、統一澆灌修剪、統一採摘的種植服務;同時與830戶慄農籤訂了《板慄保護價購銷合同》,約定板慄的市場收購價格爲在低於保護價時按照保護價收購,高出保護價時按照當天市場價格上浮20%,如此便穩定了產品質量、明確了標准,每年帶動農民額外增收至少20%以上;另一方面爲慄樹安裝傳感器,建立智能種植系統,打造板慄種植的垂直數據庫,土肥水監控、預警病蟲害全溯源等。此外,爲提升板慄的附加值,強化其地域特色,合作社還建設了老慄樹明清慄園,積極推廣板慄文化,通過農文旅融合,講好懷柔板慄文化的獨特故事。
在一系列措施加持下,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老慄樹”名頭打響了,板慄產品豐富了,社員的腰包鼓起來了,懷柔板慄產業逐步升級了,李思鵬的想法也一點點地成爲現實。
2022年,作爲京郊鄉村產業幹得好、有潛力、能帶動的典型代表,李思鵬參加了首批北京市啓動的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頭雁”項目培訓。“作爲‘頭雁’,我們有爲期1年的定制化、體驗式、孵化型培育,還從資金項目、表彰推薦、人才認定、技術信息等方面獲得了支持與保障。”李思鵬坦言,“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隨後,他將培訓所學與農產品精深加工相結合,充分挖掘農食產品的特色、消費行爲與利用方式,深耕農產品產業“鏈”。速凍慄仁、福“慄”伴手禮、慄子醬料、冰慄、即食慄仁、慄子餡……各種潮流產品不斷推出。
“我們目前有堅果炒貨、速凍慄仁、板慄餡料及預包裝等四條專業化生產线,產品线也從最初的初級食品加工發展到了如今的开袋即食慄仁、速凍慄仁、速凍慄蓉包、板慄餡料、板慄糕點等各類板慄產品的精深加工,形成了系列工業化的板慄產品。”李思鵬介紹,“目前合作社深加工佔比達到50%左右,帶動年產值增至3000余萬元,年增速達30%。每年銷售板慄2000余噸,近五年內累計帶動慄農額外增收1000余萬元。合作社也逐步發展成爲以板慄的標准化種植管理、農產品精深加工、互聯網營銷、休闲觀光和文化創意產業相融合的全產業鏈國家級示範合作社。”
眼下,李思鵬又开始創新融合板慄菜系,將黑椒板慄魚糕、小籠板慄蝦球與懷柔在地業態——餐飲、民宿相融合……“今年我們新加工廠即將建成,板慄元素會與更多的二三產業態融合,开發出更多的新品,預計年銷售額將突破5000萬元。”李思鵬信心滿滿地說。
如今,像李思鵬一樣的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出現在京郊大地,他們帶來一系列鄉村產業發展的新做法、新思維、新技術,發揮着“聯得緊、帶得穩”的聯農帶農作用,爲鄉村振興注入汩汩“活水。”
值得一提的是,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制定印發了《北京市鄉村振興產業綜合發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市農業農村局按照“資金聚合保重點、項目聚焦促發展、統籌聚力解難點”原則,創新推出支持新主體政策措施,支持一批“新農人”領辦的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業企業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機制。重點是支持新主體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發展土特產、新食品加工、休闲農業、低碳農業、智慧農業、電商直播、开展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助力新主體提升傳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
(供稿:北京市農業農村宣傳中心 圖片提供:北京老慄樹聚源德種植專業合作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秋分|老慄樹的新“慄”程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41459.html
相關閱讀:
- 煙火貴州,非遺新韻:榕江村超的文化傳承之旅 2024-12-23
- 我國北方5省區擁有全國近四成耕地 2024-12-23
- 全國鐵路2025年1月5日起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2024-12-23
- 5年超3萬億元!財政加力支持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 2024-12-23
- 三峽柑橘搭上西部陸海新通道走向海外 2024-12-23
- 農村學生營養餐問題整改金額超40億元 2024-12-23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 2024-12-23
- 廢棄秸稈綠色“變身”記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