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數字技術賦能和美鄉村建設

2024-08-07 20:10 admin


隨着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數字賦能已經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數字技術作爲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給農村生產生活帶來了深刻變革,也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供了新的契機。我們要加強數字技術創新與應用,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結合農村實際情況,繪就產業強、生活美、文化興、治理優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釋放鄉村發展動能。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創新驅動、知識溢出、普惠釋放等效應,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鄉村產業領域快速流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大智能化農業裝備、信息終端、手機App等研發、推廣、應用力度,擴大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農業產業的生產、流通、監管、營銷各環節深度應用,促進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精准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構建以“農業產業大腦+產業地圖+數字農業工廠(基地)”的全產業數字化發展模式,搭建農業服務數字化平台,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拓展數據獲取途徑,不斷提升農村地區的數據獲取和共享水平,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依托互聯網平台,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平台經濟、零工經濟等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利用鄉村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蕴,鼓勵發展數字文旅、創意農業、生態康養等新興產業,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爲農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近年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持續改善,取得顯著成效,農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同時也要看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還存在明顯薄弱環節,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質量還有待提高,與農民群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數字技術的賦能,不僅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而且降低公共資源向農村傾斜的成本,從而爲提升村民生活品質提供新路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農村地區網絡覆蓋廣度和深度,推動網絡運營商加快5G網絡、千兆光網在農村地區的全區域覆蓋、全領域覆蓋、全場景覆蓋,提供低延遲、高速度、高寬帶的網絡。提升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強化政務服務、生活服務、文娛內容、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數字應用提檔升級,着力加強普惠金融、智慧養老、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智慧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優化村莊布局,因地制宜編制村莊規劃藍圖,打造“一村一景”,實現“一村一韻”,讓更多鄉村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景美人和的“富春山居圖”。

豐富鄉村文化場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僅要塑鄉土鄉貌之形,更要鑄鄉風鄉情之魂。當前,數字技術深刻改變着文化產品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格局,對鄉村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鄉村文化建設不僅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精神支撐,也是滿足廣大農民對美好精神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整合數字文化資源,繪制鄉村數字文化圖景,將鄉村優秀文化資源存儲好、運用好、發展好。加強鄉村文化數據信息與數字化平台建設,運用數字技術的搜集、整合、存儲、展示等優勢功能,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文化品牌,爲後代留下可探尋的“根”與“源”。將優秀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以圖文、直播、短視頻等爲載體,延伸鄉土文化傳播渠道,促進鄉村文化“破屏出圈”。強化農民數字素養培訓,突出農民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使其充分發揮新媒體平台獨特的社交功能,記錄和展示鄉村的日常生活、傳統習俗、地方特色以及鄉村發展新動態,引導文明鄉風,厚植鄉村文化自信。

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數字化技術在鄉村的廣泛運用,不僅深刻影響着農民群衆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爲鄉村治理現代化提供了科技支撐和創新路徑。運用信息技術推動各部門之間數據資源开放流動,打造鄉村治理“最強大腦”,提升信息傳送效率,實現一次信息採集、多方共享利用,爲鄉村治理提供速度快、精度高、價值大的數據支持,激活鄉村治理的“末梢神經”。依托“互聯網+監管”平台,深入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實現智能化防控全覆蓋,加強對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的實時動態監測,不斷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暢通監督、反饋渠道,引導村民利用互聯網積極參與農村環境監督,共同構建和美鄉村。深耕“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快捷辦”,讓數據“跑腿”代替群衆“跑路”,人民群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資源和服務。把村務搬進微信群,及時發布消息,定期公开黨務、村務、財務,實現幹群實時互動,快速、精准響應農民需求,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便捷性和積極性,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安徽以數字技術賦能和美鄉村建設

地址:https://www.sgitmedia.com/article/37743.html

相關閱讀: