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反轉再反轉 OpenAI“內鬥”風波始末
2023-11-21 11:01 刺蝟公社
作者:世昕,刺蝟公社
把時間撥回三天前。
太平洋時間11月16日晚上七點,在奧克蘭的一間倉庫裏,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正在跟一群藝術家大談人工智能。幾個小時前,他代表OpenAI在APEC CEO峰會上發表了演講,這是2023年全球最重要的峰會之一,作爲全世界最知名的科技新貴,他自然不能缺席。
這是一個輕松的周四夜晚,但伴隨着一條短信的到來,愉快的交流不得不結束,發件人是OpenAI的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那是一條會議通知短信,伊利亞代表董事會通知山姆參與第二天中午的Google視頻會議。
這看起來似乎再平常不過了,在過去一年裏,他稱得上是日理萬機。憑借ChatGPT等劃時代的AI產品,OpenAI已經成爲了當下最成功的科技公司,作爲領導者,山姆·奧特曼正站在聚光燈下,備受矚目。
沒有人能夠想到,他將迎接創業以來的最大挑战,這一挑战並非來自Google等競爭對手,而是OpenAI內部。短信背後,“刀斧手”已經做好准備,一場突如其來的“內鬥”已經在酝釀之中。
OpenAI“宮鬥”72小時
太平洋時間11月17日12時(北京時間11月18日4時):开端
周五中午的視頻會議上,山姆·奧特曼迎來了其他四位OpenAI董事的“審判”。會議上,伊利亞·蘇茨克維向山姆·奧特曼宣布,在4:2的票數下,董事會決定罷免他的CEO職位。同樣被掃地出門的還有OpenAI董事長兼總裁格雷格·羅布克曼(Greg Brockman),作爲奧特曼的堅定支持者,他在不知情且缺席會議的情況下,同樣被“掃地出門”。
當天下午,OpenAI在官方網站官宣了這一消息,同時也公布了辭退奧特曼的原因:“他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始終不坦誠,阻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的能力。”文件中還官宣了格雷格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的消息,並官宣了臨時CEO的人選米拉·慕拉提(Mira Murati),作爲OpenAI的CTO,她已經在領導團隊中工作了五年,此次也算是臨危受命。
公告發布後迅速引起全球級別的熱議。消息官宣後不久,奧特曼在X發文稱“我很喜歡在OpenAI的時光”,並表示“未完待續”。格雷格也在幾小時後發布了長推文,披露了更多細節,短短十幾分鐘內,他和奧特曼的命運就被四位董事會成員決定,而這這一切都是在“桌下“發生的。
格雷格·布羅克曼的推文
這場“宮鬥”來得突然,不僅奧特曼和格雷格兩位董事被蒙在鼓裏,大部分OpenAI的員工都是在消息公布時才知道團隊已經易主,這也引起了大範圍的不滿。
太平洋時間11月18日(北京時間11月19日):反轉
奧特曼的遭遇令所有人震驚,他始終是這家公司和GPT的代言人,更被視爲全球AI產業發展的領袖,而OpenAI對他的解僱沒有任何預兆。衆說紛紜間,陰謀論甚囂塵上,奧特曼的私人生活、臨時CEO米拉·慕拉提都被頂上了風口浪尖。
除了OpenAI自身外,微軟也成爲了熱鍋上的螞蟻。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左)和山姆·奧特曼(右)
作爲現今OpenAI最大的投資方,微軟一度因爲GPT的成功在與谷歌等對手的競爭中處於上風,而OpenAI董事會對奧特曼的“偷襲”無疑讓所有人亂了陣腳。消息公布後,微軟股價應聲下跌,微軟發言人Fank Shaw發表聲明,表示將繼續與OpenAI展开合作。與此同時,也有消息稱,微軟已經开始着手推動奧特曼的回歸。
“宮鬥”的副作用也开始顯現。消息公布後的一天裏,OpenAI的三名高級研究人員辭職,同時內部員工也开始了大規模抗議;另一邊,Thrive capital等外部股東也开始向OpenAI施壓,多方勢力推動着董事會“收回“錯誤的決定。
時間來到太平洋時間18日下午,有消息稱OpenAI董事會已經允許奧特曼與格雷格回歸,並且开始着手磋商此事,董事會成員在原則上也愿意辭職以彌補這一“錯誤”。但他們遠沒有一天前解僱奧特曼時那么果斷,在辭職等問題上的猶豫不決進一步讓局勢陷入了迷茫。
奧特曼則佔據了輿論上風,辭職消息公布後,不斷有公司向其拋來橄欖枝,更有一部分關注者支持他“另起爐竈“,也有消息稱奧特曼已經开始與格雷格籌措新公司,在聯合推文中的那句“更偉大的事情即將到來”似乎成爲例證。但奧特曼仍舊對OpenAI的同事們戀戀不舍,回歸的消息爆出後不久,他發推文表示“我非常喜歡OpenAI團隊”,隨後引起了衆多OpenAI員工的轉發,他們還附上了愛心表情,但這是向OpenAI董事會的施壓,還是對於奧特曼回歸的期待,卻令人難以分辨。
太平洋時間11月19日13時(北京時間11月20日5時):談判
被解僱兩天後,山姆·奧特曼再次走進了自己無比熟悉的OpenAI大樓,只不過,這一次他的目的是談判。在談判开始之前,奧特曼在X上po出了自己帶着訪客證件的照片,並配文“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佩戴它(指訪客證件)”,這代表着兩種可能性:要么回歸,要么再也不見。對於他來說,這次談判更像是對於OpenAI董事會的最後通牒。
事情發展到現在,一切似乎來到了爽文劇情:CEO被無情解僱後,在所有人的支持下重回“王位”,並且將狠狠報復不懂事的董事會成員(指讓他們辭職)。可以確信的是,奧特曼就是抱着這樣的心態來談判的,據外網報道,奧特曼回歸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解僱他的四名董事會成員全部辭職,這也成了雙方討論的重點之一。
令人意外的是,臨時CEO米拉·慕拉提是奧特曼回歸最大的推動者之一,在解僱事件發生後不久,她就开始與董事會成員展开談判,希望將奧特曼與格雷格重新聘請回OpenAI。
但談判的結果似乎並不樂觀,米拉甚至連自己臨時CEO的位子都保不住。有消息稱,在談判奧特曼回歸事宜時,OpenAI董事會也在尋找新的CEO人選,而遊戲直播平台Twitch的前CEO埃米特·謝爾(Emmett Shear)似乎是他們最心儀的人選。
埃米特·謝爾,圖源網絡
一切似乎都無法挽回了,盡管微軟等股東不斷推動協商、員工們以離職相逼,但OpenAI的董事會成員們鐵了心的不低頭,而奧特曼自然也不可能選擇屈服。分歧橫亙在他們之間,似乎深不見底,這家科技獨角獸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撕裂。
太平洋時間11月19日24時(北京時間11月20日16時):抉擇
反轉再次來臨。談判結束後,萬衆矚目“奧特曼歸位”並沒有發生,
19日晚,伊利亞·蘇茨克維宣布奧特曼將不會回歸,而CEO繼任者將是埃米特·謝爾。三天換三個CEO,OpenAI的這番操作堪稱抽象,在整個科技發展史中都少見。
19日的午夜,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一條推文再次震驚了所有關注者:山姆·奧特曼和格雷格·布羅克曼將加入微軟,並領導一個新的高級AI研究團隊。
劇情變得越發抽象起來。根據此前披露的各種消息,微軟一直在積極推動奧特曼的回歸,但談判顯然失敗了。在一切無法挽回的情況下,微軟向奧特曼伸出了橄欖枝,奧特曼也一躍從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變爲了“甲方爸爸”。
奧特曼和格雷格轉發了薩蒂亞的推文,並配文“任務仍在繼續”。短短一個周末,他們的事業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一切實在讓人始料未及。但震動還在繼續。
有趣的是,馬斯克成爲了各種反轉中最大的喫瓜群衆,在薩蒂亞的官宣推文下,他饒有興致的調侃“這下他們必須使用Teams(微軟辦公軟件)了!”(OpenAI董事會在Google會議中解僱了奧特曼,而谷歌是微軟最大的對手之一)
太平洋時間11月20日5時(北京時間11月20日21時):出走
一呼百應,如果要形容奧特曼在OpenAI內部的影響力,這個詞再合適不過。
在官宣加入微軟後,OpenAI的員工們紛紛坐不住了。在20日凌晨,包括米拉·慕拉提(Mira Murati)、COO布拉德 · 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CSO(首席战略官)傑森·權(Jason Kwon)在內的多位員工开始發聲,他們在自己的X上發布了同樣的推文:“沒有員工,OpenAI一無是處”。奧特曼轉發了每個人的推文並附上了愛心。這是一種凝聚力的宣示,更是對於OpenAI董事會的“威脅”。
此時,伊利亞·蘇茨克維似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發文稱自己對參與了董事會的決定感到遺憾,並表示將盡一切努力讓公司重新團結起來。奧特曼轉發了這條推文並配上了三個愛心,不知是真的不計前嫌還是在陰陽怪氣。網友們也對奧特曼的行爲進行了揣測性總結:一個愛心代表能跟我去微軟,三個愛心表示不能。就像中文社交網絡裏的“對”和“啊對對對”。
一封聯名信再次顯示了OpenAI董事會的大勢已去。20日上午,OpenAI員工給董事會成員下了最後通牒,威脅將集體離職跟隨奧特曼入職微軟,條件是董事會必須集體離職,並且恢復奧特曼和格雷格的職位。信中表示,微軟已經向員工們保證,將會爲加入的人留有職位,這無疑是談判破裂下微軟的施壓操作。
截至目前,OpenAI 770名員工中已經有650名籤署了這封聯名信,比例超過百分之八十,微軟兵不血刃就能完成對於OpenAI全團隊的“收編”。黑色幽默的是,伊利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的名字也出現在籤名裏,他背叛了其他董事會成員。
奧特曼仍舊是體面的。在受到幾乎所有員工的支持後,他表示“無比自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盡管在內部的權力鬥爭中他輸了,但他贏得了所有人的認可。
但他並不想看到被徹底撕裂後的OpenAI,太平洋時間20日11點,他再次發文,表示自己和薩蒂亞的首要任務仍舊是確保OpenAI繼續蓬勃發展。有消息稱,如果董事會成員愿意下台,他和格雷格仍愿回歸OpenAI。
喫瓜的其他科技公司則已摩拳擦掌,有的幹脆放出CEO郵箱,开啓光明正大的挖牆腳之路,好讓准備憤而辭職的OpenAI員工完成“BOSS 直聘”。
短短的三天裏,OpenAI翻天覆地,從突如其來的解僱,到全體離職的施壓,董事會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壓力,OpenAI更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但博弈仍舊在繼續着,這一出反轉不斷的大戲似乎還遠未到結局。
山姆·奧特曼:OpenAI離不开的男人
很多人都在疑惑,爲何奧特曼會如此輕易地被掃地出局?又爲何能收獲如此大的支持?
這場“宮鬥”之所以能發生,很大原因在於OpenAI獨特的組織結構。
我們需要重新回顧OpenAI的創立史。OpenAI誕生於2015年,由埃隆·馬斯克、山姆·奧特曼、領英創始人裏德·霍夫曼等一衆硅谷科技大佬攢局,在成立之初,OpenAI是一家非營利性組織,旨在“促進和發展友好的人工智能,使人類整體受益”。
實現AGI(通用人工智能)、造福整個人類、开源、非營利、制衡谷歌AI,這是OpenAI出現的原因,也是目的。帶着對於AI的一腔熱忱和10億美金,OpenAI吸納了全世界最優秀的AI科學家加盟,也正是從那時开始,伊利亞·蘇茨克維離开了谷歌,並出任了OpenAI的首席科學家。
從左至右:伊利亞·蘇茨克維、山姆·奧特曼、米拉·慕拉提、格雷格·羅布克曼
非營利組織的性質也決定了OpenAI必將不同於一般的科技公司。換句話說,OpenAI董事會主要負責的並非微軟等股東,而是“全人類社會”,衡量公司發展很大的一部分也不在於盈利情況,而是“是否推動AGI造福人類”。
也正是如此,OpenAI的董事會並不完全受股東操控,因此在基本沒有提前通知微軟等外部股東的情況下,董事會就做出了解僱奧特曼的決定。
在投贊成票的董事會成員裏,除了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還有美版知乎 Quora的CEO亞當·安傑洛(Adam D'Angelo)、技術企業家塔莎·麥考利(Tasha McCauley)以及喬治城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战略總監海倫·通納(Helen Toner)。除了伊利亞之外,三位董事均沒有在OpenAI任職。
獨特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也致使後來的一系列反轉劇情的發生:董事會並不需要向股東負責,所以盡管微軟等股東各種施壓,都無法操控他們的意志。從某種角度來說,能制衡他們的,確實只有“全體員工”。
那么,山姆·奧特曼爲何能有如此影響力?
作爲OpenAI的聯合創始人之一,奧特曼無疑是整個OpenAI的靈魂人物,伊利亞·蘇茨克維引領的科技團隊創造了劃時代的ChatGPT,奧特曼則是其背後最大的支持者。
山姆·奧特曼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商業運作方面的才能。他一手完成了OpenAI的商業化轉型,2018年开始,奧特曼成立了一個能募集股權基金的盈利部門,推動着OpenAI一步步朝着商業化邁進。2019年,在他的主導下,OpenAI獲得了微軟10億美元的投資,以有限盈利的模式不斷狂奔。
在2022年GPT正式推出後,在奧特曼的努力下,產品憑借着出彩的效果和成熟的商業推廣,OpenAI再次收獲微軟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這再度加快了其成長的腳步。
奧特曼是個十足的實幹派,在他的領導下,OpenAI實現了極快的商業轉化,並且不斷推動AI應用的落地。在18日披露的一份OpenAI備忘錄也顯示,奧特曼的被解僱並無關於“瀆職”,關鍵點在於與董事會的溝通中斷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奧特曼的工作並沒有出現問題,主要矛盾點或許在於公司發展的未來方向。
而從解僱後員工們的一系列反應來看,奧特曼很得“民心”,可見在向下管理以及個人能力部分,他仍舊有着相當大的優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員工們的“鼎力相助”,也與奧特曼能夠爲他們帶來的利益有關,作爲激進的商業化推動者,奧特曼正不斷讓OpenAI成長爲資本巨獸,對於規模還不算大的OpenAI團隊來說,他正爲所有人帶來實打實的“巨額財富”。
微軟以及各大股東的反應更值得分析,對於他們來說,山姆·奧特曼無疑是現今OpenAI最合適的人選,微軟甚至愿意爲其兜底,可見其重要性。
有着這樣一個“完美”的領導者,誰也沒能想到,剛剛發布了GPT-4 Turbo、GPT應用商店等新產品,意氣風發的OpenAI會發生這么一場風波。危機到底從何而起,這真的是一場臨時起意的“宮鬥”嗎?
OpenAI,何以至此?
答案或許就藏在GPT-4 Turbo的那場發布會裏。
在《有多少AI創業公司,被OpenAI發布會判了“死刑”?》一文中,刺蝟公社就曾討論過OpenAI目前正面臨的困局:更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還是以AGI實現爲先的技術突破?
從一开始,相比於一般的科技公司,OpenAI團隊中研發人員、科學家的話語權就更大,更是整個組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致使在最初發展的幾年裏,OpenAI就像一個象牙塔,10億美金的投入不爲盈利,不爲擴張,只是爲了AI的發展。
但伴隨着研發的不斷深入,研究成果的不斷增多,選擇也隨之來臨。是否轉型成爲一家商業化的科技公司,是OpenAI面臨的第一個抉擇。
這就是馬斯克離开OpenAI的故事了。在那場爭論中,一直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持警惕態度、仍舊希望堅守开源的馬斯克最終沒有與奧特曼、伊利亞達成共識。2018年,他選擇停止投資OpenAI,抽身離場。
2019年,OpenAI正式宣布轉型,他們不僅將代碼閉源,還讓微軟成爲了最大股東。盡管是從非營利性質轉變爲“封頂”營利性質(利潤上限爲任何投資的100倍),但對於OpenAI來說,研發AGI已經不再是唯一要做的事,商業、盈利开始被劃入他們的路线中。
參加APEC CEO峰會的山姆·奧特曼,圖源網絡
後面的故事所有人都耳熟能詳了,營利運作三年後,ChatGPT橫空出世,OpenAI开始“大殺四方”。短短一年,OpenAI不僅坐擁了全球一億用戶,其估值更是達到900億美元之巨,除了研發新的大語言模型產品外,投資創業公司、商業運作、增加盈利模式,都成爲了目前發展的重中之重。
同樣的抉擇再度產生了。在GPT飛速擴張之際,AI面臨的安全問題开始再度被重視起來。2023年4月4日,加拿大隱私專員辦公室(OPC)宣布开始調查ChatGPT背後的公司OpenAI,涉及“指控OpenAI未經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個人信息”的投訴,此後幾個月裏,類似的指控不斷出現,OpenAI在安全問題上面臨着極大的壓力。
以伊利亞爲代表的科學家們也陷入了矛盾中,一方面是,GPT正不斷攻城略地,享受着規模效應的紅利,研發不斷加速。在商業價值不斷提升的情況下,OpenAI也有更充足的經費和更好的研發條件,公司盈利也必將迎來起飛。但在另一方面,AI面臨着失控的風險,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作爲一家以造福人類爲宗旨的科技公司,OpenAI也變得越來越有侵略性。
伊利亞·蘇茨克維,圖源網絡
尤其在开發者日的發布會上,GPTs和GPT應用商店的發布更是直接宣判了不少AI創業公司的“死刑”。山姆·奧特曼激進且野心勃勃,他確實能帶領公司走向成功,但一切似乎正偏離科學家們設想的軌道。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分歧下,伊利亞發動了這場“偷襲”。剛巧董事會的另外兩位外部成員有着深厚的學術背景,同樣是保守派,在伊利亞的推動下,他們投出了那關鍵的一票。得益於OpenAI獨特的組織架構,奧特曼被掃地出門,鬧劇也從此开始。
跟很多人設想的並不一樣,這並非OpenAI背後資本的卸磨殺驢,正相反,奧特曼更像是資本的代言人。這也是微軟和其他股東積極“營救”的原因,他們深刻地知道,只有在奧特曼的帶領下,OpenAI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在解僱奧特曼後的臨時會議上,伊利亞·蘇茨克維的回應似乎從側面證實了這一點,在他看來這場“宮鬥”源於董事會要履行非營利組織使命的責任,他們的目標是“確保OpenAI構建造福整個人類的AGI”。
從根本上來講,這是一場公司發展的路线之爭,也是當下科技公司面臨的普遍問題:當技術與商業發生碰撞,誰才應該成爲主導者?
從這一次的“宮鬥”來看,盡管奧特曼被掃地出門,但真正“失勢”的無疑是伊利亞和背後的保守派們。他們不僅失去了股東們的支持,還被所有員工“拋棄”了。伊利亞在聯名書上的籤字無疑是一種示弱。這或許是他應得的,“權力運作”和“偷襲”並不能解決深層次的分歧問題,尤其是在奧特曼這樣領袖氣質出衆的領導者身上。
但最大的輸家仍舊是OpenAI。
能夠發現,盡管博弈“你死我活”,但雙方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保全OpenAI。權力鬥爭固然重要,但避免公司的分裂更加重要,正如那句調侃一樣,微軟正在“無痛收購”OpenAI,但想必就算奧特曼與微軟的關系再緊密,也不希望自己的團隊真正成爲微軟的“子公司”。對於微軟來說,重新孵化一個OpenAI也並非易事,更何況股價波動的大問題就在眼前。
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一場“宮鬥”解決不了商業世界影響下科技發展的路线之爭,或許未來還將有很多“選擇”將困擾這家年輕的企業,這是AI領域發展下必將經歷的陣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反轉反轉再反轉 OpenAI“內鬥”風波始末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5972.html
相關閱讀:
- 1100萬美元持倉曝光 密歇根州養老基金大舉投資以太坊ETF 2024-11-05
- OpenAI強勢出擊!將ChatGPT轉變爲搜索引擎,並斥資50億开發定制版AI芯片 2024-11-05
- 機構進場了?Memecoin能否在Q4繼續撐起主場 2024-11-05
- 特朗普和哈裏斯向战場州發起最後衝刺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2024-11-05
- 爲什么說特朗普交易行情的敘事被誇大了? 2024-11-05
- 決定美帝命運的 竟然是一只松鼠 2024-11-05
- AI+Crypto 結合的機會 2024-11-05
- 硅谷2024最瘋狂投資:押注下一任美國總統 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