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开拓首都鄉村振興新局面
2024-08-01 20:10 admin
鄉村振興是一項歷史重任,需要群策群力、共商共議。近日,北京市政協召开“以‘百村示範、千村振興’工程爲抓手,开拓首都鄉村振興新局面”專題協商會。該議題是今年北京市委下達的重點協商議題之一,這次會議又是在首都各界掀起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之際召开,旨在凝心聚力走好具有首都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政協高度重視這次專題協商會,有關領導參會並作講話。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匯報了近期調研情況和主要意見建議,13位委員和專家作了發言,提出了富有深度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與委員們進行了深入交流互動。大家一致認爲,這次會議爲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首都鄉村全面振興凝聚了廣泛共識。
在調研中深化對北京農業農村的認識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爲开好本次專題協商會,北京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牽頭,組織全國、市、區三級政協委員,聯合民主黨派和涉農區政協,深入相關涉農區實地調研,並赴河北、天津、浙江和上海等地學習考察,累計深入基層鄉村、涉農企業、研究機構等40多個點位,組織各類調研和座談活動16次,400余人次參加,爲做好協商議政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農”工作,千頭萬緒,解決認識問題是第一位的。北京是國際大都市,又是首都,全市目前有3000余個行政村、百萬畝農田。與大體量的“城”相比,“鄉”的份量已然很小,爲何還要振興鄉村?通過這次調研,委員們對北京農業農村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形成了共識。
“要重新審視城鄉關系,更加充分認識農業農村在首都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北京農業具有生產供給和應急保障、保育涵養生態、滿足市民休闲體驗等多重功能。北京農村日益成爲承接中心城區功能轉移、實現首都減量化背景下高質量發展的战略腹地和未來空間。加快農業農村發展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廣大農民共享首都發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北京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李成貴總結道。
而從更深意義、更高站位上來看,北京作爲首都,農業農村發展直接關系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色,關系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底色。
近年來,北京新一輪“百千工程”有效推進了全市鄉村振興。但這次調研也發現,全市還存在鄉村產業發展基礎薄弱、城鄉及鄉村內部不平衡問題較爲突出、小村弱村數量較多、土地要素配置水平有待提升等多個問題。農業農村現代化依然是北京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突出的短板和弱項。
形成了共識,發現了問題,北京鄉村振興的總目標和大方向也就越釐越清。
“與其他省市自治區相比,北京最大的市情就在於是‘首都’,所有工作都要聚焦落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最突出的農情就是‘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要堅持‘大城市帶動大京郊、大京郊服務大城市’。特殊的市情農情決定了北京實施‘百千工程’要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堅持首善標准,樹立大局意識,做到高站位、高起點、高標准,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首都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李成貴表示。
規劃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和美鄉村
大道既定,北京新一輪“百千工程”該如何提檔升級?首要的還是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
“頂層設計的關鍵是規劃的科學性,規劃的落實要靠政策創新。而京郊鄉村散亂小和差異化增加了規劃和政策的難度。”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原主任姚學祥表示。他建議,加強調查研究,結合國家即將出台的新一輪鄉村振興規劃,研究謀劃北京市“十五五”時期鄉村振興規劃,立足不同區域鄉村資源稟賦實際,堅持分類施策。
唯有規劃先行,才能避免“千村一面”。專題協商會上,委員們紛紛建議,要建立健全具有首都特色的城鄉規劃建設和鄉村風貌管控機制,引導和支持村莊實現漸進式有機更新,展示全域和美鄉村風採。
“北京市在鄉村建設的‘塑形’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整體鄉村建設的‘健體’和‘鑄魂’上仍需要着力提升。”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鄉村規劃研究與咨詢中心主任吳永常表示。對此,他提出建設“才貌雙全”的首都特色鄉村。
在“健體”上,吳永常建議鄉村空間設計要通過鄉村產業規劃實施、村域空間肌理保護、村落整體風貌提升和建築景觀節點塑造四個層次展开,分類分區推進,形成具體的項目建設安排,強化村莊設計的融合與落實。在“鑄魂”上,要創新“京華鄉韻”特色主題,探索形成“根在農業、和在人文、美在生態、樂在生活、強在科技”具有北京特色的鄉村建設新理念。
和美鄉村如何從規劃藍圖變爲現實?作爲北京“百千工程”試點村,平谷區南獨樂河鎮南山村通過“平急兩用”建設探索出了一條可行路徑。
北京市政協委員、平谷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李永生介紹,南山村對原有空間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改造,在保留傳統鄉村肌理的基礎上,配套書吧、咖啡屋等新業態,使城與鄉的元素更加融合,做到“平時熱熱鬧鬧”。同時,對村民房屋進行安全功能植入,配套完善醫療、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設施,提升在緊急情況下作爲應急疏散場所的承載能力,做到“急時穩穩當當”。
“實踐證明,‘平急兩用’是在減量發展背景下科學利用鄉村空間、優化城鄉發展布局的有效途徑,對於城鄉融合發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建議市級加快制定相關標准規範,在全市範圍推廣平谷的經驗做法。”李永生表示。
以“百千工程”破解鄉村振興“痛點”
鄉村振興是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最迫切的是要解決“人、錢、地”的問題。在北京市“百千工程”實施過程中,如何破解這些“痛點”?對此,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作爲首都,北京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然而在郊區,農村人口外流、鄉村人才匱乏的現象普遍存在。首都鄉村振興,需要在吸引人才資源城鄉雙向流動上下功夫。
“要在盤活農村土地、生態等資源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各類激勵政策,建立城鄉融合社區治理機制,支持城市人才下鄉返鄉創業。”北京市政協委員、延慶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張遠認爲。他建議,實施“新農人”培育計劃,推動創客鄉村運營團隊進鄉村,構建“專家+創客團隊+基地農戶”的組團創業機制,吸引更多人才向鄉村流動。
鄉村人才的短缺也制約了北京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特別是在新技術、新裝備應用上,急需加強對鄉村科技人才隊伍的培養。
“打造數字化人才隊伍,激活數字新質生產力內生發展動力。通過打好專班引才、揭榜引才、以才引才、以賽引才等組合拳,引進一批智慧農業高層次人才。”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立平從外部引才提出建議。
“面向廣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利用线下講座、线上網課、短視頻等多種渠道,廣泛开展數智農業、質量安全溯源等領域的實用技能培訓,培養和提升‘新農人’數智素養能力,充分激活農民參與鄉村建設的意愿,爲‘百千工程’積蓄後勁。”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科技創新促進中心主任褚瀟煒則從本土培育角度建議。
“百千工程”是個大工程,錢從哪來?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胡新智從健全多元投入機制方面給出建議:“加大財政投入,扶持‘耐心資本’,打造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王小霞則建議發揮北京市央企和國企聚集的優勢,建立“鄉村產業投資基金”,梳理一批項目清單,精准招商,加快推進央國企對首都農業農村投資項目的投入。
用地緊張,是超大城市的普遍難題。課題調研組建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落實點狀配套設施用地政策,盡快研究出台農業建設“小微用地”政策,完善集體建設用地管理,切實保障鄉村振興用地需求。
开展優化調整行政村規模試點,通過空間統籌推進資源優化配置是緩解首都鄉村用地緊缺的一條新途徑。調研組成員、北京市農研中心總經濟師陳雪原介紹,據京郊“百村千戶”監測數據觀察分析,發現“小村、弱村”現象普遍,村莊居民點亟待優化調整。他提出“調、減、增”三條建議,可從山區起步,啓動優化調整行政村規模試點,釋放集約節約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的改革紅利。
據北京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課題組初步測算,通過優化調整行政村規模,可集約40萬畝建設用地指標,對於在減量發展背景下,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拓展首都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战略意義。
實施“百千工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時間跨度長,涉及領域廣,有許多問題需要持續深入研究探討。北京市政協主席魏小東在本次專題協商會上強調,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優勢,圍繞這篇“大文章”持續用力,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心聚力,爲推動首都鄉村振興、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凝心聚力开拓首都鄉村振興新局面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7201.html
相關閱讀:
- 農業農村部舉辦人工智能專題報告會 2024-12-26
- 我國糧食生產邁上新台階的五大支撐 2024-12-26
- 水產種業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2024-12-26
- 農業農村部舉辦人工智能專題報告會 2024-12-26
- 疏勒縣开心果:鄉村振興金鑰匙 數智賦能產業興 2024-12-26
- 兩部委協同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報公示工作 2024-12-26
- 浙江杭州推出深化農村改革“136”行動 2024-12-26
- 新質生產力領跑陝西寶雞奶山羊產業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