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朝陽》《驕陽伴我》台播倒比網播強,職場劇爲何電視上更火?

2023-09-26 08:00 admin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暑期檔後期开始,更多現實題材劇集开始登陸小屏幕,包括《一路朝陽》《驕陽伴我》《裝腔啓示錄》等職場劇,先後在市場上帶動了關注。

有趣的是,相較於網播端的口碑熱度情況,這些劇集在電視端播出時,幾乎無一例外地取得了比網播更好的表現。

職場劇這種被認爲是都市年輕人定制的類型,如何在電視端升溫?是年輕人轉移陣地开始消費“客廳經濟”,還是父母輩熱衷於了解子女生活?

職場劇,台播倒比網播強

一直以來,台播和網播都有其代表性的劇集類型。

台播劇領域,年代劇、家庭劇包括今年重現收視熱的諜战劇,是霸屏電視多年的經典類型,但在網絡端往往存在感不強。

網播劇的主流類型,當然要數古偶仙俠和都市愛情,但放在電視端,這類內容的收視數據表現平平。

以今年暑期檔开播的古偶劇爲例,在電視端上星播出的包括登陸央視八套的《蓮花樓》《長風渡》和湖南衛視的《大宋少年志2》。

後者整體數據相對一般,但《長風渡》和《蓮花樓》在網絡端,可是分別實現平台站內熱度破萬;而在電視端,兩部劇最高收視率剛剛破1,這個數據屬於央八的平均水平,卻已經是兩部劇的高點,多數時候平均收視爲0.6-0.7。

《蓮花樓》

展开全文

對比起來,今年暑期以來職場劇的表現正好相反。

在網播端,《一路朝陽》前期憑借口碑持續拉動站內熱度,並連續拿下站內熱度第一,但從8月29日起持續下滑;《裝腔啓示錄》更新日的平台播放量,也僅有五六千萬,口碑轉化效果不算明顯。

相比來說,這些劇的台播數據要好看不少。

其中,《一路朝陽》《驕陽伴我》先後登陸央視八套。有趣的是,《一路朝陽》前期口碑較好的前十集,收視率約爲1.2;而後續部分卻連續走高,根據視聽大數據,最後13集平均拿下高達1.6的收視率,收視份額持續破6。

《裝腔啓示錄》在湖南衛視每周五、六播出,首日以0.39的收視率拿下地方衛視第一,雖然不算出彩,但考慮到該劇並無流量加持,而且隨後有多個播出日破0.5,數據已經很拿得出手。

包括有不少職場元素的《驕陽伴我》,網播首日空降各大熱度榜單之後數據就逐漸走低;而在電視端,根據視聽大數據,該劇卻能在央八保持每日破1的表現,較網播來看觀衆的留存明顯要高一些。

如果按照這種數據表現,似乎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職場劇是一種台播屬性更強的電視劇。包括今年春季的《平凡之路》,前期職場戲份頗受好評的部分,視聽大數據統計,收視率連續破1.4並拿下多個周冠。

聚焦年輕人的職場劇,台播倒比網播強,爲什么?

誰在看職場劇?

伴隨着近兩年長視頻內容升級,職場劇逐漸改變了觀衆“懸浮、低質”的印象,开始出現一些讓打工人們共情的內容,並吸引一些討論。比如春季的爆款愛情劇《愛情而已》,起初破圈的話題就是女主角遭遇職場PUA,後續熱度才一路走高。

而《一路朝陽》《驕陽伴我》和《裝腔啓示錄》等近期播出的職場劇,口碑反饋有一定的共性。

一方面,觀衆肯定了如今“編劇真的上過班”,幾部劇也先後在不同程度上喚醒了觀衆的共情。

但問題在於,這些劇集的職場线都難以給出一個屬於打工人的“答案”。最終的結局,普遍是放大情感线,試圖紓解職場焦慮,卻因爲兩條线的人物、情節衝突,讓觀衆很難滿意。

《一路朝陽》在劇情滑入忘年戀之後一路走低,豆瓣評分從开分的7.7分降至如今的6.1分;《裝腔啓示錄》給觀衆的共情,也在男主拿出鴿子蛋求婚時开始出現爭議,兩位主角的精英人設,讓評論表示覺察“我們不一樣”。

國產職場劇其實很少以世俗的成功作爲主角的回報,大部分劇集通常會以愛情、友情、親情、理想作爲情感補充,或在職業價值被認可時戛然而止。

能夠把情感和職場线都處理好的並不多,做到的基本就是口碑黑馬,比如《我在他鄉挺好的》等。

但也需要看到,這些黑馬的數據也很難達到爆款級別。一方面,正如青春劇的受衆不是青少年,年輕人愿意圍觀自己的生活或許也是少數,而沒有主角光環的打工人們,在這些劇裏也找不到自己的“答案”。

另一方面,即使獲得傳播,許多年輕人或許也會止步於短視頻卡段,並不會真的去看這部劇。

那么,爲什么圈層用戶更加多元的電視端,會有更多人圍觀年輕人的職場生活?

問題或許沒有那么復雜。相較網播,電視受衆對內容口碑的需求一直不高,反而是國民臉、低門檻、強戲劇化等元素,對受衆的影響力要更強。

所以某種程度上,《一路朝陽》後期的情感衝突在電視端可能還是加分項;而近年來收視爆款職場劇《安家》和《理想之城》,無一例外都有着高話題性和強戲劇化敘事,後者還上演過低开高走的收視曲线。

在這種邏輯下,電視受衆表現出差異也不足爲奇。

而在台網融合的整體風向中,出現職場劇這樣講年輕人故事、卻能夠有不錯台播表現的類型,也值得行業多做一些探索。

職場劇,向台網融合走去

近兩年,行業經常提出台網融合的概念,並認爲這一趨勢越來越清晰。

主要觀點一是從市場來看,雙端受衆的邊界在模糊,一批90、95後的年輕人正在走入家庭,成爲“客廳經濟”增長的支柱;而視頻平台受衆也在泛化,开始出現更多年齡圈層的用戶愿意爲內容付費。

二是從內容看,類型消費也在跨圈層,年代劇《山海情》《人世間》的網播數據相當可觀,而一些平台自制劇如《三體》《狂飆》等,台播表現也很不錯。

這似乎也提供了一種解釋,爲什么聚焦年輕人生活的職場劇,會獲得電視端的熱度。

但也需要看到,目前網播內容(尤其是平台自制內容)在電視端取得好成績,其實還是比較少見的,大部分內容都出現了水土不服,尤其是前文提到的古裝劇。

很大程度上,電視觀衆仍然表現出審美的延續性。

主要視頻平台這兩年也有意开發台網融合方向的內容。比如今年《人生之路》《父輩的榮耀》《好事成雙》等年代、家庭類型劇,先後實現收視連冠,反而還需要台播口碑去反哺網播熱度。

能夠打通台網審美的作品,仍然是少數,如《人世間》《狂飆》《他是誰》等劇,也表現出比較明顯的特點,即通過精品化的制作,對傳統電視熱門類型進行改造,口碑與體量並重進而拉動網播熱度。

這套模式應該也適用於職場劇改造。

一方面,行業在制造共情、輸出情緒價值方面持續進步,如《一路朝陽》等劇都表現出對年輕人的共情能力;另一方面,更好地與傳統的電視類型做結合,輸出更完整的戲劇性故事,比如《安家》或《理想之城》都很值得參考。

各平台近期片單裏的職場劇,似乎也有意加強這些方面,比如以兩代金融人講述行業變遷的《城中之城》、聚焦財經媒體的《橙色光芒》,以及《我在他鄉挺好的》系列第二部《故鄉,別來無恙》等作品,在這些職場題材的內容中,能看到很多傳統類型的雜糅。

當然在這些劇中,行業還需要進一步證明自我,比如能不能寫好商战,能不能刻畫好大女主等等。

而下一步,到底要如何結合口碑激活年輕人共情,打开網播市場,國產劇還要多下一些功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一路朝陽》《驕陽伴我》台播倒比網播強,職場劇爲何電視上更火?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1140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