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綜述

2024-07-29 20:10 admin


時值盛夏,大江南北美如畫。行走在今日之農村,你會發現她正以青山爲筆,碧水爲墨,大地爲紙,勾勒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生態畫卷。

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農業始終是一切工作的基礎,而維護好基礎的最根本措施就是保障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如此才能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四梁八柱”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農業生態環境質量明顯好轉,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推進,良好生態環境托起了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幅生態畫卷如何運筆?記者循着鄉間沃野的綠色脈動,探尋全國各地守護農業本色的實踐之道。

堅持生態優先高質量恢復綠水青山

走進浙江安吉縣余村,翠竹搖曳,溪水流淌。30多年前,村裏“石頭經濟”風生水起,村民腰包鼓了,山卻變成“禿頭光”,水成“醬油湯”。痛定思痛的余村人相繼關停礦山和水泥廠,轉而發展“美麗經濟”,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帶來金山銀山。

小鄉村蕴藏發展大邏輯。長期以來,我國農業資源環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的雙重壓力,已日益成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約束。污染防治事關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事關農民群衆切身利益,治理污染已刻不容緩。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要求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战等七大標志性战役。2018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聯合農業農村部印發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战行動計劃》。爲加快農業發展綠色轉型,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國家相繼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規,頒布農用薄膜管理條例等規章,出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政策文件。

在全國農業農村系統不懈努力下,“規劃圖”正逐漸變爲“施工圖”,綠色興農的實景圖加快呈現。

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深入實施。20年前,湖北拉开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序幕,化肥施用量已實現11年連減;浙江率先在全國啓動“肥藥兩制”改革,化肥農藥用量實現9連降……目前,全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4%,農用化肥農藥施用量連續7年保持下降趨勢,科學施肥用藥水平不斷提升。

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扎實推進。雲南大理,一場“科技大會战”讓面臨農業面源污染嚴峻挑战的洱海重現生機;江蘇太倉,探索“減-攔-淨”綜合管控模式,使農田排水氮磷負荷大幅削減……在長江、黃河流域實施了176個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項目,在全國建設29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不斷湧現。

耕地分類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特定綠色優質水稻品種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農業農村部在全國布設了4萬多個土壤和農產品協同監測點,監測結果顯示,全國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穩定,重點區域明顯改善。

堅持節約集約因地制宜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從衛星遙感看陝北延安,可發現明顯變化:從2000年“半黃半綠”到2010年“一片碧綠”,再到2015年“整片深綠”,植被覆蓋度圖像中的綠色逐年增加。倘若走進人們印象中的黃土地,你會發現是蘋果、花椒、紅棗等經濟林爲土地披上生態綠裳,保護這片土地也爲退耕農民打开了致富之門。

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要向土地、森林、江河湖海、設施農業要食物,這離不开資源开發和利用。而資源過度开發勢必會影響生物多樣性,打破生態平衡。正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若農業資源長期透支,何來優質農產品的長期穩定供應?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立足人多地少、人均資源不足的國情農情,我國農業農村領域堅持生態保護與農業生產齊頭並進,正走在一條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道路上。

夏風吹來陣陣稻香,龍江大地孕育着生機。曾經“插雙筷子也發芽”的黑土地,逐漸變得“薄瘦硬”。2021年,黑土“保衛战”打響,通過侵蝕溝治理、秸稈還田等舉措,黑土地退化得到有效遏制。大慶市種植大戶姜洪才驚喜地發現:“玉米畝產比採用秸稈全量覆蓋技術前大幅增加!”

包括黑土地在內的耕地、淡水和生物資源等,都是寶貴的農業資源,是重要的生產要素。

保護耕地,守住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國建立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典型黑土區保護利用面積超1億畝次,酸化、鹽鹼化等退化耕地治理1000萬畝次。全國耕地的平均等級達到4.76,比10年前提高了0.35個等級,相當於每畝提升了35公斤的糧食產能。

高效節水,保障糧食生產安全。高效節水灌溉和旱作農業大力發展,農業節水灌溉面積5.91億畝。黨的十八大以來,農田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數現在達到了0.57,比10年前提高了0.05,年節水能力超過了480億立方米。

保護生物多樣性,提升生態系統韌性。全國建設230多個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點,野生稻、野大豆等種質資源加快挖掘利用。長江十年禁漁有力推進,水生生物資源和多樣性持續向好,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加快推廣,河湖悄然變了模樣。同時,啓動首次全國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基本摸清了外來入侵物種種類數量、分布範圍、發生面積和危害程度,初步構建外來物種入侵防控體系。

堅持綠色低碳全面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時下,在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方隴村的稻漁綜合種養示範田,水稻一片翠綠,田間,魚遊弋、鴨嬉戲,一派熱鬧景象。“種稻不僅得稻,還能得魚得鱔得蟹,稻漁綜合種養畝收入比水稻單作提高3.5倍,達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提升!”劍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潘盛平說。

古老的“稻魚共生”系統傳承千年仍煥發新活力,蕴含着可持續發展的智慧。隨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人們开始探索既能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又能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環境友好的農業發展模式。近年來,我國加快推動農業全面綠色轉型升級,各地紛紛在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上做起了“文章”,綠色、低碳、循環的可持續農業發展模式逐漸形成。

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化發展。按照“以種帶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的種養循環發展理念,我國大力實施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已有66個養殖大縣整縣开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以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爲重點,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格局加快建立。此外,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已達到4400多萬畝,培育出431家國家級生態農場,生態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加快形成,立體、生態、高效的大農業範兒呼之欲出。

農業廢棄物實現變廢爲寶。目前,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8%,實現由“治”向“用”轉變;持續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行動,建設2100多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8%,“農用爲主、五化並進”的利用格局已經形成;農膜處置率穩定在80%以上,每年推廣加厚高強度地膜1億畝,科學使用回收機制進一步完善。

農業農村減排固碳大有可爲。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農機綠色節能、農田碳匯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減排固碳措施。同時,農產品綠色流通體系逐步建立,鮮活農產品在保存、運輸、儲運上的損耗大幅度降低,積極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立足生態稟賦、順應自然本色,保障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這個“國之大者”。目前我國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志農產品總數達到7.8萬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7%以上,充分印證着“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我國人均農業資源不足狀況還將長期存在,農業生態環境建設還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讓良好生態成爲鄉村振興支撐點,繼續繪就這幅新時代“富春山居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綜述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681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